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累了,自然就睡了?信了你就上当了

自从有孩子之后,感觉自己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的,手机调静音,电视不敢开,放个屁都要控制音量,就怕吵醒一旁睡觉的宝宝。

其实,关于宝宝睡觉这件事,没有那么复杂,很多时候是家长陷入一些误区。下面家家月嫂带你看看宝宝睡眠常见的10个问题,让你告别宝宝睡眠烦恼。


孩子玩累了,自然就睡了?信了你就上当了


1.宝宝白天睡觉是否要拉窗帘,保持安静?

一般来说,昏暗的环境更易促使睡意产生,并帮助宝宝保持睡眠的状态。


白天宝宝小睡时,可以拉上窗帘,但不需要全遮光,昏暗即可。通过改变环境光线变化,屏蔽外界环境刺激,给宝宝睡眠暗示。


家人们也不必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正常的生活噪音不需要刻意避免。


当小睡结束之前的 15~20 分钟,可以把窗帘打开,帮助宝宝自然醒来。


2.宝宝晚上睡觉是否要开小夜灯?

很多家长在宝宝睡觉时都习惯开一盏小夜灯,甚至有些爸妈为了照顾怕黑的宝宝,还会直接开大灯。这个方法却会在无形中伤害到宝宝的健康。


大多数宝宝随着月龄增长,3个月左右慢慢的开始接受昼夜的变化。


如果家里夜晚一直开着夜灯,室内的光亮可能会使宝宝分不清楚昼夜,从而出现夜里不睡,白天睡不醒昼夜颠倒的情况,不利于睡眠习惯的养成。


而且开灯睡觉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增加孩子患近视的几率。


家家月嫂建议家长夜里的时候尽量不要开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开小夜灯或者其他房间的光亮来照顾宝宝,当宝宝睡觉时就要把灯给关上,培养孩子关灯睡觉的习惯。


夜晚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开电视、放音乐等其它活动。


孩子玩累了,自然就睡了?信了你就上当了


3.宝宝玩累了就会睡觉?

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多时候经过高强度的劳累之后,确实会需要通过睡眠来让身体的得到一个恢复。


但是宝宝和我们不一样,如果在睡觉前疯玩,会让宝宝长期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会错过正常的入睡时间。同时,在过度疲劳的时候,宝宝会出现焦虑、烦躁、甚至不停的哭闹,此时,日常的哄睡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


而且,在这种焦虑、烦躁的状态下入睡之后,宝宝的睡眠并不会很深,相反,大脑皮层仍然比较活跃、处在浅睡眠的宝宝随时可能因为一点点风吹草动所惊醒。

重点是这种玩到极度疲劳再入睡的方式,会破坏宝宝正常的作息节律,完全不利于规律睡眠的养成。


因此,家长要避免宝宝玩得太累,随时发现宝宝疲累的信号,及时让宝宝睡觉。


如果宝宝到了睡觉的时间却没有入睡表现,家长就要考虑是不是精神兴奋或环境嘈杂对其产生影响。


有时候宝宝不睡觉并不是不困,而是没有一个想要入睡的环境。


4.宝宝夜醒马上抱起来?

宝宝在睡眠周期交替时,会有一个短暂的半清醒期,并非真正醒来。浅睡眠时,宝宝可能因为一些轻微的声音哭两下,或晃动肢体。


家长这时候先观察,看孩子是否真的醒来,然后排查原因,如果哭闹没有停止,发现孩子真正需要喂奶或安抚时,再做也不迟。


如果宝宝刚出现要醒的迹象,家长马上抱起,实际上是扰乱宝宝正常睡眠。


5.宝宝睡觉一惊一乍是吓倒了?

小婴儿从妈妈的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对于外界的温度、湿度以及各种声音等都会让宝宝不适应,就容易出现惊跳反射。


通常表现为在入睡后局部的肌肉会有抽动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头会轻轻颤动,或是受到轻微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


惊跳反射不受深浅睡眠影响,一般发生在3月龄内的小宝宝身上,大概在3~5个月内消失。


孩子玩累了,自然就睡了?信了你就上当了


6.宝宝经常夜醒、睡不安稳是缺钙吗?

一般来说。宝宝夜醒和环境变化或自身身体生长有关系。


但有些医生却将宝宝夜醒、睡不安稳归结为缺钙,这是不太对的,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的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


而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是400IU/d,国内观点认为,母乳喂养的宝宝VD至少补充到2岁;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时间可以更长,应该贯穿至整个青少年时期。


7.家长抱着才能睡?

这可能是家长平时每次给宝宝哄睡都是放在怀里抱着,从而养成了哄睡的习惯。


要想避免宝宝养成怀抱入睡的习惯,家长需在宝宝稍有睡意时营造好的睡眠环境,放在床上哄睡。抱着宝宝睡一会儿后,手臂慢慢抽出来,抽手臂的时候轻轻将宝宝头部稍稍抬起,同时另一只手轻拍宝宝脊背安抚。


如果抽出手臂后宝宝手脚乱舞,似乎要哭闹着醒来的样子,继续用手轻抚宝宝背部进行安抚。最好在宝宝身边再躺一会儿,看宝宝已经进入深睡眠状态之后(呼吸平稳,手脚也不再乱动,眼珠也不会转来转去),再离开。


8.宝宝白天睡多了晚上会睡不着?

不会。睡眠是会促进睡眠的,睡得越多,入睡越容易。对于小婴儿,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不睡,但大部分情况不是因为睡太多。


越是睡得少的婴儿,越容易因为缺觉导致神经紧张兴奋,无法安睡,入睡后很快醒来。


白天睡得少,夜里反而安睡的情况也有,但比例少一些。随着年龄增加,白天和晚上的睡眠会逐渐此消彼长,但这个转折点要到 9 月~1 岁才会逐渐显现。


出生头几个月,婴儿所需要的睡眠量甚至可能高达成人两倍之多,所以很多人直觉上容易误以为婴儿睡得太多。目前很多的大样本调研结果均显示,婴儿睡眠量普遍偏少,所谓睡太多的情况对大多数宝宝来说并不存在。


孩子玩累了,自然就睡了?信了你就上当了


9.宝宝含乳头入睡成习惯戒不掉?

刚出生的宝宝在吃奶时睡觉,很容易使乳汁误吸入气管和形成不良吸吮习惯。如果是正在长牙的宝宝含着奶头睡觉,奶汁很容易在口腔里发酵,腐蚀牙齿,形成蛀牙。


几个月的宝宝吃几口睡着了的事经常发生,这时妈妈可以用手轻轻揉揉宝宝的耳朵,让宝宝继续吃,直到吃饱,如果宝宝受到骚扰也不醒,就先安顿宝宝睡下,当宝宝醒了有吃奶要求时再喂。同时妈妈要掌握宝宝的睡眠规律,不要在宝宝想睡时喂奶。


逐渐减少依赖,缩短含乳头入睡的时间;尝试轻吻、轻拍、音乐等哄睡方法,代替含乳头入睡。


10.宝宝趴着睡更好?

趴睡的宝宝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这是因为小宝宝自己不会翻身,也不会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容易使口鼻阻塞而窒息缺氧。


新生宝宝正确的睡姿应是仰睡。美国儿科协会也建议,1岁内健康的宝宝应尽量仰卧(背部平躺),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关注【家家月嫂】,你想了解的孕期知识、产后护理、育儿成长、月子护理(找月嫂、育婴师、催乳师)、产后护理等,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让你和宝宝更舒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月龄   孩子   乳头   昼夜   手臂   窗帘   睡眠   婴儿   白天   家长   习惯   自然   情况   宝宝   环境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