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导之6月养育指导

睡眠:

第6个月的宝宝,白天一般睡2~3次,上午睡1次,下午睡1~2次。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同上个月相比,一般上午睡1~2小时,下午睡2~3小时。宝宝在这个月总体上的规律是,白天的睡眠时间及次数会逐渐减少,即使白天睡觉较多的宝宝,一白天的睡眠时间也会减l~2个小时。

由于这个月的宝宝运动能力增强,即使白天睡觉,晚上也照样能睡得很好,因此妈妈或爸爸不用因为宝宝白天睡觉问题而担心。

生理排泄:

第6个月宝宝添加辅食后,会出现大便排泄间隔时间长的问题或者出现便秘,成人应注意让婴儿少食多餐。让宝宝吃点水果蔬菜泥可以有效防止便秘的发生。

人工喂养的宝宝,平时可以在奶粉,水中适量添加一些菊花晶也可以预防便秘。

母乳喂养的宝宝,要让宝宝少食多餐,多喝点水。

体重:

6个月开始增加辅食后,宝宝的体重将开始逐步增加。

表征:

· 宝宝已经开始出牙或准备出牙了。

· 大部分宝宝在现阶段已经能够用小胳膊撑起身体,从趴着变为坐着。

· 宝宝开始有意识的匍匐爬行。

· 可以自己用手拿着饼干吃。

· 宝宝开始对家中电视或收音机里的声音感兴趣,也开始认生了,如生人抱起时,宝宝会不高兴。

异常信号:

1. 坐位时,头后仰;

2. 6个月,不会大笑;

3. 6个月,不会主动拿物体;

4. 对照顾他的人,漠不关心;难以将物品送进口中。


育儿指导之6月养育指导


6个月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

· 乙肝疫苗第三针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可预防乙型肝炎。在宝宝出生 24 小时内应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在宝宝满月和 6 个月时,再各接种一针,这样才能在体内产生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 6 个月时接种。因为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第三针不接种的话,其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果不好,对乙型肝炎病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因此,切切记住在婴儿 6 个月时再接种一次乙型肝炎疫苗 。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一般很少有不良反应,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轻微发热,但均不需要处理, 24 小时内即可自行消退。

· A 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A 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 6 月龄 -15 周岁的儿童。

接种程序: A 群流脑疫苗接种 4 剂,儿童自 6 月龄接种第 1 剂, 2 剂次间隔不少于 3 个月 ; 第 3 、 4 剂次为加强免疫, 3 岁时接种第 3 剂,与第 2 剂间隔时间不少于 1 年 ;6 岁时接种第 4 剂,与第 3 剂接种间隔不少于 3 年。

爱心提示:使用后,偶有短暂低热,局部有压痛感,一般可自行缓解,接种后要观察 10 到 30 分钟。

6个月潜能开发

大运动:

· 独坐 —— 独坐是孩子运动能力发育的一个转折,他(她)的自主性进一步提高,这有助于孩子接触和学习更多的东西。先短时间坐一会儿,坐稳后逐渐延长时间,直到独立坐着玩。每次1~10分钟,每日3~4次。

· 翻滚打转 —— 在平坦不太软的地方(最好是铺有地垫的地上)孩子先仰卧,有玩具逗引孩子连续翻身。可以在孩子俯卧时,从侧方用玩具逗引孩子引起以腹部为中心的打转。每日数次。

· 爬行 —— 孩子能自如翻身经常趴着玩就有了学爬的机会,家长要有意识的教孩子学爬。在5个月开始刺激宝宝爬行的父母,你会欣喜地发现,你的宝宝已经能独立地“匍匐爬行”了。

小肌肉群运动:

· 手眼协调:宝宝撕纸可以自上而下的轨迹撕纸了。

· 手部抓握动作发展:可以大把抓握通心粉等物品,从小碗中抓出放到大碗中。

认知:

· 玩具倒手:开始发展双手共同活动的能力,有意识地只向一个手递玩具,引导孩子自己递到另一只手里,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双手活动是否正常、一致,两只手是否能对在一起。

· 藏猫猫:成人用手绢挡住自己的脸,问孩子“妈妈(爸爸)在哪里?”,孩子可以追随成人的脸。

语言能力:

· 现象:可以把手放在嘴上“打哇哇”,音节多是同音重复。以低音调的声音改变口腔气流,发出哼哼声和咆哮声,但不同于肠鸣音。

· 发音:孩子发育欲望增强,能无意识的发出一些音节,如:ba ba, ma ma,da da等。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并使孩子建立此音与实际意义的联系,为今后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做准备。

· 语言刺激:

1. 指认练习。家长重复为孩子指认人和物体,使孩子重复听到一些词语并逐渐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义,如叫名字有反应、说到灯时用手指灯等。

2. 唱儿歌做动作。让孩子面对面地坐在成人的膝上,拉着孩子的手唱儿歌,尽量在某一两个动词上配合动作。每日重复数次,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孩子是否有念到某个动词时主动做动作。家长注意对婴儿的指导。

生活与社会情感:

· 捉迷藏 —— 一名家长面对面坐抱孩子,另一方藏在抱孩子的家长的背后,抓住孩子的一只手,先拉一下孩子的手,当孩子朝这方观看时,要从另一个方向突然伸出头,呼唤孩子,引逗孩子寻找,并发出愉快的笑声。

· 学习用动作表示自己的意思 —— 家长经常用点头表示对,用摇头表示不对,并配合语言,教孩子模仿。

· 促进情感发育 ——在孩子希望得到某种东西而又达不到时,他会用喊叫,摔东西寻求帮助。准确理解孩子的要求,在观察后判断孩子是否确实时力所不及,给于孩子恰当的帮助,引起孩子愉快的情绪,加深亲子关系。

· 依据孩子的先天气质特点进行教育。对意愿强烈和性格倔强的孩子要有更大耐心和温和的方式,使他安静下来。对安静的孩子要更多的热情关照,使他活跃起来。

· 亲子依恋期:对孩子的依恋需求(比如婴儿开始见到妈妈表现出喜悦的情绪,特别在晚上哭泣时,如果妈妈抱起即停止哭闹)给于敏锐的反应。这是依恋行为的开始。依恋是个人情发展的重要一步,如果母亲对孩子的需求反应敏锐,婴儿会感觉很安全,有自尊心,有利于发展宝宝的主动探索和认知能力,就会适应良好,这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6个月喂养指导

应该何时才停喂宝宝母乳?

有的人将“断奶”理解为,当婴儿开始吃鸡蛋或米粥以后就应中断母乳。其实用不着这样急着给婴儿停吃母乳。如果硬性地加以阻止,婴儿就会吮吸手指或咬毛巾,可能会出现“恋物癖”的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国际母乳喂养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可以到2周岁,最早1周岁断奶。有的母亲在婴儿过了1 周岁以后,仍照样在夜里给婴儿喂母乳,可婴儿长到1 岁半左右时,出人意料地一下子就停止喝母乳了。

婴儿膳食营养

· 宝宝健康从预防贫血开始

4-12个月的宝宝若无适当补铁,就会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症发病率高,多见于6-36个月的婴幼儿,不过只要合理补铁即可预防。

宝宝在6个月时,对铁的需求光靠喂奶已经不能满足了。鸡蛋是含铁最多的物质之一,给宝宝吃煮熟的蛋黄时,先从1/4只开始,捣碎后用米汤调开或调到牛奶里喂给宝宝,吃上几天没有问题了,再增加到1/2只。

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要坚持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须按时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还有加喂富含维生素C的流质食物,以利于铁的吸收。最好采用铁锅、铁铲烧菜,不要用铝锅,因为铝会阻止人体对铁的吸收。

· 紫苏粥的做法

原料:紫苏叶,粳米

制作方法:1.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一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锅内加水,烧开,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汁和红糖,搅匀即成。

· 果仁黑芝麻糊

原料:黑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松仁、牛奶

制作方法:1.把所有材料拌匀,倒入粉碎机搅拌,然后取出待用。

2.取果仁黑芝麻碎50g,牛奶入锅,大火烧开改小火慢炖20分钟左右,直至浓稠。

6个月重点关注

“认生”是宝宝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认生的发生意味着宝宝开始区分周围世界的事物。不管宝宝表现得如何,都是宝宝对人与人关系认识的分化,妈妈都应该认真对待谨慎处理,帮助宝宝温柔地度过认生期!

一般来说,在宝宝6~8个月的时候,随着动作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情绪智能也开始了萌芽。标志性的行为是:当宝宝遇到陌生人的接触时,他们会用“哭”来表示对陌生人的抗拒。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宝宝开始“认生”了。

“认生”表面上是对陌生人的焦虑反应,其实是对他人信任感的缺乏,而它更深层次的来源是婴儿期与妈妈的关系。要让宝宝温柔地度过认生期,妈妈要与宝宝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让宝宝建立稳固的安全感。

父母应该做的:

· 不可责怪宝宝,或对宝宝生气,否则宝宝会认为妈妈的生气是陌生人带来的,更加不容易对陌生人有好感。

· 不要强迫宝宝与陌生人接触。父母的朋友第一次接触宝宝时,妈妈应先主动与朋友问候表示友好,减缓宝宝对陌生人的焦虑;妈妈再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宝宝,如果宝宝不愿意对方抱一定不要强迫宝宝。

· 平常还应该多带宝宝到出去走走。在公共场合能见到更多的人,而那个公共场合又是宝宝熟悉的环境,这样会有效地减轻宝宝见到陌生人的焦虑。

爱心提示:认生及陌生人焦虑会随着婴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而消失,在这期间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表示友好和信任,过份的表示对陌生人的友好,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预测的危险。

6个月爸爸学堂

善待自己的妻子

就算孩子们不在场的时候也要善待妻子。带她出席晚餐,给她发短信,为了她做家务杂事,给她些私人时间,并在她不在的时候带孩子,对她要表现出关爱,给她小惊喜。因为当妈妈开心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开心,这样当爸爸的也会开心。

多花些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通常当我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的时候,疲惫都会让我们只想休息。但是,这也是在工作日中我们唯一能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所以,你都不应该浪费这些时间,你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靠在沙发上,了解你的孩子们在学校都有哪些表现。在周末的时候,你就应该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虽然工作会给你带来激情,但是你要知道,过不了多久,当你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就不会再愿意和你在一起了。所以好好利用这些年的时间,要知道,孩子们最想从他们父亲那儿得到的就是他的时间啊。

孩子需要你做一个内心坚强的父亲

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同一个内心稳定的父亲生活在一起能够帮助减少母亲心理问题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反之则会使孩子产生更多的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然而,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心理健康,而母亲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下,孩子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概率会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如果父亲心理健康,母亲心理有问题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宝宝

爸爸们的工作繁忙,宝宝往往由妈妈照料,缺乏父爱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缺乏父爱综合征”如不时出现担惊受怕、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多愁善感等症状。因此,你应该多关心孩子,多接触孩子,如上班前、下班后抱抱宝宝,帮妈妈给孩子换换尿布,这些会是孩子感到舒适,对身心健康大大有益。

爱心提示:“粑粑”在小家庭中是承担家庭重任的角色,陪伴家庭的时间比较少;在婴儿眼里“粑粑”每天早出晚归,是因为“自己”不够可爱吗?“粑粑”不喜欢我吗?其实,婴儿要的不多,只需要每天大约5分钟“爱的互动”-游戏,就足够了。“粑粑”们,时间挤出5分钟/天给我们的宝宝吧,让您的孩子知道你的“爱”。

6个月宝宝健康小贴士

宝宝发烧可大可小,父母需要谨慎

宝宝已经6月一周左右大了,这个阶段宝宝抵抗力低,尤其在季节转换,天气忽冷忽热,易发生感冒进而出现发烧症状。你应该学会正确的退烧方法,如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备用退热贴等。到了夏季,因天热、宝宝自身调节的能力比较差,发烧的孩子比较多。而且夏季的天气潮湿炎热,病毒、细菌增多,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同时伴有发烧的症状。

不少家长会在家中备用退烧药,宝宝发烧就擅自给药,但是三分药七分毒,而且宝宝的免疫系统不比成人,用药量你可能难以把握,因此,建议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退烧药,若发烧较为严重,应该及时送往医院诊治,用药应该在医生的嘱咐下谨慎使用,避免严重后果产生。

那么应该怎样预防孩子发烧呢?

· 适当进食一点高热量的食物,及时增减衣物。

· 药物上可以选择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服用病毒灵可以有效地增强免疫力,注射流感疫苗。

· 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适当的锻炼能增强宝宝免疫力:

5~6 个月,是婴儿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时期。婴儿对外面世界表现出越来越浓的兴趣,感受到的人生快乐也随之增加。应紧紧抓住婴儿感兴趣的一切事物,借机对婴儿的身体进行锻炼。不仅要锻炼婴儿的身体,还必须锻炼婴儿的精神。

有效提升免疫力的小运动:

· 音乐摇篮运动:室内播放一些轻柔而节奏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华尔兹,妈咪把宝贝温柔地抱在怀里,合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身体或旋转。

· 翻身运动:当宝贝开始练翻身时,比如向左翻的时候,妈咪用右手扶住宝贝的左肩,左手扶住他的臀部,轻轻地给宝贝一点儿力量,这样宝贝就翻过来了。然后,再按此方法,让宝贝进行右翻。

· 拉坐运动:6个月时可开始训练宝贝拉坐。在宝贝仰卧位时,妈咪双手的大拇指插入宝贝手中,让他握着,其他手指则轻轻扶着宝贝的手腕,使宝贝双臂伸直前举,双手手掌向内相对,两手距同肩宽,然后轻轻向前拉起宝贝的双手,使宝贝头、肩膀离开床面抬起,此时宝贝会试图屈肘用力坐起来,保持此姿势3-5秒,轻轻让宝贝躺下,再重复2-3次。

宝宝眼睛有倒睫老是流泪怎么办?

小宝宝出现倒睫不用担心,倒睫是婴儿常见的一种眼病,有先天跟后天的因素,后天性倒睫的原因,最常见的是由沙眼所引起的。你需要及时帮助宝宝缓解病症。你可以在给宝宝喂奶时,用大拇指从婴儿鼻根部向下向外轻轻按摩下眼皮,使下眼皮有轻度外翻,让睫毛离开眼珠。每次按摩5~10分钟,按摩的次数多了,向里倒的睫毛自然会慢慢校正过来。

宝宝出牙牙龈痒?咬咬乐来帮忙

大多数的宝宝在六个月左右开始长牙,也有的宝宝是在四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如果宝宝的牙肉上,会有硬硬的小突起,那就进入了长牙阶段。这时候就要做好口腔的清洁和保健,不妨来选购一款好的牙胶!赶快来学习一下吧。

宝宝开始长牙了!

婴儿出牙的快慢因人而异。很多婴儿是在6~8 个月期间开始长出下面的两颗门牙,但也有出牙较早的婴儿和快到1 周岁时才出牙的婴儿。自己的宝宝牙出得比较早,母亲就不会担心。但如果知道别的孩子6 个月就长出了牙,而自己的宝宝到了7 个月还没有长出牙,这时母亲就开始着急起来。应该知道,这个时期婴儿出牙慢的原因不会是由于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出牙的快慢是由婴儿的体质决定的,并不是病。

由于婴儿长牙阶段与其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消失的时期几乎一致,因此,在长牙期间,幼儿急疹、感冒等引起发热的机会增多,很容易使人们将发热与出牙联系起来。

出牙的顺序一般是下面两颗门牙一起先长出,也有先长两侧的侧切牙,中间出现很宽间隙的情况。另外,还有先长上面两颗门牙的婴儿。这些都没关系,只要牙能长齐就行。刚长出的门牙可能中间有缝隙或稍向内侧倒,这不需要特别的处置,以后会慢慢长齐的。

有时婴儿出的牙呈黄褐色,很令人惊讶。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12~39 周期间,有过发热或化脓性疾病史,吃了医生给开的四环素药。在长牙过程中,药物也被融合在牙里。着色的乳牙是不容易去色的,因此今后一定注意不要再给婴儿吃四环素类药,以防长出恒牙时出现同样情况。

宝宝的排便开始有迹可循了

过6个月后,那些大便比较定时的婴儿,母亲一般都能察觉到要大便的迹象,如果马上拿便盆,大都会配合。话虽如此,可有的婴儿排便时间没有规律,排便次数多,而且大便很软,往往还没等到坐上便盆就出来了。没有早些开始蹲便盆的练习,并不意味着排便训练失败。在这个时期,婴儿能用便盆大小便只是节省尿布而已,并没有其他意义。

安抚奶嘴成妈妈好帮手

专家建议宝宝6个月以后开始使用安抚奶嘴,7个月-2岁是宝宝的口欲期,容易养成吮手指的坏习惯。使用安抚奶嘴可以给宝宝带来一定的满足感。目前,大家对安抚奶嘴好好坏坏的争议不绝于耳,事实上,安抚奶嘴并非那么不堪。只要你掌握好使用的方法和度,就能让安抚奶嘴安全地陪伴宝宝成长。

6个月安全防护

半岁后的宝宝易患病

半岁以后,宝宝从母体那里得到的免疫抗体快用完了,自身产生的抗体又不足,所以,易患病。因此,要让宝宝吃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合理的摄入量,使机体获得充足的营养;还特别要保证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以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添减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长牙   长出   认生   乙型肝炎   奶嘴   疫苗   婴儿   陌生人   家长   母亲   妈妈   宝宝   宝贝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