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钱惟演是吴越王钱俶的第十四子,太平兴国三年(978)随父降宋,就在宋朝做官,居家洛阳。

同是亡国入宋,钱惟演和始终不忘故国的李煜,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政治路线。钱惟演却一心一意,想在大宋朝廷上谋个高位。他趋炎附势,八面玲珑,多写歌功颂德的文章献于朝廷以邀恩宠,还以联姻手段联袂皇室,为时论所鄙薄。

所以最早的时候,钱惟演的名声,并不太好。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从南边朝廷入宋的三个王,都很快死于非命。钱惟演这样行事,背后也有他的恐惧和动机,不能简单以“邀宠”而论。

钱惟演非常喜欢奖掖后进。在洛阳担任使相时,欧阳修是他下属。钱惟演提携照顾,一起唱和。

一次欧阳修等人登嵩山游玩,天降大雪。钱惟演派人送厨师和歌伎,安排他们饮宴,说:“不必急着回去,安心欣赏雪景。”钱惟演晚年因“擅议宗庙之罪”贬谪汉东(今湖北随州),欧阳修等人为他送行,知遇之情毕生不忘。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玉楼春》是钱惟演晚年被贬汉东的人生失意之作。《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记载:钱惟演晚年却谪居汉东,眼看行将老死他乡,心情自然是悲凉无限,所撰《玉楼春》词极其凄婉。每逢酒后自歌此曲,往往泪下。

他家中有一个歌姬惊鸿,曾服侍他的父亲吴越王钱俶,这时已是白发苍苍之年,听了这不胜哀伤的歌词,说道:

“先王将薨逝的时候,预先为自己制作了挽歌《木兰花》,辞意与这首词很相似,难道如今相公也将要死亡了吗?”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城上远眺的人看风光,因为惆怅而倍觉感伤;而婉转的莺语却表现得那么喧闹而欢乐令人嫉妒,所以说“莺语乱”;

而城下烟波浩渺的波浪却在春天的潮汛里激发出新春的力量。大自然这么美好,而观景的人却人到暮年,陷入悲伤,这里以乐景写忧,更助悲凉。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意思是:自然界美好景物年年岁岁都会重生,而岁岁年年观景的人,却“泪眼愁肠”,好景不再。

这两句,将眼前景物与心中情感交融一体,景语也是情语,情语也是景语,使情景融合,更增加了表情的效果。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诗歌后面四句是主观抒情:“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情怀渐变”,说的是人的心态转变,由壮志绸缪、带着激昂功业理想的壮年人心态,转向衰残凋零、万事无求的晚年心态。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这是一个新旧年岁心态的比较,过去为了身体的缘故警戒自己少喝酒,时至今日,一杯接一杯,早已不在乎身体,只剩下潦倒的心绪。

这是一种凄凉哀婉之音,写出了暮年失意的悲哀,和人生即将落幕的凄凉。是一个即将老去的生命,对于世界发出的最后的嗟叹。

不久,钱惟演果然死于随州。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鸾鉴:鸾镜,妆镜。朱颜:年轻红润的容颜。芳樽:精致的酒器,代指美酒。

莺声乱啼风光乱,烟云渺茫波拍岸。绿杨芳草年年生,泪眼望春愁肠断。

情怀不觉变衰残,镜中白发代红颜。当年多病厌美酒,如今惟恐酒杯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愁肠   泪眼   随州   莺语   昔年   洛阳   暮年   城下   烟波   朝廷   美酒   晚年   情怀   心态   风光   杨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