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1045—1105),洪州分宁(江西九江)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世称“黄山谷”。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出身世代诗书之家,家族中进士绵延不绝,前后达数十位。黄庭坚从小读书,学问非常广博,他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

苏轼是天赋高才,汪洋恣肆,不知其端;黄庭坚的学问胜于苏轼,他重视文字典故,讲求章法技巧,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法,追随的人很多。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形成了“江西诗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黄庭坚和苏轼的命运也差不多,一生中不断被贬谪,他的态度也和苏轼一样,豁达乐观,积极对待。用他后裔的话说:“我祖精神,志向不弃;顺也努力,逆也努力。”

黄庭坚和苏轼并称“苏黄”,两个人志趣相合,都是诗词书画加禅宗,样样精通。在那样的一个文人倍出、星光灿烂的时代,没有黄庭坚,苏轼难免会显得寂寞;没有苏轼,黄庭坚也会觉得光华黯淡。两个人相辅相成,相互应和,构建了那个时代最璀璨的华章。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是黄庭坚主政泰和(今属江西)期间所作。

公元1080年,黄庭坚从朝廷国子监教授职位上,转到泰和。这时候的黄庭坚,刚刚因为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罚了二十斤黄铜。不知道这一次的任命,和这件案子有没有关联。

这一年的黄庭坚36岁,他带领家小赴任,“又持三十口,去作江南梦”。到了泰和之后,黄庭坚用“平易之术”,即黄老宽简之道治理泰和,其他县都争着上缴盐税,黄庭坚独独不肯这样,所以上级官吏不喜欢,百姓却十分拥戴。

“快阁”在县治东面澄江(赣江)上,视野广远、景物清华,登上“快阁”一览江山远秀,唤起了诗人心中之思。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晋代玄学家崇尚“任性”,让心灵自适,认为做公务是“痴”。黄庭坚这里用典,称自己为“痴儿”。做完公务,登临“快阁”,一人独在夕阳之下,如影画像,自然而出。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是写“眼前景”,白水明月,落木千山,秋天的清明加萧瑟,黄昏的水色和天光,构建一个寥远清旷的境界。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朱弦”是用练丝制作的琴弦,卓文君《诀别书》有“朱弦断,明镜缺……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句,这里比喻“知音断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为青白眼”,遇到器重的人,用“青眼”。这里表示只爱美酒。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列子》讲,海上有个喜欢鸥鸟的人,每天和鸥鸟玩耍,群鸟也不避他。一日他有捕鸟之心,群鸟在天上飞舞不肯接近他。李白有“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之句,“与白鸥盟”表示无利禄之心。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有放弃功名,归隐江湖的志向。

《登快阁》多处用典,诗表现出来的风格,却不是“深奥博雅”,而是明快自然。这与黄庭坚崇尚“自然”的诗学追求有关。

黄庭坚早年诗学习魏晋,崇尚“自然”。他欣赏陶渊明,也常以“魏晋人语”入诗,在《与王观复书》中说:

“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

这些对于“自然”的崇尚,让他的诗歌中即使用典,也表现出明快流畅的特点。

清代诗学家姚鼐认为黄庭坚“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正是赞美黄庭坚能把李白歌诗中畅快淋漓的表达,用之于律诗之中,这是黄庭坚对诗语锻造熔铸的结果。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东西,游览各处。晚晴,傍晚晴朗的天色。澄江,赣江。青眼,对人器重。

心痴做完公家事,登临快阁看晚晴。落叶千山天旷远,赣江如练月更明。

琴弦已为知音断,惟有美酒能动容。只愿归船弄长笛,江湖追随白鸥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澄江   赣江   黄庭坚   泰和   鸥鸟   青眼   律诗   诗学   公家   长笛   江西   美酒   山谷   远大   学问   分明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