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第二篇日更——惊蛰“站桩”

虽然年少的我不怎么爱学习,经常想着法儿的叛逆,但今天的我绝对是一个好学生,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这周老师的第二篇命题作文是关于春天的主题。

这周我已经几天没有去过公园,今年的春天说来就来,阳光明媚的每一个下午 ,我都无比期望去一趟植物园或者公园。

无奈经过半个月的春节的歇息,年后我既要每天日更3000——5000字,又要马不停蹄的上课、做活动、约顾客收米,实在分身乏术!

“马不扬鞭自奋蹄”,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3月5——7日。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惊蛰”。

《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唐韦应物 《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宋苏辙 《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谚语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

惊蛰这天,先生谨遵师父的教诲和叮嘱:惊蛰这天的下午16:45,一定要去柏树下面站桩补一刻钟一年的气。

先生的师父是“金龙山道观”的创办道长,她非常注重养生,她也是赵堡太极第28代传人 ,对先生这个徒弟也是十分器重爱护,所以师父的话我们一向遵循。

算下来,这是我们第四年惊蛰这天站桩了,你问我这些年“惊蛰站桩”后有什么改变,我也说不清楚。

很多事情是不能立刻看到改变的,但是你坚持做了,几年之后,几十年之后,你和同龄人就拉开很大的差别!

比如写作、比如瑜伽、比如写作……

先生提前观察和选择了地点,在我们接孩子的路上有一个小公园,孩子们也经常过去玩,那里面有两棵柏树,刚好站完桩不耽误接孩子, 简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他早早的提醒我:“下午这个时间一定不要安排事情,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下午16:10我们开始出发,他骑着我们家的破摩托车载着我,五分钟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今天天气明媚,春日下午的阳光肆意的洒在这个破旧而又普通的公园,柏树旁边的座椅上坐着两位老者晒着太阳。

我们径直走过去,老者投来好奇目光。

我们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好后,我回了几条手机微信,先生生气的“没收”了我的手机。

这样也好,省得受到干扰。

柏树上停留了几只麻雀,它们喳喳喳的叫个不停,似乎也在好奇的议论我们这些人类每天都忙些什么?

春风拂面,我开始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手臂自然的结禅定手印放在肚脐,膝盖放松,沉肩坠肘。所有的意识从外界慢慢收回,慢慢的吸气,缓缓的呼气。

远处有自行车叮铃铃的声音,和孩子打闹的声音,我只是听到,而不为其所动。

从脚底开始让自己放松,一直到头顶,放松的过程也是放空的过程。
然后开始观想自己的身体仿佛顶天立地,充满这个地球,也充满这个宇宙,肉身融入法身,持续的保持……
慢慢的吸,缓缓的呼,时间在此时仿佛静止。

直到提前定的闹钟响起,慢慢收功,俗话说“练功不收功,一辈子瞎练功。”

吸气:弓背含胸收下颌提肛,接着屏息,大拇指抵着无名指结护心拳,观想所有的能量都收回到肚脐和命门,呼气时直立慢慢的放松全身和双手,如此三组。

站桩结束,我和先生会心一笑,一起去幼儿园接我们的小老二和小老三。

这个春日普通的一天,因为“惊蛰”而充满了意义,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因我们的每一个追求,而不断的赋予意义和使命!


周日第二篇日更——惊蛰“站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惊蛰   田家   春雷   毛桃   柏树   肚脐   节气   老者   师父   春日   周日   好奇   事情   下午   公园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