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定规则孩子更容易遵守?

(一)和善但坚定的态度

和善等于尊重,用语言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坚定,是指温柔的坚持。

严厉型的父母往往过于控制、缺乏善意;宠溺型的父母则缺乏设立限制的能力。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只有父母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才能培养出来。

温和而坚定的常用话语包括:“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别人的说法”“我很在乎你,愿意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讨论“,“我知道你能想出好办法“等。

(二)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

孩子是社会的产物,他最强烈的动机就是希望有归属和被重视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争取地位,证明他是家里的一分子。

缺乏归属感的孩子,容易把伤害别人当成自己行为的目的。

在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更能担负起自己行为应有的责任。建议父母,多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对家庭有所贡献,既能培养孩子的归属感,也能提高他的生活技能。

(三)运用长期有效的技巧

过去父母习惯用惩罚来管教孩子,因为惩罚可以“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孩子只是暂时不做错误的事,却没有学到什么是该做的事。

短期有效的惩罚甚至会带来一连串负面的影响,例如:反叛、自我概念低落、自暴自弃等,所以我们还要教孩子做该做的事,两大长效技巧包括:

第一,引导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激发正向行为;

第二,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的合理后果,学会自我负责,提醒父母,避免在盛怒下使用合理后果。

(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做错事正是学习的好机会。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可以运用开放式的提问,教孩子从错误的行为中汲取经验、学会自己面对问题、理清问题的症结、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思考出题的方案,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了解自己。例如,孩子为了抢玩具而一把推开妹妹,可以等孩子冷静下来时问他:“你当时想要做什么?”“如果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现在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运用开放式问题,跟孩子探讨他的选择造成的后果,引导孩子把焦点放在寻找解决策略,进而支持他弥补错误。

(五)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决定他是否开心快乐的关键因素。

行为偏差的孩子,是自觉我不够好的孩子。孩子像植物需要水一样,必须透过父母的不断鼓励,才能体会自己有能力,才能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正确的回应。

为了培养孩子“我做得到”的自信,父母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适时给予肯定。只要孩子在某个方面的信心增加,就能把这份自信延续到其他方面。

怎样制定规则孩子更容易遵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孩子   归属感   和善   开放式   温和   坚定   自信   后果   态度   父母   规则   错误   自我   能力   感觉   技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