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幸福的早上

你醒来最好的方式不是闹钟把响起,而是外面的鸟语把你叫醒。

六点多钟的时候听到不同的鸟儿的叫声,有的叽叽喳喳,有的啾啾,有的像婴儿的啼哭,我不得不睁开眼睛,推开窗户,莫干山清秀而延绵的山脉映入眼帘。

忘了昨夜做过什么样的梦,在这美丽的山脚下,我想肯定都是好梦。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早餐有我喜欢的玉米、自己家鸡下的土鸡蛋,自己家腌的甜脆萝卜、野生的竹笋干、海苔花生米。

吃完早饭准备去参加德清县的一个大型的关于茶的活动——德清县茶文化研究会。据项总说县里的领导班子都会过来参加。

我最关心的是能品尝到整个德清县莫干山几十个厂家不同的茶,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们的东道主项先生也有一个展位,它所推广和代表的是莫干山竹林下的野生茶。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茶文化研究会

县领导讲完话,我们就开始了自由的品茶活动,我拿着自己的杯子各个摊位逐一的品尝过去,平生第1次喝到这么多的黄茶,因为黄茶在全国的茶里面属于产量最少的,所以特别的宝贵。

据《莫干山志》记载:莫干山茶的采制极为精细,在清明前后采制的称为芽茶。因嫩芽色泽微黄,茶农在烘焙时因势利导,加盖略闷,低温长烘,香味特佳,称为莫干黄芽。

据分析莫干黄芽中氨基酸的含量,超过其他名茶。品质特征不在于色黄,而在于香气馥郁芬芳,滋味甘醇鲜爽。

品尝了各个厂家的黄茶和绿茶,不同的茶人,不同的泡法,当然也不同的口感,有的口感香甜,有的口感清润,有的口感微涩,有的口感清香。

除了茶本身的品质,也跟冲泡的手法、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同样,茶与器,茶与人,茶与水也决定了同一款茶的口感也会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才使我“深入茶海”。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黄茶属六大茶类中的小众茶,很多人都只闻其名,不得其香,没有喝过真正的黄茶。

莫干黄芽产又分为:黄大芽、黄小芽、黄芽茶。以独特的“闷黄”工艺,轻微发酵的茶,更加养生。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而莫干黄芽的品质特征不只在于色黄,而在于香气芳烈,滋味鲜爽。

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黄茶的闷黄工艺,使茶叶产生大量的“γ氨基丁酸”,这种独特的氨基酸可让人舒缓神经、安神降燥,放松心情。

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大量保留,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

春茶又有芽茶、毛尖、明前及雨前之分,以芽茶最为细嫩,于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一芽一、二叶。经芽叶拣剔,分等摊放,然后杀青、轻揉、微渥堆、炒二青、烘焙干燥、过筛等传统工序。

谷雨竹林采茶

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加上东道主王姐一起去竹林里面采纯天然的野生茶。

竹林里的茶树不像在茶园里那样密集,你需要去慢慢的寻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分不清哪一棵是茶树,王姐先指给我们看,并告诉我们在采茶的时候不可以用指甲掐,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向上提拉就可以把茶芽采下。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细嫩的茶叶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稚嫩,而上好的竹林茶必须用茶芽,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所以要求极高。

茶芽一样泛着微微的绿,绿色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颜色。跟王姐比起来,我像一个笨手笨脚的拙妇,她一双巧手采十次,我可能只能采一两次,听王姐说一个采茶工,一天的工费是400。而4斤左右的茶青才能制成一斤左右的茶,大概需要60000——80000个芽头。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野生茶树都不是很高,不一会儿我就累的腰酸背痛,我们自己采的茶加工后都可以带走,我心里暗暗想:我采的茶这么辛苦,给多少钱都不卖!又不禁为自己的“小气”而感到好笑。

山坡上很陡峭,一边采茶,一边小心翼翼的往上爬,一边跟王姐聊天,听她和项总的“发家奋斗史”,也是一种享受。

项总她们两口子承包了一座大的茶山,而且我们所住的农家乐占地也有1000多平,绝对的上亿资产,但是她们一点都没有架子,短短几天的相处,反倒和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他们是我认识的第二个浙商,他们也让我不断刷新对浙商的认知,后面的文章我会专门给他们写一篇文章。

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也是名优春茶最后的一个采摘季节。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听着竹林里面的风声潺潺,寒姐说那是竹子在拍手欢迎我们。

此时,背着茶篓,我就是竹林里面的采茶女。

一下午的时间,只采了一斤的鲜叶,能加工一两多茶。

看着自己采的茶,是那么的意义非凡!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一个瑜伽老师的日记:莫干山寻茶之旅(二)


~~原创不易,记得点赞或留言留下你的足迹!


我是志丹,十几年资深瑜伽老师、身心疗愈私教导师、茶艺培训师。同时也是业余作家、三个孩子的妈妈、爱写诗、爱做梦的80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志丹   德清县   芽茶   竹林   谷雨   春茶   嫩芽   茶树   细嫩   氨基酸   研究会   口感   瑜伽   香气   茶叶   品质   老师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