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使用算法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合理权益提交审议

对使用算法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合理权益提交审议

网络应用程序使用算法滥用个人信息以及“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将从立法层面解决。

您是否对使用算法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请提交本次会议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是否有针对性修改?

“目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用户画像和算法推荐等新技术和应用程序。它强烈反映了相关产品和服务中信息骚扰以及“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发言人Z铁伟在几天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基于维护广大人民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对使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有针对性的规范。

对使用算法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合理权益提交审议

草案的第三次审查充分赋予个人独立选择是否接受自动化决策的权利,明确规定:通过自动决策方式向个人提供信息推送和商业营销的信息处理者应同时为其个人特征提供不针对性的选项或拒绝。

它规定,大型Internet平台的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有关保护个人信息的平台规则;授权国家网络空间管理局为小额个人信息处理者制定相关规则。

定义自动化决策的概念,是指通过程序自动分析和评估个人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或经济,健康和信用状况等以及进行决策活动。

对使用算法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合理权益提交审议

自动化决策应遵守个人信息处理的一般规则,包括遵循法律,合法性,必要性和诚信原则,明确和最小化目的,公开透明的原则,信息质量原则,责任原则等。

这三个稿子将进一步完善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要求,特别是针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和大数据杀熟的行为。

自动决定,包括用户画像,算法推荐和其他,在充分告知有关个人信息处理事项的前提下获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服务。

该草案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确保自动化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正义,并且不得通过自动决定对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进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对使用算法滥用个人信息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合理权益提交审议

当时,亚马逊认为老用户购买的意愿更强。

他们应同时为其个人特征提供不针对性的选择或拒绝;做出对个人权益重大影响的重大决定,有权说明并有权拒绝仅通过自动决策作出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算法   亚马逊   全国人大常委会   目的   画像   草案   针对性   应用程序   特征   权益   消费者   原则   规则   数据   用户   信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