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习瑜伽越多,能做的体式就越少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练习体式的时间越长,我能做的体式就越少。”

我曾经认为我的瑜伽体式练习应该是线性成长的,从初学者动作到更具挑战性的动作。社交媒体似乎很支持这个观点,经常欢庆“更多”和“更难”的动作,来作为一个人进步的印证。

我练习瑜伽越多,能做的体式就越少

但是,如果你曾经受过伤、生过孩子、年龄增长,你就会知道我们的身体锻炼轨迹会是起起伏伏,而不是线性成长的。我也敢说,你是属于那99%没有太阳马戏团般能力的人。

不过,你能想像如果一家瑜伽馆在宣传他们的课程时说:“你练习的瑜伽越多,你能做的体式就越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报名?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高阶的瑜伽练习与体式无关。

当初,我开始每天练习瑜伽体式时,高阶的强力瑜伽课程让我掉入了深渊。我当时由于一些原因,压力很大,终日感到焦虑,我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个人都一直告诉我:“瑜伽会有所帮助。”

所以我就在教室里汗流浃背地练习,当我转头看向其他同学时,我看到他们毫不费力地“漂浮”在倒立体式中,然后轻松地向后进入轮式,我告诉自己:“他们看起来很平静,我要那个。”

我确信完成高阶体式会带来我拼命寻求的快乐和轻松,但事实上并没有!沉迷于让自己摆出复杂的动作,并让生活围绕在这样的追求中,最终我制造了不适,我的身体因为这样过度的行为而受到影响,我面临着无数的伤害和长期的身体疲惫。

我练习瑜伽越多,能做的体式就越少

我为了清晨的练习牺牲掉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甚至影响了我的家庭生活。不过,在我继续说明之前,请让我明确表示,我不是在责怪体式练习会导致不快乐,这根本不是体式的问题。在我的观点中,体式本身是中性的,重点不是我在练习什么体式,而是如何练习;我在做高阶体式,但没有高阶的瑜伽练习。

根据《瑜伽经》的说法,瑜伽是稳定心智的练习,而abhyasa-vairagya是实现此目标的第一种方法,概念是我们必须致力于为某事而努力,同时又要不执着于这些努力的结果。透过这个观点,我了解了自己的体式练习,开始看见帮助我找到平静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通往它们的道路。

到今日,我已经练习了十几年的体式,并向许多人教授瑜伽,但我做不到早期那些体式练习的一半深度。或者说,我可能可以,但我不再觉得有那样的必要了。

现在我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如何让身体处于最适切的位置,而不是试图深入在练习的任何体式。我偶尔仍会练习高阶的体式,就像前几天,我加入了一位好朋友的课程,并练习了手平衡孔雀式,在尝试了几次未果后,就进入婴儿式休息。

我练习瑜伽越多,能做的体式就越少

在我早期的瑜伽练习里,我会一直尝试直到我完成,或者是觉得我失败了!但当下我专注在练习体式时过程,以及维持在最适切的状态,最终它成为我“更为深入”的课程之一。

后来,我对朋友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做过那个动作了。她回答说:“也许它会激励你更频繁地练习这个动作!”但我心想:“不,我很好。”而我真的是如此。

我练习瑜伽越多,能做的体式就越少

---------------------------------------------------------

这几年的我,瑜伽的练习着重在促进神经系统的协调运作,并与身体与情绪保持良好的连接,平衡日常生活的各种状态。身体锻炼方面,我从事了更多的重量与有氧训练,以维持我的肌肉、骨骼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能做的体位法的确越来越少了,但感觉就如同Sarah Ezrin老师所说,我感觉自己现在很好,身心状态很平稳,家庭与生活也感觉完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体式   瑜伽   适切   线性   观点   状态   身体   努力   动作   轻松   感觉   课程   时间   朋友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