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点击关注,可以观看更多家庭教育知识

大家好,我是成长君。上期内容播出后,我们在后台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留言,看来孩子容易“玻璃心”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关注的,其实说到孩子为什么“玻璃心”,很大程度是孩子没有建立起“自我”和“自信”。成长君今天就和您来聊聊“自信心”这个话题。

周末去朋友家聚会,朋友十岁的儿子非常想吃肯德基,却不愿意自己下楼去买,冲妈妈说:“你要让我自己去买,我就不吃了。”在一屋子大人小孩面前,儿子的“小家子气”让朋友很尴尬。其实不少父母可能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觉得自己孩子不够大方,在公共场合不敢表达自己,课堂回答老师提问都会哆嗦,甚至有的孩子到了七八岁,别人跟他打个招呼,他还会缩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自信的孩子,一般会表现得比较懦弱,待人接物不积极主动,遇到事情会习惯性地回避、依赖父母,而他的受挫能力也往往比同龄人更低一些。

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一些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拔尖儿,别人即使在很小的事情上比他强,他都无法接受,会用破坏的方式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而此后有些孩子更会拒绝尝试失败过的项目。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这种过分要强其实正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正因为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他才更需要证明自己是完美的。可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无所不能的完美形象被打破了,这让他难以接受,可能会以一种类似于暴怒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力量感。

因此我们知道,自信的本质,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信任和接纳,不止是知道我们能做什么,还要知道我们自己做不了什么。同理,要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但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

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自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首先,爸妈过多包办代替,其实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


比方说,一个三岁的小孩,他想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于是就帮忙收拾碗筷,但是大人看到后第一反应却是阻止,说这个不用你来弄。一方面大人也许觉得孩子还小,可能做不来,担心他会把碗摔碎;另一方面可能为了赶时间,不想磨磨蹭蹭,就阻止了孩子。可是如果爸妈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是这样对待孩子的话,孩子就得不到锻炼,更没办法去体验那种“我可以做到这件事”的感觉,失去了得到肯定的机会。


当然,这个孩子可能会不小心把碗摔碎,但这也是他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东西。如果我们为了维护家长的掌控感,而剥夺了孩子试错机会的话,这个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在父母眼里我就是一个废物”的感觉。他也不可能变得自信,因为他既没有自主地完成过一件事情的经验,也担心父母会责怪他,那么等他长大后遇到一些问题时,他就会选择回避,变得懦弱、畏惧。

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爸妈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


有人曾说,有些爸妈是跟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的,而有些爸妈,恰恰是给孩子制造问题的。比如一个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回到家哭诉,爸妈上来就指责他说:“堂堂男孩子, 你哭什么?为什么他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被欺负,可能是个挫折,而爸妈对待他的态度,却是真正的伤害;而且,是一个难以自愈的伤害。


如果说外来的打击孩子还能慢慢学会应对的话,家庭成员之间造成的伤害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失去“根据地”,未来难以很好应对各种挫折打击。要知道,真能活成苏明玉的概率并不高。

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当爸妈觉得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孩子就会变得依赖和懦弱。


爸妈给孩子传递的世界的样子,会影响孩子对待世界的态度,以及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一些爸妈把孩子保护得非常好,衣服要消毒,食物要再三检验,好像这个世界要三番五次地毒死自己的孩子。还有些爸妈,经常恐吓自己的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吃饭,就要打针;或者你再哭,外面就会有只鬼来把你抓走……这样给孩子传递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是非常危险的。


随之,孩子就学会了两件事情:一,他会更加依赖自的父母;二,他不愿意走入真实的世界,只会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表现加起来,就是懦弱、脆弱、不自信。等孩子长大后,他的自我功能就会比较弱,无法去跟这个世界相处。


第四,爸妈的“打击式教育”,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或否定。


之前一个节目叫《少年说》,里面有个孩子“控诉”自己的妈妈,“总要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从来看不到我的努力”。结果她妈妈说:“如果我不打击你一下,你就会飘了”。对于这种典型的中国式家长思维,我想说的是,家长们与其担心孩子被赞赏以后,会不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是不是更应该想想,如何让孩子进入一个真诚的、真实的世界,一个既没有一味地打击,也没有虚伪的夸赞的世界呢?


总的来说,孩子不自信或者受挫能力弱,很可能是因为他在跟爸妈的互动中感受到自己是无能的,或者是不值得被信任。

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受挫力

成长君给您三个小小的建议:

现在的孩子被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有些事情明明孩子可以去自己完成的,爸妈都要去替代他。比如替他拿书包,长大了还在喂他吃饭,帮他洗澡,甚至有些妈妈看着孩子学走路,下面都已经铺着软垫了,孩子摔跤的时候她还是一把冲上去,问孩子有没有怎么样,这些都是替代太多的表现。其实,孩子受到一些挫折是正常的,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我们不需要过于胆小谨慎地去看待这些问题。

这里指的不仅是语言上的,还有精神以及行为。我们说,所有的受挫能力都是被羞辱打掉的,如果一个孩子遇到挫折后感到很羞耻的话,你会发现他的受挫能力也会直线下降。

其实,受挫能力是越挫越勇的,但首先你得有试错的机会。因此我们尽量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剥夺他试错的机会,而是放手让他去做。在你的支持和鼓励下面,让孩子去尝试各式各样的东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遇到困难,你可以帮助他;如果遇到挫折,你可以鼓励和支持他;如果他做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那么你可以尽情为他鼓掌,看到他的努力。在这个过程里边,孩子就能够培养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不会特别懦弱,他的受挫力也一定会很强,也会非常的自信。

总之,自信是一个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尊重认同肯定,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当孩子觉得被信赖、被赞赏,自然就会成为一个自信的孩子。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下期内容不容错过,请持续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孩子   这个世界   自信心   懦弱   挫折   大人   自信   担心   家长   事情   父母   自我   能力   妈妈   机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