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孩子复学,主动删除游戏:妈妈,你做得好,我要对得住你

感谢一位群友推荐的视频《点亮心灯 教子成长》,一位妈妈的分享,标题是《厌学孩子复学,主动删除游戏:妈妈,你做得好,我要对得住你》。

这位妈妈用生动、朴实、接地气的语言,娓娓道来,满满干货,很有实际操作性。给我们身陷困境的家长很大的信心,感觉我们并不需要掌握很多理论知识,就跟着她依样画葫芦,有样学样,就能引领孩子走出心魔、重获新生了。

这位妈妈分享的是他十三岁的儿子,休学一年是如何走出来的?

因为孩子调皮,妈妈打了他,孩子就赌气不上学了。究其根源,是因为妈妈和姐姐,一直给了孩子较大的压力,教育方法不对、方向走偏了,导致孩子越来越厌学,最终不去上学了,陷入和家长的对抗状态(孩子爸爸已经去世了)。

当时妈妈非常焦虑,天天流眼泪,感觉天都要塌了,一丁点儿办法也没有。妈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很多时候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通过上网搜索到了李老师,加入了李老师的群。就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拼命地问老师,零零星星、琐琐碎碎地问,老师也很耐心地教我怎么做?因为我记忆不好,我就每次把老师说的,认真记录在一张张小便签上,贴在我房间的墙壁上,一有时间,我就去仔细看、仔细琢磨,然后照着做。

直到现在,我也记不住多少事情。只能记一些简单的,比如要学会闭嘴、微笑。因为孩子已经这样了,我们家长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照着老师的话去做。

刚开始的时候,我做不到。我就用胶带把自己的嘴粘上,外面戴上口罩。这样过了十多天,我的嘴都烂了。后来慢慢地,我就习惯了。只要孩子不问我什么,我就不说话。孩子不说话,我也不会主动问。每天我一回到家,我就做饭。饭做好了,叫他吃饭,只叫一次,他也会发火。后来我就不叫了,做好了我自己先吃好,回到自己房间。孩子饿了,自己就会出来吃饭。

孩子每次看见我,都会情绪反应激烈。比如孩子在客厅,我就不能在客厅停留。就算我路过客厅,动作慢了一点,孩子也会立即冲我喊:“你要干嘛?”就要发火。孩子曾经打烂家里的餐桌,孩子发火的时候,让人感觉十分恐怖,孩子已经把我当成了敌人。

后来,我去学习,慢慢就改变了,少说话,闭嘴。但我还是做不到微笑。因为我好多年,我都不爱笑了。有时候,我对着镜子,自己都感觉自己笑得好恐怖,所以我常常拿着镜子,去练习微笑。后来,李老师告诉我:“只有你开心,只要你快乐了,你不会说话,你就闭嘴,你就只微笑,你就做好吃的。孩子在客厅,你就别到客厅去。“我就一直这样做的。

最难控制的,还是自己的情绪。每次我一看到孩子那个样子,我就总想发火,非常焦虑。我经常学习、听课。慢慢就泡在学习平台、群里,这样慢慢地看见孩子就不再发火,也不再焦虑了。孩子闹的时候,发火的时候,不耐烦的时候。我不会和他对着干,我会平静地走开。

就说上学吧。我孩子黑白颠倒的时候很多,我也不说,不过问。刚开始孩子就每天打游戏,后来,我发觉孩子游戏打得不是那么多了,他偶尔刷抖音、看小说,有时候到客厅看看电视。

我依然牢记闭嘴、微笑,主动给他买一些零食,照顾他吃饭。我们家没有叫外卖的习惯。

后来,我慢慢发现他没有那么抵触我了,从他身边路过,他不再发火和仇视我了。

有一次,一位知道我家情况的朋友,她建议我给孩子零花钱。因为要给予孩子时间、空间、自由、权力,孩子身边有钱,就有安全感和掌控感。孩子就会很开心、很自由。感觉到受尊重、有价值感。

我回家后,给了儿子一百二十元钱。儿子惊异地问我,干什么?我告诉儿子,以后每月都会给她120元零花钱。以前妈妈没能感受到你的感受,从来都没给过零花钱。你现在是大男孩子了。

我儿子十分开心,那笑容,特别灿烂。后来,我偷看到儿子边看电视,边一会儿拿出钱来看,满脸开心。我的心里一阵酸楚,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真的能感觉到孩子好可怜。

我回到了自己房间,脑袋里不时浮现出儿子一会儿反复拿出钱来开心看着的情景。

一直到第二天,儿子还处于开心的状态,一会儿拿出钱来看,开心地笑。后来,儿子花掉了20元,把100元存了起来。

这件事情过后,我儿子没有那么排斥我了。

我也努力地挣钱。每天回家,都给他买一点好吃的,每天坚持给他准备好吃的饭菜。

渐渐地,儿子开始主动叫我了,以前他叫我“妈妈”,他现在叫我“老娘”。我一直坚持闭嘴、微笑。

直到上个月,快开学了。李老师嘱咐我别提上学的事。让孩子自己主动提。

我小女儿问了弟弟,休学的日子马上就到了。还需要妈妈继续去办理休学吗?你的同学都毕业了。当时我就阻止小女儿,让她不要往下说。学习,是儿子自己的事,他自己决定并负责。以前,我们就是管得太多了,管得太宽了,他现在长大了,他就很反感。他会觉得我们在掌控他,以后,我们不要掌控他。

过了几天,他就问我,办理复学是不是很难。我回答他,有妈妈在,不难。只要你想去学习,妈妈就去给你办。儿子说那你就去给我办吧。我说,没事,儿子,还没那么快,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想好了再说。你上学太早了,是妈妈犯下的错,我们再玩半年也来得及。儿子没有回答我。

后来,快开学了。我也感觉到孩子开始焦虑了,不怎么说话,脸上没什么表情,有一天,我就说,儿子你把书包拿出来,我帮你洗一洗吧。我准备看看他的反应。儿子立即把书包找了出来,说:“妈妈,我的书包已经洗过了,是干净的,不用再洗了。我就这样背着它去上学。”

8月29日,我继续淡定,不过问,因为身体不舒服,呆在家里休养了几天。儿子问我:“老娘,你今天不出门吗?”我回答道:“我没什么事,不出门。我身体不舒服,胃还没好彻底,在家里养几天病。”儿子就没说什么了。

8月30日,我照样没反应。我也不出门。儿子又问我:“老娘,你今天又不出门吗?”我回答道:“是呀,我没什么事,我身体不舒服,今天还是不出门,再养两天。”我儿子默默走开了。到了晚上,我看见儿子更加焦虑了,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我仍然保持淡定,不说话。

后来,晚饭时,儿子主动问我:“老娘,明天,我们要不要到学校去呀?”我说:“你想好了,明天我们就去办吧。能不能办好,我就不知道了。”

到了学校,带着儿子找到了校长办公室,在门口,我对儿子说:“儿子你进去办吧,你自己的事,妈妈去办,校长有看法的。”之前和校长沟通过,校长说他自己的事,让他自己来办。

我也不知道校长给他说了什么。本来我希望从初二开始上,可是他答应校长从初三开始上。因为他休学是从初三开始休的。校长让他去复印,然后到一个班上去报到。儿子让我自己先回去,说他自己一个人行。

我知道儿子不愿意我和他新班主任见面。为什么呢?我知道原因,我儿子休学以前的老师有什么事找我,我就站队老师,和老师一起搞孩子 。每次只要老师一说儿子犯了什么错,我就非打即骂。后来,我知道这种方法错了。我们要站在孩子一面,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

比如老师说我儿子怎么啦,我就原原本本地转告儿子。老师一直不太喜欢我的儿子,这样一来,他的性格像我,比较倔强,就和老师对着干,所以我知道我儿子一方面,是家庭原因(我和他姐姐们,对他要求太高了,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另一方面是学校的老师也压他,老师对他也很不友好。所以这次复学,他不让我见他的新班主任。

我也想通了,以后孩子的事,我都不插手,让他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处理。

因为我上次打疫苗的时候,我见到太多的十五六岁的孩子,一切事情都是父母在操办,孩子只去打个针,父母还得帮忙挽袖子。

通过学习后,我知道自己之前哪些地方做错了。我就把自己做错的地方一处处改正过来,我就反着做。他自己拿着身份证,自己去办,我就一路跟着孩子就行了。比如出门,我就有意地告诉儿子,我想上厕所了,我找不到厕所。儿子就会主动地去问,去找。我就牢记老师说过的:“我们家长要走在后面,不要走在孩子前面。我们要让孩子带我们,我们不主动去带孩子。”

现在我儿子也已经顺利复学一星期了。这一星期,我从来不叫我儿子起床。

第一天,我儿子六点钟就起床了。我惊诧地问他,这么早?儿子说,担心会迟到。我就说妈妈起床晚了,还没来得及做早餐呢?就给了他十元钱外面吃。第二天,我按时起床给他了准备了早餐。每天他放学回到家,就开始做作业,晚饭后又继续做作业,每天九点过就完成了。

第二天,这两天,儿子在说英语找不到感觉,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因为他英语基础一直很差。我就说,妈妈也不懂,你要自己想办法呀。我就这样说的。

昨天和今天,我没见到他碰过一次手机。我从来没在他面前提过交手机、控制玩游戏时间这样的话。我始终牢记老师所说的边界意识,一定要分清楚,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处处都管着孩子,孩子就十分反感,孩子就会误认为是在替家长上的学,所以我一丁点儿都不提孩子的学习。

我就觉得,孩子很自卑、无价值感。我觉得是家长和老师,给他的要求太高,这是罪魁祸首。

我感觉,很多孩子都比我孩子当初情况要好得多。

当时,小区楼下有个十七八岁,很帅的男孩子。他每天就躺在小区的草坪上,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偶尔有人拿点吃的给他。他穿得很脏很破。这个孩子先是叛逆,后来就抑郁了。他的父母伤了心,后来就彻底放弃了,觉得没有救了。其实这种心理我们也有过。后来,这孩子就离家出走,跑出来了,一直在我们小区转来转去。后来被社区和派出所送到精神病医院去了。一听到这消息,当时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我觉得这孩子刚开始也跟我儿子差不多的状况。

所以我觉得做父母的,千万不放弃孩子。因为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当时我看着我的孩子,我气呀气呀,浑身发抖,连站都站不稳。我那时就说,我生了三个,你这样我就放弃你了。我太痛苦了,算了,我放弃算了。后来,我经过学习,觉得只有我们自己家长改变了,“我是一切的根源”,孩子今天这样,都是我们做错了,是我们的管教方向偏了,是我们的方法错了,一切都是我们的错。看到孩子这样,真的,我们没有资格去嫌弃她,我们一定要改变我们自己。我们的情绪一定要稳定。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

比如看着孩子稍微好一点儿,我就会想着,他这么久没有学习了,开学可能会跟不上的。我就想他尽快地走出来,我就开始给他压力了。或者让他出去锻炼,要求和我一起出门散步,给孩子提建议。有一次我孩子又不耐烦了,又发火了。后来,连续几天,他又回到了原点。

所以我们陪伴这样的孩子,我们必须要稳定,一直保持稳定的心态,不管孩子怎么发火。我们在孩子面前都不能表现出来嫌弃和和不耐烦。如果我们老是跟着自己的情绪走,随便发火,孩子非常的敏感,他就会感觉到。他就会焦虑,孩子看着原本好一点儿,家长一个不当的举动,结果孩子又回到了原点。慢慢地,我们陪伴孩子、接纳孩子,孩子又好起来了。家长又开始新一轮的作。这种家长真的很多。我也是这样的,好多次反反复复。

我自己也非常痛苦,我看着孩子一次次地又翻了,又回到原点。我的心好痛好痛。后来,我就下定决心,我要稳定,我不能发火。说实在话,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我真的做到了“微笑、闭嘴”。

说到微笑,因为以前我本身是一个不爱笑的一个人。结果我回到家,我就笑嘻嘻地,儿子就骂我神经病,说你有病呀。就觉得你很假、不真实,就非常烦躁。后来,我就不笑了,只是保持平静。给他买零食,准备可口的饭菜,忙完我就自己回房间了。我就做好我该做的事。偶尔我也哼一下歌,因为我唱歌不好听。有一次我儿子说,你能不能不要唱了?我笑了笑,后来,我就不唱了。

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有一位妈妈说的,给孩子一个拥抱。我的儿子就不一样。有一次,我就按老师说的,我轻轻地摸了下孩子的头,结果当时儿子反应特别大,那个眼睛像要杀人一样,目露凶光,发火了。从此以后,我再没有碰过儿子一下。

所以,我觉得老师说的,不一定对每一个孩子都有用,要看具体的家庭情况,要看孩子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长大的,要看孩子适合哪一种方法。

比如我刚才说的给儿子一个月120元零花钱,我儿子就能乐上几天。但对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这一招就不管用了。

因为当年我老公走的时候,我悲痛欲绝,我真的差点死掉了。后来,我的邻居把我三个孩子叫到我身边,我三个孩子跪在地上哭。那个时候,我咬破了嘴唇。就想着,我为了我的三个孩子,我必须站起来,我必须撑下去。所以我后来,慢慢调整自己心态,就好起来了。那时,我生了很好很严重的病,每天都需要输液,记忆力也严重下降,已经接近精神病了。

就像现在,我明天要做什么?我就会说给孩子听,让孩子提醒我。如果孩子不在家,我就会写在便签上,贴在防盗门上。我出门的时候,我就能看见了。

我分享的都是陪伴儿子一路走过来的点点滴滴。有很多方法,要看自己的孩子适合哪一类方法。

老师说了,妈妈笑了,家就快乐了。真的是这样。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有天晚上我回到家,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儿子就好奇地问我,你怎么这么开心?我说开心呀,一回到家就很开心呀。我不管干什么,都带着开心的心情去做,我说话也开心地说。不像以前,一脸严肃、生硬、古板。后来,慢慢地,我儿子就改变了。现在,我儿子复学这一星期,每天放学一回到家,一打开房门,就是:“我亲爱的老妈,我回来啦!”我就对他笑一笑。我们自己要先开心,我们开心了,孩子就开心了。

还有一句话,我在书上看到的。“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被爱。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被尊重。”真的是这样。

就像我儿子复学一周,我也时刻担心会出现反弹。我就每天提前回家给他准备他喜欢的饭菜,经济条件再差,每天给他买零食放在他书桌上,他就感觉到妈妈很爱他,对他特别好。他自己会觉得,他不好好学习,他就对不起我。他很喜欢吃卤猪蹄,我就给他准备了卤猪蹄。儿子说这么贵,你怎么买回来吃呀。我就说因为我儿子爱吃,再贵我也得买回来吃。儿子吃完了饭,就马上去背英语去了。我就感觉到这一星期,我非常地轻松,我不管他学习,我也不会去叫他起床。如果他自己迟到了,老师会说他,他自己也知道。如果家长一遍遍地叫他,他就会很生气,很不耐烦。我儿子这一周返校,状态真的很好,很不错,比以前学习更用功了。

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说:“儿子,昨天周六,今天星期天,大姐说没有看到你上线打游戏了。”儿子说:“老妈,我删了。我看到你这样对我,我再不删掉游戏,我都觉得自己成罪人了。”

我说:“不是这样的,儿子。以前是妈妈脾气不好,性格不好,妈妈老是吼你,老是骂你。是妈妈不知道怎么样处理自己的情绪。”

有一个家长说,他孩子经常半夜要求他起来弄吃的,孩子说饿了。他就每次起来给孩子弄吃的。我觉得这样不好。要是我的话,我会起来给孩子弄吃的,但我告诉孩子,我心里很难受,因为这个时间点太晚,我明天还要上班。但是我们只能给孩子表达我们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不能用情绪表达,告诉孩子,你这样半夜叫我起床弄吃的,我爱你,我可以给你做,但是我很难受,因为我明天要上班。这样孩子知道了家长的想法,也许孩子就不再叫你了,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孩子每天都半夜让做吃的。孩子就不知道你难受。

美好会互相吸引,真善美会互相点燃,这句话送给大家。自勉、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主动   妈妈   孩子   厌学   零花钱   老娘   闭嘴   焦虑   做得好   客厅   校长   情绪   儿子   家长   不好   感觉   老师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