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特别聪明的孩子,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有网友问:“为什么小时候特别聪明的孩子,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的确,有种说法,特别聪明又善良的孩子容易患上抑郁症。

这勾起了我的伤心事。

在我本人还没意识到我女儿特别聪明的时候,身边的人频频夸赞我女儿特别聪明。

好几位邻居评价我女儿是小区里同批小孩中智商最高的一个。

单位同事夸说我女儿是同事所有小孩中最聪明的一个。

初中班主任夸说我女儿领悟力好,是清华北大的好苗子。

记得女儿很小很小,走路都还不太稳的时候,去姑姑家吃饭。在饭桌上,姑姑沉下脸呵斥把汤弄洒的小姐姐,结果女儿说不吃了,拉着婆婆执意离开。姑姑问她怎么啦?她就说还不饿。后来才一本正经告诉婆婆:“姑姑不高兴我们吃她的饭饭,她骂姐姐,就是要赶我们走!”当初笑谈中,都夸这个小姑娘好聪明,现在回想,不过是过于敏感、思虑过多、自卑、缺乏安全感罢了。

走在街上,想吃蛋糕了,会开始她夸张的表演:“妈妈妈妈,您看,蛋糕说小朋友,我好甜好甜的,快来吃我呀!”

从小体弱多病的她,被禁止吃垃圾食品。还说只要吃零食生病了,就先揍一顿再送医院治疗。结果一次爸爸带她,图省事,买零食给她吃,果真发烧了。她一本正经,义正言辞地甩锅给爸爸:“我说不吃,吃了会生病。爸爸偏不听,非要买给我吃。哼,是不是嫌弃我是女儿,故意害我生病哟?”

从小体弱多病,经常请假住院。成绩却常常能名列前茅,甚至稳居第一。小学和初中的老师都觉得很惊奇。我也问过她,没见她多么勤奋好学,是怎么把缺漏的知识点补上的?她不屑地别过脸,哼了一声,说那有什么难的,自己看看,再做下题就会了呀。上课四十五分钟,我只需要十五分钟就全弄懂了。

但祸福相依,聪明也有坏处,只是作为心理学的文盲,我们从未去思考,去调整自己的养育理念。没有去珍惜和呵护这一颗七窍玲珑的心,这一个多思多虑,更能捕捉和放大伤痛的灵魂。

爸爸为了让女儿保持好成绩,为女儿买来很多很多练习题,小小的人儿望题悲泣,说作业太多了,要去ZS。没有引起父母重视。后来女儿对心理咨询师说,这是她焦虑症的由来。

爸爸望女成凤,长达五年的威胁女儿,每科考不上九十五分,考不上重点中学,就会揍她。聪明的女儿想多了,认为会被揍死,有生命危险。所以常常陷入极大恐惧之中。

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前,告诉我她要离家岀走或ZS,因为怕活不下去了。

后来演变为考前焦虑症。初二时考前整晚难以入眠,以头撞墙,痛哭质问老天怎么这么对她,她不是坏孩子。

非常恐惧爸爸揍她,因为痛,因为伤自尊。小学六年级时因为离婚爸爸已经离开家了。但吃饭时女儿望着防盗门,忧心忡忡说,担心爸爸会破门而入,揍死她。温言安慰她说妈妈会保护她后,她又担心爸爸会在放学或上学路上揍她……小小的人儿,仿佛活在虎狼成行的丛林,如何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生病后的女儿,常常说自己能坚持活下来,真是奇迹。

当然,爸爸是主要原因。妈妈也难辞其咎。因为妈妈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经常考试、学习、加班、出差,繁重的精神压力,不幸福的婚姻,常年紧张不快乐的生活,心理学的文盲,自己都没活明白,自己都缺爱和温暖,又怎么有力气好好爱女儿呢?

所以,傻人有傻福,神经大条,活得粗糙,少思少想,不易受伤,既便受伤,也能更快疗愈,忘却伤痛。挂着眼泪,也能欢快奔跑起来!

聪明的孩子,需要睿智的父母细心引导,好好说话,去发现孩子的伤痛,并及时治愈。如此,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祸福相依   聪明   孩子   体弱多病   心理疾病   文盲   姑姑   人儿   考前   正经   婆婆   心理学   伤痛   小时候   爸爸   女儿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