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我们的夏天真正的到来了。


虽然说是立夏,但实际上这段时间是一个非常“四季”的过渡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才是夏季开始,而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其他地区的气温在10几度和20几度之间忽上忽下,所以大街上大家穿得也各式各样,你短袖我棉衣,就像是经历一整个四季。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当然在吃货眼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好吃的。古人的“民以食为天”诚不我欺!


下面就来看看立夏有什么好吃的吧!




1

立夏蛋


立夏蛋主要是南方的汉族风俗。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鸭蛋,也有吃咸鸭蛋的。古人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所以在立夏前一天,家家户户就开始煮立夏蛋了,用什么煮看地区不同,配料也会不同,一般用茶叶末或鱼腥草,像螺小蛳家里边则二者都不是,而是加了黄芪等各种草药煮成黑乎乎的一锅蛋,长辈还会告诉你这很补,都是宝贝。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当然因为立夏蛋太宝贝了,所以家长们怕小孩子拿不好还会给她们织好看的蛋兜兜。螺小蛳小的时候管这个叫璎珞袋,比较朴素,不像现在的蛋兜,还有小猪佩奇款式的。


2

立夏饭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不过现在已经演变成吃糯米饭了,糯米饭又可以分为乌糯米饭派和咸肉豌豆糯米饭派,比如杭州部分地区就吃乌糯米饭,宁波部分地区的就是咸肉豌豆糯米饭,先去邻居家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然后加入点笋、豌豆,放点咸肉,煮出来的饭喷喷香。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3

脚骨笋(也有叫健骨笋)


主要是浙江宁波、新昌等部分地区的习俗,挖些春笋放锅里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为什么吃两根,因为你是两条腿啊!


4

其他吃食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


其他地区的吃食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有当地朋友表示“我们不这么吃啊”欢迎交流~比如广东人表示,“咩啊,我们立夏吔福建人,大补!”还有北方人表示“不管啥节日,我们都吃饺子!”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结语

关于立夏的吃文化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螺小蛳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立夏既然代表夏天!就应该每个人都吃冰激凌!最好各大单位也不要发蛋了!发冰激凌吧!


你们那儿立夏吃什么呢?欢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立夏   通山县   南岭   浙东   光饼   海虾   咸肉   大锅   竹笋   节气   豌豆   冰激凌   糯米   夏季   地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