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的你,是否陷入了以下几个心理学效应

萧翛/作者


1

人生啊,总要有一次奋不顾身,去看偶像站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

伴随着网络和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人受到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这份喜爱和追捧,在不正确的引导之下却有可能变成盲目的追随:

顶流明星吴亦凡被刑拘的新闻一出,让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吴亦凡都美竹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却仍有粉丝坚定不移地支持哥哥,“随便讲,不脱粉。”

郑爽代孕事件实锤,却仍有粉丝举起“维护女权”的大旗放言愿陪伴偶像一直坚持到底,等待春暖花开......

明星道德问题事件频出,广大网友强烈要求肃清娱乐圈,那么除了等待社会的规范,最重要的还有对追星的自我的心态的调整,那就先从学习追星的心理学效应开始吧!


追星的你,是否陷入了以下几个心理学效应


2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当人们对每个对象有了一定的好或坏的定论,在以后的相处中就容易出现不太客观的评价与认识。

这种心理学效应在粉丝追星中尤为明显。

面对在舞台上或荧幕中充分展现自我能力与个性的明星,粉丝很容易产生一种崇拜和向往之心,遥远的距离让粉丝觉得偶像处在上等的地位,宛如头顶光环的王者,殊不知正是这散发着光晕的光环容易模糊了人的视线。

在追星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是看到了明星的优秀之处,或是能力尚佳,或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令人动容……

但作为一名理智的追星者,应当时刻警醒自己,我们所看到的,从来都不是完整的他们,切莫让光晕混淆了你心底的判断与底线。

聚光灯下的他们努力绽放出自己最美好耀眼的一面,但我们所能看到的,永远都只是他们愿意让我们看到的一面,他或许也有不尽人意的一面,甚至会有恶劣不堪的一面,但人之常情我们可以包容,破坏道德底线的就要坚决抵制。


追星的你,是否陷入了以下几个心理学效应


3

羊群效应


羊群中经常会有一只领头羊带领着大家前进,而其他的羊就是它忠实的“追随者”,但我们常常并不认同盲目的追随者,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指随大流,盲目跟风。

在追星圈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群“流动人口”,当某部电视剧大火,他们粉上了其中备受追捧的主角,而当过一段时间又会有新的影视剧崭露头角,这些人也会再一次随着热火的网络去追新的明星。

可是当下引领追星潮流的那只领头羊并不一定就是方向正确的领头羊,他也可能只是在背后操纵流量的资本。

我们追星不应只是为了跟上大众潮流,而应当追寻谦逊高尚的品质、优秀的能力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当你坚守住了自己的初衷,你就会成为一只领头羊。


追星的你,是否陷入了以下几个心理学效应


4

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是指一旦人们对自己贴上了一个固定化的标签之后,就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标签去行事。

最常见的情况比如当人们把自己与星座学中的相应特点对上号后,就会不自觉地根据该星座的特点去塑造自己的性格与行事方式。

而在追星中亦是如此,当人们只是简单的对一个明星稍有好感但并不觉得自己是粉丝时,仍然能够理智地判断该明星相关事件的对错,若是觉得与自己所期盼的不符合也能立刻抽身而去。

然而一旦人们在自己身上贴了某某明星粉丝的标签之后,就会下意识地维护该明星,遇到相关的网络新闻也会偏向信任自己崇拜的明星;

而坚信自己是“铁粉”的人们则更有甚者,他们甚至会把信任明星和维护明星利益当作自己的责任,哪怕自己的偶像真的犯了错误,他也愿意主动为其找借口认为是情有可原。

所以在追星时,也要记得不要立马给自己贴上粉丝的标签,首先也要以一个“路人”的身份客观地看待明星,辨明是非也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慎重地成为一名粉丝。


追星的你,是否陷入了以下几个心理学效应


5

曝光效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就是认为熟悉的东西总是要比同类的其他东西要好一些的,这就是曝光效应。

于是许多品牌商们纷纷加大宣传力度,广告应接不暇,这都是为了提高商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曝光度,一方面加深产品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一方面也提升了人们对它的好感度。

而明星总是热衷于上头条、上热搜亦是如此。

甚至娱乐圈中也有戏言,“黑红也是红呀,先提高知名度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也应当谨记,并不是只有登上热搜的明星才是值得我们追逐的对象,要坚守我们对于明星的标准与原则,就算是小小的十八线明星,也有优秀的存在。


追星的你,是否陷入了以下几个心理学效应


6

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效应是指人们更愿意去帮助自己曾经帮助过的对象。

这种心理学效应在追星圈中也常常有所体现。

比如在网络上帮助自己偶像进行比赛竞争而做的各种投票、超话打卡、购买周边等等行为,都是使得这些粉丝更愿意在下一次继续帮助自己的偶像,甚至因某些原因而脱粉的人们也很少会对自己曾经的偶像做出诋毁等行为。

这也有点像“沉没成本”的概念,因此在这一点上,追星的人们也要记住不能为了上一次自己的付出而在以后也愿意无条件付出,追星应当理智,也应当及时止损。(注释: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已经付出的且轻易不可收回的成本,实际上与本次决策并无关系,但却容易引导人们继续付出。)


追星的你,是否陷入了以下几个心理学效应


7

有人追星是为了满足自己心底还未实现的心愿,有人追星是为了寻求一个带领自己前进的信仰,也有人追星只是为了丰富生活,但无论为何,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始终坚守住自己的本心和底线。

想了解更多心理学效应,请跟随链接移步~

「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富兰克林   光晕   心理学   效应   追随者   羊群   光环   底线   盲目   理智   偶像   粉丝   事件   标签   明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