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艰难的日子—陪伴抑郁症女儿(四)—终于发起攻击的大黑狗

初二上期,女儿请假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低落,越来越易激惹。

当时只觉十分可恨。

“好吃好喝供着你,一天到晚摆什么臭脸色?”

“我一天做牛做马那么辛苦,没人关心和安慰,你一天天让我心烦,太可恨了!”

“都是第一次当人。我也给别人当过孩子,可听话了。哪像你这个鬼样子!”

……

当时各种看不惯,各种不理解,认为女儿耍大小姐脾气太过份了,少了爸爸镇压,来欺负软弱的妈妈了。

一天晚上,我正奋力加班。

“妈妈,我觉得我抑郁了。”女儿冷不丁一句话。

我稍微一征,头也没抬,回了句“你抑郁?我比你更抑郁!”

肯定当时是被吓住了。

但我潜意识在掩耳盗铃,不愿意去面对这太恐怖太绝望的事实。不理它,不承认它的存在,不就能天下太平了吗?

女儿哑然。

然而,请假频繁到让人越来越难以接受。

接连两周,星期一、二称病请假,星期三至星期五上学。

到了第三周,干脆不去了。

我记得班主任让我写请假条,连续请了八周假,直接请到期末。

当时我女儿十分仇视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平常说话阴阳怪气、对她过份苛责,让她很受伤害。

我记得一次测验,女儿以4分之差从第一名滑到第四名,班主任狠狠批评了女儿一顿。

本来班主任初心是对成绩优异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激励。可是女儿完全做了不同的解读。

再加上另外几次,对于女儿频繁请假,班主任生气地说了过份的话。

女儿甚至提出换班主任的想法。

对于家长,第一反应肯定是站队班主任,为班主任说话,指责女儿不懂事,过于任性。这让女儿更生气,感觉不被理解、支持、接纳,感觉十分孤立无援、很绝望。

雪上加霜的是,这时和她最好的同学闹翻了。

用女儿后来的话说,讨厌班主任,好朋友又掰了,回家又和妈妈吵架。觉得活着真没什么意思,天天盘算着怎么结束生命,什么时候?什么方式?哪还有心思上学、做作业、参加考试、当好学生?

所以,太多太多的父母们,当孩子上不了学的时候,才会惊惶惶正视,我这孩子到底怎么啦?怎么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了?

其实,早有无数蛛丝马迹显示,孩子正在遭受大黑狗攻击,他很难受,很痛苦,很绝望,急需放下压力、急需被看见、急需关爱和帮助。

还记得那个小孩子在游泳池拼命挣扎,几分钟后不幸溺亡的悲剧吗?他的妈妈正在他不远处,专心看手机。他只需要被看见,那么就能得到救助。

此时此刻,我的女儿,正在拼命挣扎,拼命呐喊,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妈妈,眼睛瞎了,耳朵也聋了,心也蒙了。看不见、听不到、也无法共情。

心理学文盲的我在此刻,对女儿各种表现作了错误解读,气愤填膺选择了打压、怒斥、唠叨、评判、控制。错失了解决困境的良机,眼睁睁看着事态越来越严重。

我带女儿去了儿童医院性心理科,十三岁零八个月的女儿,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症”。

医生说不吃药,让做沙盘治疗。女儿做了一次后,反感愤怒于咨询师的牵强附会,拒绝再配合。

至此再没进行任何治疗。

其实,这时候家长和孩子同时进行心理咨询,全家系统治疗,改变养育理念和方式,应该是上上策。

因为全家生病,孩子吃药呀。

是“家”先病了,负面情绪像毒气一样充斥着家里的角角落落,敏感脆弱的孩子首先倒下,他在用自己的健康、自己的生命,大声发出警报而已。他在提醒家长,你们错了,你们想错了,你们活错了,必须得抓紧时间好好改变呀。这样我能活,你们也能活呀。

只治疗孩子,父母依然故我,孩子哪能顺利康复和不复发?

就如庄稼和土壤的关系。

孩子是庄稼、家长是土壤、医生心理咨询师是化肥农药。

换不了土壤,得积极努力改变吧。家长得去学习成长改变,家长成长的速度,决定孩子康复的速度。

不然,就算孩子遇上了神医,吃上了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

住院时,青少心理科的主任频频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如何和孩子更好地相处。他的意思是孩子在医院治疗效果很好,可是回到那带病毒的家庭环境,不断受到刺激打压,情绪不断波动,孩子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作为妈妈,我当时被吓坏了,知道女儿的确是生病了,并不是作、任性。开始了反省和调整。

所以,我变得温柔慈爱,百般迁就。有时间就带女儿出去吃好吃的,买她喜欢的东西,去逛街,去玩她喜欢的项目。更加包容她的各种小任性。

这时女儿还较听话,上班我带走手机,下班了给她玩,让她定时休息眼睛。也按时作息。

为了她不落下学业,尊重她的意见,花了一万多元去报了一对一补习班,去了几次,不愿意去了。也由着她。一直到三年后,女儿决定退学了,我向补习机构老板说明了情况,好心的老板把剩余的八千多费用退还了给我,按当初的协议,是不能退还的。

寒假作业领回来了。女儿“哼”了一声,说“我才不会做,我再也不去上学了”。

心很慌很慌。但我默默地没和她争辩,帮她写起了寒假作业。

因为时间和水平关系,直接和学科有关的我完成不了。但像写日记、心得体会、春节习俗、观(读)后感等,可以勉力为之。

记得当时和女儿去看了电影《爸爸,摔跤吧》,写了篇观后感。

每天和女儿聊天,用她的想法、口吻写了数十篇日记。后来班主任表扬了她,说真情实感,写得好,不像别人是抄袭的。

开学了,十分提心吊胆。终于女儿带上我给她完成的寒假作业,去报名上学了。

一开始,缺课太多的女儿,连作业也不会做。一脸焦躁,用头嘭嘭叩响桌子。我安慰她不要急,不会做就算了。还可以去补习,慢慢来。

班主任打来电话,说你孩子怎么办?第一名变成了作业都不会做的学生?

我说,我不关心成绩,只关心身心健康。希望各科老师多多包容她,让她能正常上学。

就这样仍然经常请假中。

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终于克服了考试焦虑,自学补上了落下的功课。

初二期末考试后,以优异成绩,一千多个孩子中,列入七十五名中,顺利第一批保送上了重点高中重点班。

连班主任都大为惊叹,认为我女儿是有学习天赋的人,记忆力、理解能力超群。

这位班主任在我女儿初一下期年级第一的时候,夸过我女儿是清华北大好苗子。

可女儿说,她很反感老师对她的夸赞、激励,她希望老师当她小透明,让她自己安安静静学习就好,她会很自觉的。

被顺利保送的喜讯,让我以为,大黑狗已经远去。

我以为,生活终于对我露出了温和的笑脸。

我以为,我已经度过了人生最大的劫难。

然而,初三下期开学一个多月后,小脸煞白、难见笑容的女儿哭着告诉我说:“妈妈,我又抑郁了。”

至此,生活再次向我露出了獠牙,发出阵阵得意的狂笑,宣布一场更大劫难的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黑狗   女儿   作业   下期   土壤   过份   班主任   寒假   抑郁   任性   艰难   绝望   情绪   家长   日子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