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以柔克刚,让你无坚不摧

《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道祖在这里告诫世人,一个人内心要知足知止,待人接物要谦虚退让。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人生在世,处事不宜过于冲动、刚强,

凡事不要做得太过,要留有余地。

与人方便就是与已方便,要学会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君不见,争名者死在名上,争利者倒在利上。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强梁者不得其死。”

“不知常,妄作凶。”这些都值得世人学习和深思。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世人如果能够学习道祖之道,懂得柔弱之道来修身和处世,

必将帮助自己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从而使自己净化身心,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锐意进取,惠泽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和体悟人生意义。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坚强者,莫能之胜。”

意思是天下最柔的东西,往往是天下最刚的东西,无坚不摧。

比如,水是至柔之物,遇圆杯则圆,遇方缸则方,

遇大石阻挡则绕行,圆柔无比,上善若水,水是柔软的。


水滴石穿,积水成海,水积蓄的力量是巨大的,

原因在于,水有韧劲。与无坚不催、所向披靡相比,

水的韧劲更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天下最弱的东西,没有骨头的,但是,一滴二滴不断地滴下去,滴了万年,

最硬的钢铁也被水滴穿了。

无论多硬的矿物,都会被水滴出一个洞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这个道理个个都知道,“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可是,没有一个人肯去做,都是好强好出头,自以为聪明。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所以圣人说,做一个领导人,乃至于个人事业的成功,都要做到担负一切人的痛苦。

甚至一个工厂公司的老板,都要能担负下面人的一切苦痛,为部下挑起全部的责任,这样才能做一个领导人。


如果领导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受国不祥”,

挑起全国的痛苦,把福气给别人,“是为天下王”,

那就是天下之王了,这才是正路。“正言若反”,

他说,我的正话才是真话,可是人往往做不到,看起来像是说反话。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刘秀坐稳江山后,同他的先祖刘邦一样,衣锦还乡。在大宴乡亲时,当年宗族本家的大婶大娘们借着几分酒力,上前巴结道:“是因为你小时候,行事稳重谨慎,性格柔和,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啊!”

刘秀听后,大笑着说:“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之。”刘秀的“柔”中蕴涵着“刚”的一面。“刚”是以削其力,“柔”是以笼其心,尽量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即使在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冯异出征关中,刘秀戒之曰:“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定河北,招降铜马三十万众;取洛阳,降纳杀兄仇人朱氏且封以高官等。在刘秀的影响下,其部将也多能以此法取胜。刘秀的“柔术”还体现在对待匈奴的态度上。刘秀对待匈奴采取守势,把边郡的居民迁入内地,这是他厌武、爱惜民力的表现。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他教诲臣下说:“《黄石公记》中说,柔能克刚,弱能制胜。”对敌人未必全需要用武力。后来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并且希望能和亲,刘秀答应了和亲的请求。北匈奴出现灾害,勇将臧宫表示愿意率领五千骑兵扫荡大漠,刘秀亦对此一笑了之。

当长兄死在刘玄的刀下时,善于韬光养晦的刘秀,靠“柔术”得以求全,但当时的屈从,绝不意味着刚性全无。在局面安稳之后,刘秀远走河北也同样是对“柔”的领悟,势力壮大起来后,刘秀“柔”中的刚性才得以显露了出来。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柔”,是在正确认识自己实力的基础之上,体现出的低调平和,是默默积蓄力量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先前的“柔”,刘秀恐怕早就成了刘玄刀下的冤魂,至于后来的“光武中兴”更是无从谈起。刘秀既有刚的品质,也有柔的品格,收拾北匈奴绝不手软,横扫大漠;以宽广的胸怀接纳边郡异族百姓,爱惜子民,包容杀兄仇敌,取得民心。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如何做到柔呢?

心态柔和下来,心中的渣滓就能剔除,心便可包容万物。

想成为一个沉稳而不浮躁,内心“柔和”的人

在“静”中看见你的内心,从而认识自己,修炼自我。

其次是放宽心境,排除戾气,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周边的人事,

少计较得失,少抱怨,接纳他人,心平气和地微笑面对每一个人。

能忍受苦难,忍受挫折,忍受他人言语上的恶意攻击,

以强大的包容心和忍耐性与生活和解。智者的一生都在修行,

修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即使没有外界的干扰,还有自己的心情在干扰。

人生在世,刚强的人,会勇往直决不后退。

善于修行的人,往往注重的是以柔克刚。

这才是一个智者优秀的为人处世之道。金刚手段,菩萨心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欢迎每天关注阅读中华大家读书会平台,

家庭更幸福,事业更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道德经   大漠   以柔克刚   柔术   韧劲   无坚不摧   匈奴   河北   刚性   刚强   圣人   柔和   干扰   世人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