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1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早上7点,15岁的闻雅气冲冲地冲出房间来到厨房,对正在准备早餐的妈妈大吼:“你是不是昨晚上又偷看我手机了?”

妈妈背对着闻雅,一边切着胡萝卜,一边头也不回地说:“我没看。”

“你明明就看了!我睡前把手机放在书桌上,是屏幕朝上的,今早上它是背面朝上,而且摆放的位置也不一样了。”闻雅眼中含泪,委屈地喊着。

妈妈回头看了闻雅一眼:“对你妈还这么防备,你可真行。再说了,你没做亏心事的话,怕我看手机干嘛?”

“所以你承认了是吗?”闻雅拿着手机的手在微微发抖。“那你在我手机发些什么了吗?发现我做哪些亏心事了吗?”

妈妈啪的一声放下菜刀,转身生气地说:“你这孩子,妈妈看一下你手机怎么了嘛?我也是担心你交到坏朋友啊。还有那个叫什么‘走路一阵风’是谁啊?你同学还是什么人?男的女的啊?ta居然还教你对家长撒谎?你哪里认识的这么个人啊?”

闻雅瞪大眼睛,不敢置信“你居然还翻我的聊天记录?太过分了,你凭什么这么做?”

“我是你妈我凭什么?”妈妈的嗓门也大了起来,胸口一起一伏的好像也被气着了。“你这说的什么话?妈妈把你养这么大,操心你吃操心你穿,看一下你手机怎么了?再说我也是关心你啊!我……”

“我不要你的关心!”闻雅对着妈妈吼了一句,然后哭着跑回房间,并重重地锁上了房门。

妈妈看着闻雅的背影,也没心情做饭了。她稍微整理了一下厨房,然后回房间躺着了。入梦之前,妈妈还在念叨“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2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这两天微博上有个话题吸引了我的关注。#父母该不该看孩子的手机#

导语问到:父母该不该通过看孩子手机来了解孩子,或者是看孩子的隐私?

参与讨论的网友不多,而大部分人认为:应该看!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有人说通过看孩子的手机,可以了解孩子的喜好,从而产生共同语言;另一点则是需要帮孩子过滤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

对于第二种理由我是认可的。

做为手机重症患者,我很清楚地知道在使用手机浏览的过程中,会弹出来一些什么样的窗口,也会莫名其妙被下载一些软件。

毕竟现在网络环境太复杂,即使给手机安装上所谓的学生模式,或者绿色网站等,都会免不了地让孩子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不合适的东西。

但认为需要通过看手机才能了解孩子喜好的观点,我极度不认同。

朋友家女儿正值青春期,每天跟手机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很多。但不用翻她手机朋友也知道孩子喜欢些什么讨厌些什么。

因为她会叽叽喳喳地跟父母讨论吐槽。比如今年的选秀节目青3创4,她看了之后发表了很多观点,也会将她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好笑的吐槽语录分享给大人看。

她会在父母面前大大方方的讨论她喜欢哪个选手,觉得哪个选手作,丝毫不作遮掩。

所以,了解孩子的喜好,不是通过看手机才能知道的。

明明活生生的孩子就站在你面前,何苦还要通过冷冰冰的机器去了解孩子呢?

3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还有反对家长偷看孩子手机的声音说:想想你以前被父母偷看日记的过去吧。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日记和手机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我小时候有两本日记本,一本是应付作业的,上面写的都是些“今天天气好,我跟小明去爬山“这样一本正经的屁话。

而另一本日记本,很厚,有锁(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这本日记本中的内容很乱,很杂。

偶尔是碎碎叨叨的长篇大论,偶尔只有一句“今天我哭了“这样的悲伤文学。

偶尔一天能写上几段,偶尔又是十天半月才更新。

记录着我某天的心情,朋友间的密语,或者是一段喜欢的歌词等等不愿意跟任何人分享的东西。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日记本代表的可以说是一个人心底最真实的情绪,是最隐私的东西,是完完全全属于孩子的物件。

即便是孩子主动给家长看日记本,我认为家长都应该考虑一下有没有这个必要。

但手机中却充斥着许多不健康的APP和网站,不知正体的网友,甚至蓄意的欺骗。

孩子的社交账号已成了许多犯罪分子的目标,结交坏朋友、网恋、偷偷买游戏装备、给主播大额打赏等。许多家庭已经尝到了苦果,甚至有孩子因此搭上了宝贵的生命。

与其事情发生后再来后悔,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如果孩子不愿意跟自己分享任何事情,也只剩偷看这一途径了。

4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但解决事情的办法不只有一种。

网友们认为家长应该看孩子的手机,但都有一个前提:必须征得孩子同意。

说明现在的家长关于尊重孩子隐私的认识已经觉醒。

之前在还流传有某学校在家长群中通知,让家长突击检查孩子的手机,不仅是网页浏览记录,连点赞记录、聊天记录都要检查。

还特别交待,不用提前告诉孩子,并称这条短信为“尚方宝剑”。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截图一经曝光,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都好奇到底是谁给的校方这样的勇气。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应该也教会孩子尊重。

尊重孩子的权利,是中国家长任重而道远的学习课程。

这几年网友们对于黄多多的讨论度很高,无非是因为她的一些言行举止不符合一部分人心目中十多岁乖巧小女生的样子。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而黄磊对于网友的指责并不在意,他曾如此回应网友们的争议:

我女儿要是15岁谈恋爱我觉得正常。恋爱就是恋爱,青春期情窦初开懵懵懂懂我觉得是美好的,早恋这个词儿就很混蛋。什么叫早恋?她的日记不上锁、搁在桌子上我也不看,我绝不看。她的手机我也不会看,我永远不看。

我要从现在开始教给她,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我自己都做成错的,她怎么能知道对的是什么样?手机有什么可看的?你知道又能怎么样?她给男孩子发短信说我喜欢你,你能把她关起来?

女儿当然应该有秘密,一个少女都没有秘密怎么过的少女这一段?永远留存在她心里,是她最宝贵的财富,我永远不会去分享,这是尊严。


让孩子沉迷于手机与网络,不愿意和父母多交流的罪魁祸首,从来不是手机,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多空出点时间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将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充分给与孩子理解与尊重,和孩子成为朋友,情况也许就会改善很多了。

身为父母的你,会怎么做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凌晨2点,我妈偷看了我的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手机   早恋   日记本   喜好   隐私   家长   事情   父母   女儿   东西   妈妈   孩子   时间   网友   朋友   凌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