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常让你感到担忧还是期待?”

“未来常让你感到担忧还是期待?”这是我早上翻日历看到的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还真没有认真想过。通常我们是计划未来,但面对未来是怎么的心情呢?


“未来常让你感到担忧还是期待?”

担忧和期待作为两种情绪,肯定是会时常出现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活动中。如为眼下某些不确定的事而担忧,为了近期某些计划而期待。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参加了一个14天写作计划,所以我每天会有些小担忧,我明天有话题写吗?我能写好吗?但同时我也充满了对自己的期待,我认真的去参与14天写作这件事,我多阅读多练笔,我期待着一个更有趣更丰富一点的自己。

所以,对“14天写作计划”的担忧和期待,变成了我的动力。


但如果我总是担忧总是担忧,不停的担忧,我除了担忧我写什么,能不能写好?我还担忧我写好了过不过审?过审了有没有人看?人家看了会怎么评价我?那我肯定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又或者我对14天的写作计划期待太多太大,我期待我通过14天写作计划成为写作大V,我期待通过14天写作计划就从此走上了写作变现的专业道路,如果我真这么期待,那结果我肯定就要抑郁了。


“未来常让你感到担忧还是期待?”

担忧意思是指发愁,忧虑。如果担忧是指向实质发生的事,如“儿行千里母担忧”,“火宅牵缠,夜去明来,早晚担忧,奈今日茫然”,这些担忧应该属于有意义的担忧。但如果像古代那个杞国人,因总是忧愁天会塌下来,而吃不香睡不好,那就没有必要了。


再来看期待的意思是期望和等待。但是我们又会常说: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所以担忧和期待这两种情绪都是各有其度的。一个在于担忧的事是否真实存在,一个在于期待的值是否合情合理。


所以如果问我,”未来常让你感到担忧还是期待?“ 我的答案是期待。


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个普通小学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再把这部分学生名单交给任课老师,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老师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另外,他还嘱托老师们要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对学生们进行长期观察。8个月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回到该小学,他惊喜地发现,名单上那些学生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都有明显进步,甚至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变。这一实验现象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期望效应”。

原来期待是会有相应效果的。


未来还没来,我们能为未来担忧些什么呢?


未来还没来,我们可以现在设立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去努力,去期待。


“未来常让你感到担忧还是期待?”

“想要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不要还没出门就开始担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哈佛大学   儿行千里母担忧   期待   未来   郑重其事   合情合理   品行   些小   心理学家   情绪   著名   明天   小学   计划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