违规有偿补课,江西一地4名班主任被查处,全部被教体局顶格处罚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历来不被允许。教育部早就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相对而言,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虽然也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其引发的矛盾非常大,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至少也是弊大于利。

比如所谓的课上不讲补习班讲就是在职教师补课带来的恶果,虽然事实上老师上课都讲了,但孩子没听懂或者没理解,于是家长就怪罪老师的有偿补课。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确实有极个别教师,自己招收本校的学生有偿补习,存在着这类现象,最终造成整个教师群体一起背锅。

违规有偿补课,江西一地4名班主任被查处,全部被教体局顶格处罚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害处还有很多,有偿补课占据老师太多精力导致忽视校内的正常工作,传播焦虑情绪,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等等。

作为为人师表的在职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遵纪守法。既然教育部早就明令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那么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去触碰这条红线。

然而,总有个别教师受利益驱使,在金钱的诱惑下私自开班,进行有偿补课。近日,江西一地也有4名班主任教师有偿补课被查处。

违规有偿补课,江西一地4名班主任被查处,全部被教体局顶格处罚

这4位老师分别为乐平市第五中学九年级17班的班主任彭老师,乐平市第五中学八年级28班的班主任徐老师,乐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10班的班主任甘老师以及14班的班主任胡老师。

这4位教师都已经被证实了私自开办小班进行有偿补课。当地教体局也对这4位老师进行了顶格处罚。

包括降低专业技术等级,扣除全部绩效奖励,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等地,撤销班主任资格,调离一线教学岗位,5年内教师资格不予注册以及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处罚不可谓不重。但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的事件之所以屡禁不止,也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这点同样不容忽视。

违规有偿补课,江西一地4名班主任被查处,全部被教体局顶格处罚

l 市场有这方面的需要

教师有偿补课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且是非常强烈的刚需。

只要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存在,这种需求就必然存在。没有家长希望自己孩子沦落到职校,这不是望子成龙,而是在争夺未来的生存权。

对于家长来说,总希望能够通过补课来给自己孩子提升一点成绩,多增加一点成功的可能,哪怕最后依然没有达到目的,但至少不后悔。

相对而言,在职老师是最容易获得家长信任的一个群体,一方面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另一方面他们收费比补习机构要低,二者结合下,自然迎合市场需求。

违规有偿补课,江西一地4名班主任被查处,全部被教体局顶格处罚

l 教师的待遇差强人意

不可否认的是,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为了赚取工资以外的额外收入,这点毋庸置疑。

虽然这种做法属于明显的违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各地都在强调,要求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水准。但这仅仅是工资而已,公务员享受的福利和各种隐形收入是教师完全无法比拟的。

现在各个学校男教师奇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女性更看重职业的稳定性,对收入的需求远没有男性这么强烈。而对于男性来说,教师的薪资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违规有偿补课,江西一地4名班主任被查处,全部被教体局顶格处罚

写在最后:

不管什么原因,违规就是违规,既然违反了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那么就必须接受对应的惩处,在这点上没有任何疑问。

作为在职教师,既然做出这种明显违规的行为,那么就要做好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几位教师并不值得同情。

有偿补课被明令禁止。无论这个规定是否合理,是否人性化,规定既然存在,那就必须得到遵守,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更何况这几位教师虽然按照规定被顶格处罚,但并没有被一棍子打死,依然有改过和重新开始的机会。

违规有偿补课,江西一地4名班主任被查处,全部被教体局顶格处罚

在减负的大趋势下,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必然会被严厉处罚,其处罚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小,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趋势不可能改变。

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洁身自爱,除非想离开这个行业,不然一定不要轻易去触碰有偿补课这个雷区,否则必然鸡飞蛋打,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乐平市   班主任   教育部   屡禁不止   江西   明令   角度   确实   家长   工资   收入   需求   原因   老师   孩子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