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遭哄抢: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从这几点做起


01

前些天,全国优衣库惊现众人哄抢T恤的场面。为抢购一款优衣库与KAWS最后一次联名发布的T恤,许多人争先恐后在商场挤破了头,多地门店甚至出现“钻卷闸门、扒模特样衣”的现象。

优衣库遭哄抢: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从这几点做起

优衣库哄抢

除一部分KAWS死忠粉外,不少人是出于99元一件的亲民价格而跟风抢购的。更有甚者,看到众人哄抢的场面后,误以为T恤不要钱,抓起两件衣服,就堂而皇之地跑掉。

优衣库遭哄抢: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从这几点做起

无独有偶,前阵子星巴克的“猫爪杯”也曾一度在国内掀起一股狂热的抢购风潮,同样有人在争抢过程中,不惜在店里对他人大打出手——仅仅是为了能在成功拿到杯子后,向众人炫耀。

看着荒谬的场景轮番上演,我不禁纳闷:为何有这么多人竟然如此轻易就被商家的营销噱头蛊惑,为一点可笑的身外之物竞相折腰?为何在这些人眼中,自己的体面竟如此廉价?

相信每个家长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像这样参与到类似的抢购事件当中,体面尽失。那么,要如何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呢?


02 不攀比,不炫耀

南美洲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小鸟,虽然体长不过五六厘米,建造的巢穴却比自己的身体大几倍甚至是十几倍,一眼看过去,它们那一个个巨大的巢穴架在树上,场面十分壮观。这种鸟叫翠波鸟,虽然它们有一身美丽的羽毛,但由于每天都在忙碌地筑巢,显得很是无精打采。

一位叫莱奥托的动物爱好者为了弄明白为什么翠波鸟要把巢建得那么大,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笼子并捉来一只翠波鸟来,想要观察它的筑巢过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翠波鸟被抓进去以后,只建了个刚好能容下自己身体大小的巢,就停工了。

优衣库遭哄抢: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从这几点做起

这引起了莱奥托极大的兴趣,于是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进笼子。这时,第二只翠波鸟没过多久便开始大力筑巢,而原本停止建造的第一只鸟儿也开始疯狂扩建,于是两个巢穴都越建越大。

几天后,两只鸟明显疲惫不堪,放慢了建造速度。又过了几天,原先放进去的第一只竟死了,而且在它死后,另外一只立刻停止了筑巢。

莱奥托又捉来第三只翠波鸟放进笼子。结果和前面的情形一样:新进来的鸟会大力建巢,原先的那只也会重新开始疯狂扩建——结果依旧是当其中一只疲惫不堪地死去后,另一只才停建。

经过一番深思,莱奥托终于明白,令翠波鸟忙碌不停的根本原因,是攀比。这种鸟攀比心太强,容不得别的鸟巢穴比自己的大,一旦发现周围有别的鸟在筑巢,就一定要不停扩建,哪怕把自己累死……

由此可见,攀比和炫耀心理害人不浅,它会让我们失去内心的平静,打乱自己原本的生活步调。如果一个人炫耀心理太重,就会像翠波鸟一样,沦为攀比心的奴隶,一生被其所累,失去自身的安宁。

因此,只有从小让孩子养成不攀比、不炫耀的性格,才能让他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有助于让孩子收获真正的成长。否则,总是把自身精力耗费在与他人无意义的比较上,必将让孩子迷失自我。

而一个自我迷失、能轻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和操控的人,是不可能活得体面的。


03 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

相传王戎七岁时,有天同村里的孩子跑到村外玩,不知不觉走到了离村子很远的地方。由于又累又渴,孩子们便想找些野果子吃。但王戎认为那里不可能有好吃的果子,于是劝大家赶紧回去。可是,没人理会他,孩子们还是不停向前走,直到发现一棵长满鲜润果子的李子树。

孩子们马上欢呼起来,等不及便跑到李子树下,动作快的甚至眨眼间就爬了上去。王戎却在后面慢慢走着,并不打算过去采摘。

孩子们兴奋地招呼王戎,让他赶紧过去,王戎却摇摇头表示拒绝,说:“这树上结的果子不好吃,也许全是苦的”。

果不其然,孩子们尝了手中的李子后,纷纷吐了出来——那树上的李子的确都是苦的。于是他们连声问道:“你以前吃过吗?你怎么知道这李子是苦的呢?”

王戎说:“你们想想,这李子树就长在路旁,每天来往的行人那么多,如果树上结的李子不苦,不是早该被人摘光了吗?”听完,孩子们心服口服,沮丧地把李子全扔了。

比起其他孩子,王戎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根据生活常识来推理,始终保持独立思考。这份机智,让他后来成为了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画家陈丹青说,他内心中的体面,是更应该崇尚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有不随大流的态度,时刻保持灵魂的自由与干净。

只有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时刻保持清醒,才能让他在生活中克服从众心理,始终保持不盲从的体面姿态。


04 培养孩子的公德心

5月8日,北京五棵松某书店有一男孩在书店里上外教课,连续大声地朗读英语。怕他影响别人看书,工作人员便善意前去提醒,小孩却对着工作人员骂道:“他们看什么书啊?他们有什么书可看的?你哪只眼睛看到他们都在看书?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投诉你?我来这儿这么多次了,你凭什么管我?”

优衣库遭哄抢: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从这几点做起

看到这一幕,网友“怒”了,纷纷表示:这样的态度,读再多书有什么用?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君子为人处世的准则。一个体面的人,不会在公共场合肆意破坏环境秩序,更不会对前来劝阻的工作人员出言不逊。

家长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公德心,让孩子学会遵守公共秩序、懂得体谅他人,而不是成为人人反感的“熊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真正有风度的体面之人。


05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

之前有一期录制《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孩子们在村里做任务,需要到村民家中讨要蔬菜。几个孩子从一个爷爷家拿到蔬菜后,别人都离开了,王诗龄却特地拉着老人家的手,说了好几遍“爷爷,你在家里(要)好好(的)啊”,表示了对老爷爷的感谢和关心。

优衣库遭哄抢: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从这几点做起

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欢,大家纷纷表示被一个小小的孩子圈粉了。

后来,王诗龄的妈妈李湘表示,她从来没特地教孩子对别人说这句话,回想起来,应该是每次出门临走前自己都习惯叮嘱说“你一个人在家好好的啊”,孩子耳濡目染,所以学会了像这样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相比李湘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了体贴待人,那位在书店吵闹的孩子的家长似乎就没有注意在言行中给孩子树立榜样。事发当时,那位家长只是简单说了句“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搭理他,你忙你的”,却并没有向工作人员道歉。

优衣库遭哄抢:教会孩子做个体面的人,从这几点做起

显然,是家长的姑息放任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自私作风。倘若这位家长重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就不会仅仅用“他还是个孩子”来试图为孩子开脱,而是马上向工作人员表达歉意、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不对了。

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一个孩子的品行,应该从小培养。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体面的人,就要教会孩子从小不攀比、不盲从、注重公德、体谅他人。而这需要每个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榜样。

但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体面的人,如此一来,就不会再有人出于攀比心、为了跟风追求所谓的爆款而不惜对别人大打出手,让自己洋相百出了。

但愿当孩子们长大以后,不会再看到那样荒谬的场景。


作者:老顽童,一个内心朋克的自由撰稿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中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体面   放进   孩子   以身作则   巢穴   李子   大打出手   笼子   果子   树上   教会   场面   工作人员   家长   书店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