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今日(2020年7月22日)大暑。具体时间:7月22日16时37分。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度。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雨水最多。民间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古书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大暑

我国古代把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腐草为萤。每一候大约5天。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为萤火虫把卵产在枯草上,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变得潮湿;第三候是说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大暑三候

七下八上(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汛期。这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暑湿炎热,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桑拿天频繁出现。高温炎热天气,需要避暑,也就是适当降低环境温度。

现在的人真的是太幸福了,天热可以开空调,吃冷饮。我们不少人觉得,炎炎夏日,离开空调,几乎无法活下去。但是人类历史上电的使用仅仅是一二百年历史,电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到一个世纪,更别说电风扇、冰箱、空调的使用时间了。

那么,古代人在炎热的夏季,是怎样避暑的呢?我们从古诗中寻找端倪。



1、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消暑》诗,看看他是如何避暑的。

消暑 白居易(唐)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翻译过来就是:如何消暑烦人的暑热?只要在院子中静静地坐着。庭院里没有多余的东西,窗下能吹进缕缕清风。心静不胡思乱想就能散发走热气,屋子里空旷就会产生凉意。这个时候要安保自身,我的消暑方式和别人不相同。这首诗向我们说明:心静自然凉。在炎热夏季,不要烦躁,内心平静才能带来一个清凉的世界。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2、再来看看唐代严维这首诗:

僧房避暑

作者:严维 (唐)

支公好闲寂,庭宇爱林篁。
幽旷无烦暑,恬和不可量。
蕙风清水殿,荷气杂天香。
明月谈空坐,怡然道术忘。

人世间烦杂,不如躲到僧房去避暑,那里有树林和竹林,幽静空旷不会有烦人的暑气,内心恬静平和,和风吹动殿前清水,荷花徐徐飘香,明月之下和僧人朋友闲聊,好不清凉!可见,古人会到山林僧院避暑,内心清净了,没有世事烦忧,就能在酷暑享受到大自然的清凉。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3、李白不愧是一代诗仙,他不受世俗约束,放荡不羁,在炎夏避暑的做法就更出格,他在《夏日山中》写道: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赤身呆在苍翠树林中。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酷暑难耐之下,诗人索性一丝不挂地在山林中,享受大自然的凉爽和清风。这是不受礼法约束的真性情体现。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4、再来看看南宋辛弃疾的词: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南宋 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后闲居江西上饶时所作: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当时他已五十岁了。这首词的开头三句:“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写的是他平时在带湖附近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词中的松冈、茅檐、避暑、避雨,简练地概括了他在这里生活的种种生活场景。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写出了他此时生活的悠闲。可见松林山冈,确实是避暑的好去处啊。大树生凉风,山冈因海拔高,温度低。所以古人把大树和山冈看作是纳凉好地方。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5、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唐 卢纶)

慈恩寺隐藏在群林高树之下,在炎热的夏天,散发出诱人的清凉,我在此正舒适的躺在绿荫覆盖的石条上,逍遥自在。僧寺、山林、大树、巨石,绿阴,想想都是满眼的绿色和清凉啊!躺在巨石上,在高树之下,阵阵凉风吹拂,想不凉爽都难呢!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6、避暑纳凉 钱起 (唐)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夏日的园中,花香袭人,躺在绳床上一边闭目遐思,一边轻轻摇着蒲扇,日子因悠闲而变得清凉自在。只要心中无事,又怎会酷热难耐呢?由此可见,古人更看重的是内心的修行。内心清净,就会感觉不到外界环境的炎热。所谓的“境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有什么样的心情,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我们欣赏了几首古诗词,了解到古人在炎炎大暑到来时,避暑纳凉的方法。即使是现在,我们依然提倡“心静自然凉”。拿一把蒲扇,扇一扇,扇走热气,扇来清凉;到山中去,到大树下,到水塘边,都是避暑好地方。只是,别忘了,境由心生,不管外界多么炎热,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就能驱走暑热,得到清凉。

今日大暑,赤日炎炎,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避暑的?

心静自然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大暑   心静   小暑   无事   暑热   蒲扇   山冈   南宋   清净   山林   凉风   炎热   大树   古人   清凉   内心   空调   今日   赤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