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在的我们,怎样去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现在的我们,怎样去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特别讲究“孝”道,尤其是在家庭关系当中,我们怎么样和父母相处。孔子《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提到: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下的我们,怎样去理解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要想更好的去理解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就得要追溯到这句话它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从孔子所处的那个社会时代背景来看,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父母走得很远,交通是不发达的,最重要的是信息也不发达,关于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儿?你那里都做了些什么样的事情?出了什么状况,这些都是很难及时沟通。中国有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只要子女出门在外,做母亲的就会有不断地担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在我们要随时让父母知道我们现在在做什么,父母的心情,父母的身体状况,父母可能什么时候需要帮助,我们都要知道。所以才有了“父母在,不远游,”

3.现在的我们,怎样去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后面还有几个字“游必有方。”假如你真的要去报效国家,真的要出去闯世界了,一定要做到“游必有方。”假如你出去的话,这个方可能是方向,可能是有你的谋划或者是有你的计划,要让父母知道你为什么要出去?出去做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自己要做什么,你的那个方向,你的那个方法,这些信息要及时的和父母去沟通,另外关于父母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身体状况,他们生活当中面临的的一些实际情况,我们要及时的了解和知道,这是作为子女对于父母尽孝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3.现在的我们,怎样去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现在的我们交通便捷,信息沟通顺畅。即使你出国了在千万里之外,如果有情况想和父母沟通,你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沟通了解,甚至能够面对面视频,如果父母有需要的话,我们可能十几个小时就能从国外回来,如果是在国内几个小时就能到。如果是几十里路开着车半个小时就能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现在的我们交通便捷,信息沟通顺畅。

3.现在的我们,怎样去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现在的我们大家事情比较多,也比较忙,大多都不在父母身边。我邀请父母年龄比较大的中年伙伴们,常和父母沟通沟通,常在视频里和父母见见面。我们是不是能够让父母更多的了解我们内心的一些想法,同时我们了解了解父母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觉得这些可能是现在的我们怎么样和父母更好的连接,更好的让父母知道你的方向,不管我们在哪里,我们心里是踏实的,父母心里也是踏实的,有了父母爱的能量上的支持,也是我们做好事业服务好社会,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的一个重要的保障。这也是关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更好的一个理解和践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传统文化的智慧其实是可以跨越时代的,可以跨越外在物理方面的局限,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3.现在的我们,怎样去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导师: 李勇 文案:张红荣

文自《沧州前程心理 ——幸福课堂》

李勇个人简介:

​心理学硕士

中科院心理教练培训讲师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讲师

​沧州前程心理学校创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远游   沧州   孔子   父母   顺畅   前程   踏实   便捷   角度   状况   方向   心理   交通   社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