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哭兮兮地陪伴抑郁症孩子吗?


因为家有十七岁抑郁症女儿,我的文章全是相关的感悟和心得体会。也因此认识了很多身处相同困境的家长,大多为妈妈。

这些妈妈大多如从前的我,在陪伴抑郁症孩子过程中,选择一个悲情和自我牺牲的人设。没完没了的哭泣、焦虑、失眠、绝望,用不了多久,没能帮助孩子康复,反倒搭上了自己。好几位妈妈自己已经成为和孩子一样的病人,同时接受着治疗。

雪上加霜!在经济上、精神上承担很大压力的家庭更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难以为继。

我自己曾走过这样的路,当时真的绝望到不想继续下去,所以后来才去看了心理咨询师,才开始努力学习心理学,开始疗愈自己。把自己变成不哭泣、不焦虑的正常妈妈,变成内心充盈有力量的妈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帮助和支持孩子早日康复,重获新生!

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别人只觉得吵闹。可身处困境的我,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摸索了三年,对大家的伤痛完全能感同身受。也希望我的分享能抚慰您焦灼痛苦的心。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这么悲情,孩子生病了,是危机,也是机遇。迫使我们慢下脚步,开始学习、思考、觉知、觉察、改变,从而活得更好,拥有更圆满的人生。打不倒我们的,终会让我们更强大!

这是一碗鸡汤吗?不,不,不。是我长期学习、思考、学以致用、观察、总结的感悟,亲测十分有效。

我女儿状况越来越好,除了正规治疗的原因外,与成长后的妈妈的陪伴很有关系。

总结一句话:快乐生活才是您和孩子战胜困难,重获新生的动力和法宝。

“活着天天痛苦,有什么坚持的意义?”我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会做岀这样的判断。

所以,建议家长多学习心理学知识,每天多关注相关文章和视频,调整认知,稳定情绪,提高非暴力沟通能力,好好说话,疗愈自己和孩子。

先别管孩子,别试图通过唠叨、哭诉、批评、指责改变孩子现状,亲测无效,反而恶化亲子关系,加重孩子病情,甚至酿成恶性事件。

张德芬女士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您自己。”所以,收回黏在孩子身上的目光,收回全然扑在孩子心上的心神吧,回到自己身上吧。认真工作,快乐生活,发展各种爱好,把自己人生过得发自内心的有劲、有趣、有奔头,您人生快活的样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引领和无声的教育。

您会说,那太难了,我孩子生病了,我再也开心不起来了,我不配拥有快活和幸福了。

所以,您现在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可能很快康复了吧。孩子生病了,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孩子改变现状,更无力。

过度的唠叨是毒药,过度的担心是诅咒。

别天天想着去改变孩子,让孩子加油、坚强。不如改变自己,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吧。

为了孩子早日康复,咱们自己重新活一回,快快乐乐地活,神彩奕奕地活,给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重新再哺育孩子一场。

自勉,共勉。

祝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学习心理学   孩子   快活   兮兮   焦虑   困境   新生   绝望   内心   现状   痛苦   身上   家长   女儿   妈妈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