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自我修养》:“不疯魔,不成活”会是演员的最佳状态吗?

第一次被表演所震撼,是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里。程蝶衣不肯屈从于时代巨变,执着于极致的艺术世界,师兄段小楼冷静而清醒,道:“蝶衣,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呀。唱戏得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儿里,咱们可怎么活哟。”语罢,敲打乐起,越来越急促的鼓点企图追赶上蝶衣心跳的频率,这一幕,成为永恒的经典。


《演员自我修养》:“不疯魔,不成活”会是演员的最佳状态吗?


程蝶衣终究没有清醒。但“不疯魔,不成活”却似乎成为后来人们对演员表演状态的“最高赞扬”,我也一度认为这便是演员表演的“最佳状态”。直到多年之后,我翻开《演员自我修养》这本书,在为“极致的美”震撼之余,多了一些对表演的科学思考。这本演艺圈必备的教科书,让我脱离表面的感知,开始以理论的角度审视演员的表演。无论歇斯底里,还是平淡如茶,演员表演的冰山下都暗藏玄机。

不要被体系所困

尽管创立了世界著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却反复警醒人们:不要受困于体系,不要压抑创作的天性。

“我非常害怕演员(但这不是真正的演员)固有的急躁,所以我想提醒一些容易忘记的简单道理。就是说,首先要熟知每一个体系,以至于完全不需要考虑它,只有当这个体系深入您的躯体、血液、心灵以后,您再开始利用它,并且从中得到实际用处。”


《演员自我修养》:“不疯魔,不成活”会是演员的最佳状态吗?


他非常害怕演员迷失在体系中,为此,在《演员自我修养》这本书中,他还特地借由假想描述这种可怕的现象。

所有年轻人坐在课桌前,捧着一本书,就像这本,他们从头到尾地死记硬背。一个严厉的教授提出问题:“伊万诺夫·乌拉基米尔,请列举一下演员心灵天性的组成因素。”乌拉基米尔站起来,脸色通红,气喘吁吁地,重要的是,他不相信他研究的内容是真正的艺术,列举着死记硬背下来没有意义的内容。“这太可怕了,这是欺骗,这是在扼杀天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噩梦中喊道。

演员的天真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通过对话的方式专门论述了演员的天真,他说道:“你们要成为这样的傻瓜。如果不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么就是在舞台上。这个特性对于演员来说是特别珍贵的。”之后,他又补充道:“真实和信念是能够帮助天真的最好朋友。”想要天真,就得摆脱挑剔,拒绝“求全责备”,对自己“完全真诚”。

在本书的第八章,他借托尔佐夫之口讥笑道:“不要想‘悲剧式’,放弃你们所喜欢的卖弄演员技术手段的表演,夸张的表演,没有所谓的‘激情’和‘灵感’......没有自然的欲望却要能让自己达到兴奋的程度,这得强迫自己付出多少啊!使用这种反常手段很容易误入歧途,丧失真实感,因而出现了单一的、毫无创造性的做作表演和肌肉痉挛。”


《演员自我修养》:“不疯魔,不成活”会是演员的最佳状态吗?


他直言,我的体系是为那些拥有创作天性的人而建立的。“天性是唯一的创造者,能够创造和建立真正卓越的、不可思议,而且是任何意识都无法企及的、活生生的,也就是隐藏于内心的活的灵魂的东西。”

“不疯魔,不成活”会是演员的最佳状态吗?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来说,或许不会。疯魔意味着“迷失”,而他恰恰希望演员找到自己创作的天性,更何况,在他看来,任何固有的“体系”都是“束缚”。


《演员自我修养》:“不疯魔,不成活”会是演员的最佳状态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罗斯、苏联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世界著名的戏剧和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他自幼酷爱戏剧,曾组建剧团,担任导演和演员,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和第二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通过日记本形式,主要探讨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精华所在。

就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序言中所说:“书中论述的内容不是属于个别的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们,而是属于所有民族和各个时代的,属于所有拥有演员思维方式的人们的本性。”

【读者来稿—温东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斯拉夫   乌拉   斯坦   修养   演员   状态   自我   死记硬背   极致   天性   戏剧   天真   体系   时代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