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导之9月养育指导~睡眠、饮食、认知、运动、心理、接种

睡眠:

婴儿是在睡眠中成长的,跟大人们一样,宝宝们也分爱睡觉的宝宝和不太喜欢睡觉的宝宝。一般9个月宝宝睡眠时间为:“11~12小时/天+加2次小睡,每次1~2小时”。

生理排泄:

在婴儿排便方面,最让9 个月婴儿母亲感到焦急的是当她听到邻居同月龄的婴儿,每天只用1 组尿布的时候。这个月龄的婴儿,大便能用坐便器的只是那些大便较硬的婴儿,一般的婴儿也还是用尿布。有些妈妈急于训练宝宝的定时排小便的能力,每半小时把尿一次,过于神经质的行为会让婴儿厌烦并且紧张,产生抗拒。实际上,在排便方面因各有不同的情况,因此妈妈们不用过于着急。

体重:

如果说婴儿体重过重容易造成肥胖,但婴儿体重过轻也是值得父母该关注的问题。

• 吃多不长肉:有的宝宝不挑食,而且吃得很多就是不长肉。一些妈妈误认为,孩子也许天生就是“瘦人”。其实,这样的宝宝可能是因为消化功能太差,吃得多,拉得也多,食物的营养素未被吸收、利用;如果宝宝总是处在饥饿状态,还有可能是消化道有寄生虫病;若孩子还表现为体重下降、体质虚弱的话,则很可能患有某种内分泌疾病,这时应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和治疗。

• 进食困难:有的宝宝一见饭菜就跑得远远的,好像跟菜饭有仇。这是典型的厌食症,出现厌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可能是由于缺锌、铁、钙,有的可能是贫血、胃病、消化不良等引起的。其中,不当的喂养方式(食物单调、没有进食规律)可能造就孩子厌食,还有一些早产儿、有遗传性疾病因素的宝宝,如果缺少相对特殊和合理的养护,也会使体重过轻。

表征:

• 宝宝语言表达能力低于实际思维能力,表达意思成人不理解,会喊或者哭。

• 宝宝为了握住高处的物体,能够用脚尖踮着,支撑站立。

• 宝宝可以手膝爬自如了;爬坐转换熟练并能拿取玩具。

• 宝宝会把不喜欢的玩具拿开,然后拿取自己心爱的玩具。

• 当宝宝听到喜欢的声音时,会高兴的手舞足蹈。

• 宝宝开始会用手掌握笔,并能够画出些笔道;两手拿碗,有时会放在嘴边,做出吃、喝的样子。

异常信号:

• 不会独坐

• 不能伸手拿东西

• 不认识生人和熟人

• 呼唤名字无反应

男童生长发育指标

内容

体重

身长

头围

胸围

第9个月

6.67-12.99kg

65.2-80.5cm

46cm

45.6cm


女童生长发育指标

内容

体重

身长

头围

胸围

第9个月

6.34-12.18kg

63.7-78.9cm

45.2cm

46.5cm

9个月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

• 接种“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硬结,全身反应有低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

• 启开疫苗瓶后,每支加入所附5ml稀释液溶解,摇匀后立即使用;

• 安瓿破裂、瓶内有异物者不得使用;

• 本疫苗使用后,偶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一般可自行缓解。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 接种完毕后,留观15-30分钟。

禁忌症:

• 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抽风、脑部疾患等,及有过敏史者;

• 发热、急性疾病;

• 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等慢性疾病的活动期。

爱心提示:“应急接种”在流脑流行的情况下,可扩大年龄组进行应急接种,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较快,5天左右可起保护作用,以达到控制该病流行和续发病例的发生。

9个月潜能开发

大运动:

• 朝目标主动移动 —— 在熟练的手膝爬行后,尽量给孩子机会去主动移动身体,用玩具逗引,或给孩子充分的空间爬行,使爬行速度、难度加大,通过爬行使孩子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东西,并获得家长的积极鼓励,体会成就感。并在玩中获得快乐。强调自主活动。

• 扶站和靠物站立 —— 随着孩子活动增多,要为孩子准备一定的活动场所,有栏杆的小床、沙发、床前空地等,家长可以帮助和鼓励孩子自己扶站、靠站一会儿,甚至可以让孩子独站几秒。

• 扶着坐下 —— 孩子扶站时,可有意把一些玩具放在他(她)脚下,鼓励孩子坐下去拿,练习手与身体的稳定配合,注意保护。

认知:

• 投入 —— 和孩子一起玩大小不同的玩具,在孩子能将手中的玩具放下的基础上,让孩子练习投入动作。家长应准备一些小桶、盒子、小盆、带孔洞的玩具教孩子放进去、投进去。

• 双手配合玩 —— 此阶段孩子模仿能力较强,注意学习双手配合着玩,强调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家长要经常做各种示范,玩多种玩具,玩的花样要增加,让孩子对玩具产生玩的兴趣,比如学习将手中的玩具对击、对套。

• 好奇心的培养 —— 对待孩子不断地重复感兴趣的事情和对一切事情的好奇和探索家长要谨慎使用“干预”行为和“不能”语言。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有危险的动作和东西,不仅要用语言和表情加以制止,告诉他不要动,甚至让他体会一下,如热水很烫手,轻轻摸一下,以后就不会再动有危险的东西了。

• 自我意识的存在 —— 照镜子的反应已经不同于4~6个月的婴儿,当您继续带孩子玩照镜子游戏时会逐渐发现,他开始把自己的镜像同自己联系起来,比如,孩子张张嘴,镜像也在张嘴时他会认识到镜像的动作是自己发出的。每天带孩子玩照镜子的游戏,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 有明显的记忆力 —— 注意观察延迟性模仿现象的出现。比如,让孩子按压一个键,使小玩具发出声音,24小时后在给孩子这种玩具,他仍然记得按压这个键使玩具发声。每日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认识一些图画、文字、动作、生活小常识等,提醒家长注意:所有的学习一定要在孩子情绪饱满时进行,要重视“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 翻书页看画册 —— 在孩子情绪好时,家长和孩子一起翻书看书,在看书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翻书、指认图画的动作尽量要慢,吸引孩子注意,并鼓励孩子模仿翻书、模仿指认图画等。图书选择注意纸张色彩逼真,大图画为主,不宜撕坏的书为宜。教孩子从小养成爱书,不撕书的习惯。

语言:

• 识图和识物 —— 建立准确的语言概念,选择形象真实、准确、色彩鲜艳、画面单一的识图教材教孩子指认,每天1~2次,时间在1~3分钟之间,反复练习,注意每次按计划指认几张卡片即可。尽量保持孩子对识图识物的兴趣,逐渐积累。对熟悉的卡片可以让孩子在家长语言指导下准确选择自己认识的图片,注意准确应用名称,发音节奏要稍慢。

• 模仿发单字 —— 在孩子能自发的发出爸爸、妈妈音节之后,让孩子学说一些单字,如不、拿、喝等,尽量让孩子看着家长的口形模仿,经常练习但不要强迫孩子说。尽量理解孩子的话,这会激发孩子讲话的积极性,不急于纠正,及时鼓励孩子,让他感到成功的乐趣。

生活交往与情感培养:

• 学习用小勺吃饭 —— 当吃饭时孩子主动要用小勺玩时,可以因势利导教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开始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勺子取一些菜送到口内,熟练后可以让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家长用另一个勺子帮助孩子吃饭,不要怕弄脏衣服和桌子。

• 与生人交往 —— 有意识扩大孩子交往范围,孩子在家长带领下安全的接触生人,参加亲子游戏班或其他活动可以为孩子提供与其他孩子接触的社会,从小培养孩子愉快的与人相处的情绪。

• 分离焦虑 —— 此种情感较前几个月更加明显,当你离开宝宝时,可以用一些方法转移注意力,或在他吃饱和困倦时稍稍离开。对陌生人,可从远处慢慢接近婴儿,你先友好地和陌生人交流,用个玩具和陌生人一起玩,需要时间慢慢接近。如果经常和不同的人接触,孩子会减少对陌生人的紧张情绪。

9个月喂养指导

如何进入离乳期?

这个月宝宝开始准备进入离乳期,即使母乳还很充足,除午睡前可喂1 次外,白天也要逐渐停止喂母乳,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白天尽量喂鲜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以及半夜醒来时可喂母乳。不必给宝宝果汁了,可直接喂西红柿、橘子、香蕉等水果。

另外,要注意婴儿吃代乳食品的花样及进食情况。一般来讲,出生时体重不到2.5 千克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资源”绝对量比较少,特别是造血材料铁的储备量很少。就算早产儿看起来发育很好,并且已经快赶上一般的婴儿,但实际来讲身体是缺铁的。过了 6 个月后,婴儿身体对铁的吸收能力增强,这时就应注重选择那些含铁量高的代乳食品。因此,给婴儿代乳食品也要因孩子而异。

婴儿膳食营养

这个阶段的宝宝发育较快,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也增多,除继续熟悉各种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觉外,还应该逐渐改变食物的质感和颗粒大小,逐渐从泥糊状食物向幼儿颗粒状固体食物过渡,以配合宝宝的进食技巧和胃肠功能的发育,使辅食取代一顿奶而成为独立的一餐,同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蛋、鱼、肉、肝、谷类、水果、蔬菜等。蛋类从最初的蛋黄泥逐渐转为蛋羹,到9个多月时,可以是煮蛋;从泥到碎末逐渐过渡到颗粒状的还有;鱼类、瘦肉类、肝类、蔬菜类、水果类食物也应该有同样的变化过程。另外,注意四类食物的摄入:

第一类:谷物,面包、米粥、面、薯类、饼干、烤馒头片、烤面包片等。

第二类:鸡蛋、鸡肉、鱼类、豆腐等。

第三类: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鲜果汁、蔬菜水、苹果泥、胡萝卜泥、香蕉泥、碎菜等方式摄入其所含营养。

第四类:黄油、人造乳酪、植物油可以掺和在粥里或防御菜汤中,可以加些海藻类食物(紫菜、裙带菜)。

黄豆茸粥的做法

原料:软饭,煲粘的黄豆,黄豆排骨汤

制作方法:

1.当煮大人饭时,放了米及水在煲内,用汤匙在中心挖一洞,使中心的米多些水,煮成饭后,中心的米便成软饭。

2.黄豆放在筛内,用汤匙搓成茸。筛放在小煲上,倒下约2/3杯的黄豆汤,将豆茸冲落煲。

3.将软烂如泥的饭也放入煲内搅匀煲滚,用慢火煲成稀糊,放入极少的盐调味。

红枣泥的做法

原料:红枣

制作方法:

1.将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煮15-20分钟,至烂熟。

2.去掉红枣皮、核,调匀即可喂食。

清蒸鳕鱼

原料:鳕鱼肉

制作方法:

1.将鳕鱼洗净放盘中,葱、姜切细丝置鱼身上,淋上一小勺料酒,半小勺酱油;

2.入锅蒸熟即可。

爱心提示:9个月婴儿食物参考量为:“粮食50~60克,豆腐30~40克,肉末30~40克,鱼虾15~20克,全蛋50克,菜末50克,水果50克,油1~2小勺和奶600~800毫升”。


9个月重点关注

爬行的重要性“视觉悬崖”

一般会爬型的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感知能力,而测量这种能力的实验就叫“视觉悬崖实验”,是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一个实验,后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Campos等人把年龄在2-5个月之间的婴儿放在视崖深侧的玻璃上,这时所有的婴儿都表现出心率变慢。这种心率变率是感兴趣的信号,而不是恐惧的信号,恐惧应伴随心率加快。这表明这些婴儿还没有习得对落差的害怕。稍后,他们才学会躲避落差的行为。

当把6个月大的会爬行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

9个月-1岁的婴儿会在“悬崖”边上暂时停留,通过观察外界环境和“社会参照物”(他的母亲)来判定是否有危险,然后再爬过视觉悬崖。

总结:所有婴儿至少已经有了 6个月的生活经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通过尝试和错误而学会了知觉深度。随着婴儿年龄增加以及他们行动技能的逐渐成熟,对深度的感知能力也逐步提高。因此,爬行技能的快速提高对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感知觉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9个月爸爸学堂

情商培养,还需爸爸帮忙

好脑子意味着除了学习好以外,还具有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爸爸的作用在于让孩子在安定的环境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爸爸要懂得划清必要的界限,但也要留有余地,让孩子能自己去慢慢拓展边界。孩子经常能逗爸爸开心,也常常会让爸爸感到惊讶!同时,爸爸也要赶得上孩子的发育速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旅行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因为通过旅行来体验生活,能让孩子在和父母的相互交流中体验到成就感。而是否能到达目的地完全是次要的。

善待自己

为人父亲的你不应该就此放弃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为了成为一个伟大的父亲,在你同孩子们在一起的同时,你也要学会善待自己,给自己一些私人时间,一些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当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饮食,坚持锻炼——因为:1)你要是病倒的话还怎么来照顾你的孩子呢?2)你要教会你的孩子们怎么健康的生活?3)你一定还指望活到抱孙子的那天吧。

父亲的正面教育必不可少

“养不教,父之过”,是《三字经》里的一句话,它强调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担负起重要责任,也说明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子女出生之后到入学之前,是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而刚强的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身为父亲者如果能够在此阶段对子女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关怀,可以使子女建立自信和开放的性格,也有助于子女对应外界不同环境的变化。以协助子女的人格成长而言,一位尽责父亲对子女的照顾,较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可以增加25%到30%的正面成效。

笑看宝宝“打人”不可取

9个月的宝宝可以感受大人的态度,对语言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阶段,对于宝宝的一些不良行为,作为爸爸的你应及时纠正并制止。如,宝宝偶尔打了人,大人立即笑了,还让他打,就会埋下习惯打人的祸根。因为大人的笑对宝宝是一种鼓励,婴儿在大人的鼓励下形成了习惯,以后不管见谁都打。所以,在他打人时,爸妈应做出不高兴的样子,及时制止孩子打人的行为。如果宝宝错误的行为得到及时制止,以后就不会再重犯。

9个月宝宝健康小贴士

如何让宝宝学会自行入睡?

我们已经了解到婴孩的睡眠习惯其实是循序渐进的,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宝宝是需要离开家长,学会自行入睡的,可是这个转变的过程往往会让许多家长感到不知所措,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宝宝顺利的学会自行入睡呢?

宝宝听力障碍的解决方法:

听力障碍影响语言的发育,也影响智力、心理和精神神经方面的发育。9个月大的宝宝如果有听力障碍,你除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外,也可用正确的听觉训练来培养听障宝宝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及其感受,辨别,记忆和理解声音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言语听觉,进而获得有声语言。

婴儿床,让宝宝拥有温馨小窝:

作为宝宝们的第一个小家,婴儿床应是既愉悦又安全的环境。很多父母会提早给宝宝准备一张婴儿床,让他从小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但是关于婴儿床的事故也不少,所以要选购一款安全又舒适的婴儿床。

猝死应该怎么急救?

猝死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作为家长的你,学会急救是必须的。宝宝的睡觉习惯、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等都可能是造成宝宝猝死的因素。当发现猝死进行抢救时可以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赤手空拳”地除颤,手握空心拳头,在病人心前区捶击2次,如无反应,则可再捶击2-3次。对于刚刚发生室颤的心脏,胸前区播击有较好的除颤效果,可以使室颤消除而重新出现心脏跳动。须注意,要及早采用,在用耳朵听不到心跳瞬息间的一分钟内,实施拳击除颤效果最好。

爱心提示:注意的疾病和症状:猝死 秋季腹泻 腹泻 肠鸣

婴儿出现偏食怎么办?

婴儿过了8 个月,对于食物的好恶也逐渐地明显起来了。不喜欢蔬菜的婴儿,给他喂菠菜、卷心菜或胡萝卜等就会用舌头向外顶,因此,给孩子吃这类食物时,就要想办法做成让婴儿不能选择的形式的食物来喂,如切碎放入汤巾或做成菜肉蛋卷等让婴儿吃。

对于孩子的饮食偏嗜,不必急着在婴儿期去强行改变,有许多在婴儿期不喜欢吃的东西,到了幼儿期就高高兴兴地吃。在一定程度上的努力是可以的,但不能过于勉强。

如果吃粥、面包、面条能获得必要的能量,喝牛奶(500 毫升)或母乳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最低限度需要,那么婴儿对其他的副食即使有些偏嗜,也不会导致营养失调。在动物性的鱼、鸡蛋、牛肉、鸡肉、猪肉等食物中,婴儿即使是对其中的任何两种一点也不吃,也不会导致营养失调。婴儿只要吃米饭、面包、面条,即使土豆、地瓜一口也不吃,也不会发生糖分的不足。

一般来说,味觉越敏感的婴儿,对食物的好恶就越明显。父亲喜欢喝酒,对食物特别挑剔时,像父亲的婴儿多半会喜欢吃紫菜等咸味的东西,而对芋类、南瓜等看都不看。这类婴儿,因为无论是粥还是米饭,都吃的不多,所以量体重的话都达不到正常的标准。

积极做好预防,让宝宝远离呼吸道感染

宝宝到了9个月时,你应该重点关注宝宝的呼吸道健康。由于宝宝的呼吸道未发育成熟,此时病毒容易侵入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该谨慎预防并及时治疗。

你可以帮助宝宝做一些必要的预防,比如积极锻炼、讲卫生、勤洗手、必要时注射疫苗,饮食均衡,加强营养,增强宝宝免疫力。

但是如果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要怎么做呢?医生介绍,休息和营养对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

• 要让小儿多喝水、多休息,即使小儿病情不太重,你也不要满足小儿的要求带他去买玩具、逛公园,这样会使病情加重。一定要多喝水,用以补充发烧消耗的体液,促进毒素的排出,稀释病液等。

• 饮食以流食、半流食为好,如果小儿用奶瓶吞易呛咳,可以改用勺喂,如果食欲不好或呕吐,可以适当增加吃奶次数,每次量少一些。

• 菜汁和蔬菜水不要减少,因它们包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夜间哭闹,不能睡长觉怎么办?

孩子每天晚上睡1~2小时醒来,要吃奶但没吃几口,就睡了,或者养成睡前抱、啪、走动的习惯,每次醒来要妈妈抱、啪走动才能再入睡,这种情况是因为养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造成的。

纠正方法:

• 第一夜,入睡时让宝宝自己躺在小床睡,如果孩子哭,让他哭1~2分钟,给予安慰,说说话,如“宝宝自己睡,你是好孩子,一定能学会自己睡”,扶着他的小手,但不要抱起来,也不给喂奶,直到安静下来。如果再哭,再等1~2分钟再安慰。这样,反复多次,孩子哭得累了,感到妈妈也不会再抱我睡了,就会自己入睡。

• 第二夜,入睡时做法相同,但哭闹时等待时间延长,每次等2-4分钟。这样做时,父母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坚持做下去。

• 第三天基本可以见效。小儿大哭变为小声哭泣,最后,停止哭闹,自己入睡。夜间醒来时间缩短,醒后,不哭,自己又进入第2个睡眠周期。

因此,孩子总的睡眠时间增多了,对孩子健康和心理发育都有很大好处。

睡得晚醒得晚或睡得早醒得早怎么办?

大多数儿童在晚8点到早7点睡眠,但有的儿童傍晚很早睡和清晨很早醒,如下午5-6点睡,清晨4-5点醒,他们吃饭和午睡时间也提前。相反,入睡时间和自然醒的时间均比正常的晚,如晚上11-12点睡,早上9-10点醒,后者的情况更常见。

早睡早醒和晚睡晚醒均和父母入睡时间产生矛盾。使父母睡眠时间减少,时间长了,父母感到很疲劳。纠正方法,早睡早醒的婴儿,要逐渐延迟上床睡觉时间,如每天比前一天延迟10-15分钟,这样早晨苏醒时间逐渐推迟;晚睡晚醒的婴儿,每天比前一天提早10-15分钟唤醒婴儿,这样入睡时间会逐渐自然提前。此外,逐渐调整白天吃奶和小睡时间。在晚上入睡前4小时内不要安排小睡,以免造成晚上入睡困难。


9个月安全防护

怎么治疗幼儿急诊

幼儿急诊,多见于6个月~2岁,尤以1岁以下更多见。多表现为:突然高烧达39度以上,但精神状态良好,高烧持续3~5天,体温自然骤降,在降温后很快出现皮疹,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很快波及全身,经过1~2天皮疹完全消失,无脱屑、无色素沉着。当热退疹出后,诊断明确,病即将痊愈,幼儿急诊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疫苗   认知   子女   睡眠   体重   婴儿   食物   爸爸   父亲   家长   习惯   饮食   玩具   能力   语言   宝宝   孩子   心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