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IQ、EQ、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IQ(20%)+EQ和AQ(总共占80%)。

也因此,许多教育机构都在提倡挫折教育。但是很多人都简单地把挫折教育归纳为让孩子多吃苦,多受挫。

我开始意识到孩子逆商这个问题,是在我家孩子四五岁时,在幼儿园活动中跟小朋友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每次她动作慢抢不到,就要哭一场,开始我也难免生气,“哭什么,抢不上接着玩下一轮呗。”

后来我发现越说她,她哭的越厉害,基本上这时候所有人都尴尬的看着我们,也就什么都玩不成了。

爸爸每次都说,“这个游戏我也不喜欢,不玩就算了。”

游戏可以不玩,但是失败受挫了就放弃,这种挫折可培养不了逆商。

傅园慧输了比赛,无奈地说,“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失败,永远不要放弃就好。”

有些网友认为她说话太消极,可是人生大部分是失败有时候确实是人生的真相。

如果遇到失败、挫折等逆境总是轻易就放弃了,也许很难好好地过完这一生。

由于趋利避害的天性使然,很多人在不能坦然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都会选择退缩。

小时候参加知识竞赛,抢答的时候总抢不上,败的一塌糊涂,赛后还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起哄嘲笑。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不知道如何面对的我,只知道低着头哭,为了避免再遭遇这种失败,从此再也不参加这种类型的比赛。

甚至为了避免这种挫败感,所有需要当众讲话的活动我都不会参加。

可是到了长大以后才发现,我失去了多少机会。

而有些人在无法坦然面对失败和挫折时,还会产生更为极端的行为。

例如,在今年印度十一、十二年级的考试季,由于系统故障误判分数,导致有近35万人成绩不合格。由于此次考试关系到学生能否有资格继续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一周内相继有21名考生选择了自杀。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这些孩子,生命的大幕尚未拉开,就因为一次挫折,轻易放弃了生命,后果多么严重。

有些孩子自己失败、受挫后会转而嫉妒他人。每年的高考季,几乎都会发生因为自己考不好篡改同学高考志愿,最后被拘留的事件,他们过不好自己的人生,也差点毁掉他人的人生。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最失败的人就是承受不了失败的人。

白岩松曾说,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而能够在输的时候还输的漂亮的人有时候是因为具有积极的习惯性思维。

有一期《开门大吉》节目,有个叫王恒屹的天才萌娃,希望拿到奖金买个按摩椅给奶奶。

开始,凭借出色的记忆力,小恒屹一路过关斩将,打到了最后一关,但可惜挑战失败了,眼看到手的两万元奖金泡汤了。

主持人不忍心地看着年仅四岁的他,但是没想到小恒屹拼命忍住眼泪说,“没事,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下次还来。”然后跑过去拿起了主持人给的安慰奖——棒棒糖。

这就是具有积极习惯性思维的孩子,知道失败后不放弃,还可以从头再来,还会给自己找台阶下,有个安慰奖也挺好。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当然,让幼小的孩子明白这些道理,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积极的习惯性思维,有的时候需要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一次早教中心的活动中,又有抢椅子游戏。

在之前的几次受挫后,孩子对抢椅子这个游戏有了阴影,于是她坚决不肯玩。

于是我问女儿,那我们一起在旁边看别人抢好吗?

她说好啊,然后我们就一起很有兴趣地看起来。

咦,那个抢的很快的小朋友每次都眼盯着凳子。

然后我女儿说,她屁股一直往凳子那边扭着好奇怪啊,哈哈。

我说是啊,好像准备好了随时要坐的样子。

然后我们俩给这个姿势起了个名字叫撅屁股大法。

后来看了一会,我说你也可以跟着转圈圈呀,也挺好玩的。

她开始不愿意,又看了一轮说可以跟着转圈圈了,于是她开始在外围跟着转圈圈。

她转完回来,我就给她一个大拇指,夸她真勇敢。

中间有个小朋友输了以后会喊一声“我就不信了!”,然后气势汹汹的加入下一轮,把我们都逗乐了。

再下一轮,我鼓励她也去试试“撅屁股大法”,她嘻嘻笑着答应了。

当然因为不熟练,很快就又哭丧着脸回来了。

我还是给她大拇指,夸她勇敢参加游戏了,然后说,像刚才那个小朋友一样,抢不到在心里喊“我就不信了”,再去一次,总是有机会抢到的。

这次她终于成功了,笑着向我走过来,我跟她说,你看,试一试总有机会成功的。

后来,我还经常用这次成功的经验在其他的方面鼓励她,她慢慢地也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习惯性思维。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例如三四岁的,她一个事做不好很容易就放弃了,例如弹琴和舞蹈都放弃过。

而现在弹琴的时候,她每次弹错了都会大喊一声“我就不信了”,再继续弹。

上舞蹈课的时候,因为压腿疼哭了,又被老师说,爸爸说老师好凶别去了吧,她会说,没关系,我可以提前压腿,压开了上课就不会疼哭,老师就不会说我了。

我培养孩子逆商的体会:

一、首先,要教孩子认识并悦纳自己的情绪。

因为失败受挫而放弃,多数是受了当时的情绪影响。

我们一起看情绪绘本的时候,孩子了解到人都是会有各种情绪的,例如难过啦,嫉妒啦,害怕啦。

看绘本的时候我们聊到抢椅子游戏,她说没抢上站在那里就是好难过的感觉,闷闷的,什么都不想干,也不想跟他们玩了 。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别人抢上了,自己没抢上,大概就是嫉妒的感觉,刺刺的。

再一轮开始的时候,就开始害怕了,万一自己再被挤出来怎么办,身上感觉冷冷的,就想抱着妈妈。

于是我们俩都开始了解,小小的游戏,让她产生了那么多的情绪。

所以不管她是因为游戏输了哭还是因为其他事情受挫而想哭的时候,我都会先抱抱她,让她尽情释放。

释放几次后,她发现,其实也不是每次都需要哭。

二、其次,告诉孩子做自己能做到的就可以

孩子在受挫后有畏惧和退缩的现象,是因为情绪产生的正常的心理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让孩子培养在受挫后产生的各种情绪下仍旧可以行动的能力。

如果鼓励孩子再试一次,孩子做不到,家长也不必心急,可以从跟他商量他能做到的事情入手。

例如,跟家长一起观察、一起分析、一起演练熟悉节奏。

有时候人之所以失败后退缩,是因为在跟其他人的比较中失去了自信。

让孩子从自己能做到的事开始做起,并且在孩子每次做到之后及时肯定和鼓励他,就会让他减少跟其他人的比较,找到自己的节奏。

三、教孩子学会用积极性语言和动作引导自己的积极情绪。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抢椅子游戏中,我们一起观察的时候就开始用轻松有趣的语言描述小朋友的动作,例如“撅屁股大法”。

游戏中的小朋友总爱说的“我就不信了”也是很好的积极性语言。

四、积累即使失败只要继续尝试就能成功的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会跟孩子说,只要努力了就好,只要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

但次次都这样讲而没有成功的经验,孩子就会觉得家长的话不是真的,慢慢地就不愿意去试了。

挫折教育=吃苦?好家长都会这样培养孩子的逆商

因为真正的自信并非来自一次次尝试的过程,而是尝试后成功的成就感。

所以带孩子观察、分析别人成功的经验,不断地练习也是必要的一步。

在很多次的失败后,哪怕成功一次,孩子也能明白,不断尝试就有成功的机会这一道理。

而积累一二次成功的经验后,在其他的情景下再提起来就很有说服力。

例如在这次抢椅子游戏的小成功后,我就经常拿它做例子在其它方面鼓励女儿。

五、最后,家长自己也要做到坦然面对孩子的失败。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输了也能有好的心态,那家长自己就要以同样的热情对待输了的孩子。

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不会因为你的成功而多爱你一分,也不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少爱你一分。

孩子其实对家长的情绪非常敏感,有时候你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失望孩子全看在眼里。

而你在面对自己或他人挫折时的表现和行为是否积极,也会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给孩子。

林清玄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思一二,不思八九,方能顺心如意。

所以,从悦纳情绪入手,带着孩子寻找生活中的小成功,带动他形成面对挫折时的积极习惯思维,是培养孩子逆商的重要方法。只要用心,我们都可以做到。

作者简介:朵啦啦,法学硕士,俩娃妈,希望用理性的思维温柔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都会   挫折   家长   大法   习惯性   坦然   椅子   小朋友   屁股   情绪   思维   经验   孩子   人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