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钱,家长该怎么办?

点击关注,可以观看更多家庭教育知识

大家好,我是成长君,最近我接到了一个无助的父亲打来的电话,咨询说自己5岁的孩子偷钱怎么办?其实,很多家庭在发现“孩子偷钱”这一类原则性错误时,父母都会深恨自己教育失败,对孩子恨铁不成钢。90%的父母都忽略的事情是当发现孩子偷钱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打骂孩子,而是好好教育。但是教育也是需要方法的,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孩子为什么会偷窃

其实,大部分孩子都不是真正的“偷窃”,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叫偷窃。那孩子为什么要偷拿别人东西呢?今天就为大家解开孩子“偷窃”的疑团!



幼儿时期的孩子,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分不清某件物品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们往往喜欢一个玩具就直接拿走了,并不会去考虑这个玩具是属于谁的,我发现了这个玩具,那它就是我的。


建议家长:


1、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观念。帮助孩子区分物品的物权,引导孩子建立“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例如,在家时,父母要跟孩子讲什么是爸爸的,什么是妈妈的,什么是孩子的。在园所及学校,老师也要跟孩子讲什么是园所和学校的,什么是给小朋友自己的,老师也可以通过游戏或区角活动引导孩子,正确培养“物权”概念。


2、明确的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告诉孩子玩具是属于别人的,不经主人允许就拿走它,主人是会伤心的,这样做是不对的。要带着孩子一起当面把物品还给主人,向主人道歉,并鼓励和表扬孩子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


有的孩子偷东西是为了引起大人或者同伴的注意。比如,偷偷拿走妈妈的包,妈妈就不会出门了;偷偷拿钱买东西分给小伙伴,小伙伴就会和自己玩等。


建议您,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出于这种原因偷窃的孩子,想要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关爱。因此家长要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并且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耍,结交朋友。

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不经允许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明知要偷钱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太喜欢,所以控制不住自己,便拿走了。


建议您,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看一些教育短片,或者通过睡前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偷窃是被人厌恶的行为,没有人愿意和偷窃的人交朋友。从别人的经历上吸取教训可能更让孩子记忆深刻。

孩子偷东西,您该怎么办?

孩子偷钱,家长该怎么办?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一个谬论,因为即便孩子小时候期有过“偷拿”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小偷的只是极少部分人。所以,当您发现孩子偷东西,就粗暴的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并处处提防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可能成为孩子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有些爸妈曾说自己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结果孩子反而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说到底,作为父母,不要轻易把孩子这种行为等同于大人的偷窃行为,以免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就更不愿意听爸妈的话了。


这个时候,大人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偷东西或许有自认为非常正当的理由,您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并告诉他怎么样才能得到它。如果爸妈都置之不理,那孩子自然就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取。那“偷钱”的行为,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生活中,我们也要适当的为孩子提供赚零花钱的机会,让孩子明白赚取钱财的艰辛。家长可以让孩子帮一些忙,并支付给他一定报酬,引导孩子学会用劳动获取报酬,并增加孩子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

孩子偷钱,家长该怎么办?


大人想要杜绝孩子偷拿钱的行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把家里的钱放置妥当。同时,不要在孩子面前大手大脚地花钱,以及经常用钱去哄孩子。这对没有工作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过分灌输金钱观念,对孩子的成长不是好事。与其用金钱去捆绑孩子,不如多在情感和心理上关注孩子,以免孩子因为内心孤独而通过“偷”来补偿自己。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偷窃”是暂时性的,孩子拿幼儿园或学校的东西是老师没说清楚,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所以干脆视而不见或袒护孩子。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以后很容易养成偷窃的习惯。


如果是孩子拿了幼儿园的玩具、学校的学具或者别的小朋友东西,老师可以及时和家长联系,通过家园、家校共育,正确引导孩子纠正错误。



最近有一些关于“孩子是否能打骂”的讨论,让大家认识到,任何情况下对孩子都一巴掌不打一句不骂似乎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家长应该认识到,“打骂”是非常规的教育手段,使用要讲究方法和分寸,简单粗暴的体罚往往有害无益。



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反复提起,也不要发现孩子又拿了什么东西,就说“这又是你从哪里偷来的”这种话,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随意将事情告诉别人,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孩子偷钱,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孩子的“偷窃”行为,并不一定是大人所理解的偷窃。“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作为家长,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自己首先要保持理性,然后再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下期内容不容错过,请持续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家长   孩子   有色眼镜   大人   主人   父母   正确   事情   错误   玩具   物品   东西   老师   发现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