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悟分享:

中学期间,珍大户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李想。

李想在高考时,顺利考上了一本,但被调剂到了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

珍大户支招说:“你那专业,太小众,以后就业都是问题,要考虑转专业。”

结果李想拒绝说:“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成为业内大佬,就算成功。冷门的行业,或许更容易。”

就这样大学四年,李想愣是没换专业,坚持了下来。

更让珍大户感到诧异的是,毕业以后,李想居然还要出国读研,继续深造。

后来,李想先是留学日本,后留学美国,一路读到博士后。

珍大户越来越不理解李想,两个人很多事情也聊不到一起,也就渐渐淡了联系。

再之后,李想成了联合国特聘专家,妥妥的社会精英,珍大户才深刻地认识到: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

珍大户理解不了李想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认知水平不在同一个层次:

在李想看来,年轻的时候花钱投资自己,以后就会有更多的回报;可在珍大户看来,只有攒钱人生才会有安全感,所以她每天都过得抠抠搜搜。

在李想看来,专业不分冷热门,只要学到最高水平,再冷门的专业也会变得热门;可在珍大户看来,李想的决定太冒险,所以她修了金融和法学两门热门专业。

在李想看来,有些先进的技术在国外,所以他必须出国留学;可在珍大户看来,出国就意味着会错过国内最黄金的时期。

有句话说得极好:“朋友是需要交换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很多朋友关系变淡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距离,也不是因为矛盾,而是认知差距。

所以,珍大户感慨说:

“为什么要以18岁当做成年与未成年的分界线。

因为,似乎18岁之后,是世界观开始形成的年纪。

我们当了十几年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在18岁之后,分歧越来越大。”

认知不同,看到的世界高度不同。

真正好的关系,一定在认知层面,是对等的。

当两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沟通的信息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大佬   联合国   小众   分界线   对等   天壤之别   美国   冷门   大户   认知   水平   热门   关系   朋友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