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进入朝堂的开篇,很美很顺利。这样好的开头,似乎预示苏轼会有一个顺达昌盛的前程,可是,昙花一现而已。

苏轼不久因母丧回四川治丧,三年期满不久,妻子死去;第二年,父亲死去。等苏轼为父亲服丧三年结束,重新回到朝廷时,欣赏自己的欧阳修已经离去,遇上了王安石变法。

苏轼上书论新法得失,忤怒王安石。意识到朝廷风云可能波及自身,苏轼主动辞京,担任杭州通判,这一年,苏轼三十六岁。

苏轼在杭州近四年,写了很多杭州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最为脍炙人口。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晴后又雨的西湖,呈现出来的迷濛天气。湖上饮酒的苏轼,此时的心情还不错。刚刚经历仕途的挫折,从京师来到杭州,苏轼自认为这种困境并非人生常态,在他心目里,做杭州通判,无非是白居易谪居江州司马,宦海常有之事,所以心情也悠然自得。

他自言“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显然把这种人生经历,当作“吏隐”,以“闲暇”的官职当作“隐居山林”罢了。眼前的西湖美景,让他更觉出“山林之趣”,“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可以反映出他的心态的平和恬淡。

有了这种诗意的心态,他看山看水看西湖,都是旖旎多姿的。尤其是初晴后雨,烟雨江南的模样,以空濛的姿态呈现眼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水波荡漾的西湖遇上晴明,正是可爱;转而烟雨迷茫遮蔽山色,也另有一番奇美生动之处。

这两句诗写出西湖天气的多变,然不管晴雨,都有一种情致,一种姿态,令人喜爱。诗人抓住了“水光”、“山色”,用这种朦胧的景物写西湖的美幻,正好取到了西湖景致的真谛。

如何描摹西湖这种独特的美丽呢?诗人以物喻人,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有多美,西湖就有多美,而不论阴晴,不论浓淡,都别有绰约美丽的风致。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笔触之妙,在于“才大气高”,“气高”才能磊落,“才大”而能奔跃。而这首诗简洁明了,似乎并没有“才气”着力之处。刘勰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一切图景在脑海里都是活灵活现,幻化无穷,可是落在言语之中却很难描摹。

苏轼的诗才,不拘常法,也没有定法,却能自由挥洒,将眼前景物脱去羁绊勾勒出来,正是汩汩涌泉“不择地而出”的“无思之思”,最能接近景物的“真态”,写出西湖的“神韵”。

清学者王文诰赞它在所有写西湖的诗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liàn yàn):水波荡漾。空濛:烟雨迷茫的样子。

水光映波晴天好,烟雨山色景也佳。若把西湖比西施,淡妆浓抹都堪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淡妆浓抹   西湖   相宜   水光   西施   山色   水波   杭州   朝廷   山林   景物   烟雨   诗人   姿态   眼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