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耐心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同事儿子上一年级一年,孩子他爸因为辅导作业,摔坏了俩手机和十多个水杯。

明明是亲生的娃,智商却像捡来的!不能怨天怨地,只能怨自己基因遗传的走向太离奇。

打孩子?心会疼。拍桌子?会骨折。

没耐心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你是不是也经常对孩子失去耐心呢?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保持耐心,对于每位父母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谁都想做很有风度、很有涵养的父母。但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一、缺少耐心的父母打击孩子的自信

电视剧《小欢喜》里,有句台词道出了父母的焦虑:“进不了前一百,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

心里太希望孩子现在能学好、将来能有所作为了,于是难免操之过急,少了应有的耐心,多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情怀,以至于有时对孩子说出的话言不由己,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自信和追求上进的动力。

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就无法和孩子建立足够的爱和信任,如果我们和孩子没有足够的爱和信任,那我们给孩子做的规矩就会失败,我们的教育也会失败。

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在孩子遇到学习问题时缺少耐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

没耐心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刚刚上小学的孩子莹莹,是一个非常可爱、乖巧、温柔的小女孩,刚上一年级时,由于不适应学校教育,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校没有及时沟通,家长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造成孩子越来越孤独和沉默,导致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全班倒数。

莹莹妈妈对她失望,拎起莹莹又打又数落,经常出现打骂现象,造成莹莹内心缺乏自信,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字迹潦草不认真听讲,还经常被老师罚站。

由于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自信心也因此受到打击,莹莹心里便开始对学校和老师有几分恐惧和厌烦,下课也不愿主动和同学玩,原本快乐、可爱、甜美的小女孩变得越来越孤独和沉默。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莹莹的老师或妈妈能多一些耐心,了解一下莹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和作业常出错的原因,多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她一步步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莹莹的学习状况就可以早点得到改善,幼小的心灵也就不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了。

父母能真正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时光真的很有限,父母如果一味追求孩子成功,不能耐心地理解、支持、包容和引导孩子,失去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享受的天伦之乐,这样即使孩子将来很出色,这段难得的共处时光对家庭的每个成员来讲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一时的威严和怒火,对教育毫无意义,父母的低声教育更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父母越耐心,孩子越自信

出生于中国一个富裕家庭的张鑫,父母因忙于生意,在他出生后忽略了对他的照料与关心,导致他小时候言语很少,不能和小伙伴们正常玩耍。

4岁的时候患上自闭症,父母这时才意识到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的重要性,他们鼓励儿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多参加各种锻炼。

每逢有商务宴席,父母也带着他一起参加,提供机会让他去向长辈问好,让他去展现自己。然而这对一个害羞自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件困难的事。

为此父亲告诫他说:“儿子,这个社会更喜欢外向开朗的人,要适应这个社会,你需要改变!”父亲这句话推动了张鑫人生的改变。

读书时期,又经历家庭破产变故,张鑫在坎坷中不断成长,一路上父母时时引导,让他最终将留学经验转化为工作动力,办起了一所帮助中国孩子赴美留学的美学公司。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就只好用一生的时间去耐心面对失败。”教子之路也如此。

13岁洛阳女孩闪耀《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在其母亲因势利导的耐心教育下,初露锋芒。邓雅文的爸爸常年在外地跑业务,照料和教育女儿的担子全部落在妈妈一个人的身上。

没耐心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女儿幼时爱哭,妈妈发现女儿一吟诵古诗就不哭了,让万静慧深受启发,她搜集了不少节奏明快、适合吟诵的古诗词,每天反复朗诵。

在妈妈的启蒙中,小雅文学会了走路,万静慧买来多张古诗词朗读光碟,每天定时放几首。1岁多时,她就会背十几首古诗了。

小学时,小雅文爱睡懒觉。为了吸引女儿早起,妈妈精心设计古诗风景画爱心早餐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树、灯笼、佳人等是这首诗要表达的意象。

万静慧用巧克力酱做成了树干,用火龙果做成树下佳人的披风,灯笼杆则是用土司片来充当,那轮圆月用的是水煮鸡蛋。顺利解决孩子懒床不起的毛病。

后来,万静慧独自带领孩子去游览名山古川。鼓励女儿参加各种比赛,最终走向央视舞台。

全程陪护,智慧辅导是万静慧教育的核心思想,从小雅文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有耐心的父母,将是孩子一生的福气。家长有多耐心,孩子就有多开挂。

三、父母应该如何有耐心的对待孩子?

1.做耐心父母要善于表达爱与亲情。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存在是否善于表达的区别。亲子关系是青少年所遇到的最早的人际关系,是最稳定且影响深远的关系,所以能感受到父母支持的青少年会成长得更加健康、快乐、能力也会更强。

孩子在内心还是希望在人生重大问题上可以得到来自父母的指导和建议,所以,父母要在语言和行为上表达对孩子的爱,并让他们能够感知到。

2.重新与孩子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譬如遇到孩子有些不良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冷静处理,不要气昏了头。要以体贴、谅解的语气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觉,巧妙地使用沉默与倾听,领略孩子谈话的要点或弦外之音。

美国教育家简 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有一个很棒的教育方法——家庭会议,家庭中每成员要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聚集在一起,铺上好看的桌布,插上鲜花,摆上水果及茶水,正式地开一个家庭会议。

由于父母的态度诚恳及友善,孩子会毫无保留的宣泄内心的情感,通过聆听、对话的方式,父母逐渐引导孩子重新思考问题的核心,共同搜索一个解决的办法。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心境,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出现问题后才能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我们家每周都进行这样的会议,将近20多次的会议后,我们和儿子不仅加强了亲密度,还给孩子提供幸福感、自信心、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3.制定切合实际的期望。

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瑞士人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长生动地比喻为一棵树的生长:心理就像树根一样,虽然看不见,但是却非常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关系着一棵树的高大强壮,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发展。

父母的期望可以化作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但切记,过高的期望会成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在我国目前的应试学习环境里,孩子们本身压力就非常大,作为父母要尽量去体贴他们,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别给孩子太高的期望,更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孩子的未来。

家长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越是没有耐心的父母,越教不出优秀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的耐心,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家长是孩子前行路上的灯塔,要记得时刻点亮自己的内心,照耀孩子的未来。

作者:振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耐心   父母   孩子   古诗   自尊心   小雅   自信   内心   儿子   家长   女儿   妈妈   优秀   老师   会议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