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0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精神疾患中,抑郁症是青少年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9-18岁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4.81%左右。学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如果任由负面情绪累积,可能就会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引发抑郁症。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30位代表齐发声,呼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增设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和档案管理制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作为父母,我们也必须更加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让孩子远离抑郁的阴霾。

调查表明,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在青少年中这一比例可能上升至5%~10%。对于青少年而言,抑郁症已成为自杀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抑郁症也是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一部分家长很不解: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脆弱,那么容易抑郁?

02

抑郁症究竟是怎么回事?

世界卫生组织对抑郁症的定义是:

它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临床表现为心情郁闷,丧失兴趣或享受感,产生负罪感,或自尊心不足,睡眠和食欲紊乱,身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症可能长期存在,或经常复发,从而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最严重时,可导致自杀。

然而大多数父母对于“抑郁”的认识并不深刻,对于自家孩子患上抑郁症一说更是嗤之以鼻,完全当作笑话来看,“我的孩子才这么小,看起来这么阳光,怎么可能得抑郁症?”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据2020年一份样本为2万名青春期孩子的研究调查显示:

更有家长认为孩子患有抑郁症是不够坚强,不够积极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压力,同样会面对这些事情,怎么别人就没事?

你就这么没用呢?受挫能力太差了吧!”

事实上,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尚未有统一定论,其可能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个人生活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精神病学家在《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青少年抑郁家庭指南》里指出:我们的精神世界受到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两者无法分割。而心理因素究竟是怎样影响儿童,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呢?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在《自驱型成长》中提出:因为新时代的生活削弱了孩子原本具备的压力应对机制。压力应对机制是指当个体遇到危险时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在新时代的生活中,持续不断的慢性压力和疲劳输出,使儿童越来越感受到压力感和焦虑感,最终会引起抑郁的发生。

此外,根据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自我批评或被父母经常批评的人更易发生抑郁。

抑郁症的一大核心特点是攻击性向内,而高自我批评个体是内部指向性的,主要受内部而非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批评是对父母过分批评自己的一种知觉,属他人指向的完美主义。

追求完美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完美主义的人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缺陷上,较易陷入抑郁中。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和孩子脆弱才导致抑郁同样普遍的误区,就是将孩子的抑郁倾向简单视作青春期叛逆时的正常现象。

很多父母在面对青少年儿童的抑郁情绪时,也只是淡淡一句:“孩子只是心情不好而已,等过一段时间他就自己调整回来了。”

抑郁情绪的集聚,很容易为抑郁症的形成埋下种子。

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都在发育的特殊阶段,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被人理解、重视,也希望被重要的人特殊对待;但是他们又极度敏感,生怕自己被人误解、批评,所以青少年很容易成为抑郁情绪滋养的温床。

03

生活中如何识别抑郁症?

对于每个家长来说,及时看见并关注孩子的抑郁情绪,至关重要。

至少不要等到事态真正无法挽回时才想到改变。

那么患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的孩子,一般到底有怎样的表现呢?

1

失眠或过度嗜睡

抑郁症患者失眠是因为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在神经递质方面会出现失衡,导致神经衰弱,就会失眠。

而嗜睡是因为患者本身的逃避心理,不愿和外界接触,产生的一种自我防护的本能。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2

对一切失去兴趣

以前能让他们开心的美食、玩乐、友情、爱情、成就感等,都变得无趣。

上课发呆,注意力不能集中。五颜六色的世界,在他们眼中变成了灰色,他们开始对一切失去兴趣。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大多数时间,他们会感觉到异常地疲倦,即便做洗脸刷牙这样的小事,也会让他们疲倦不堪。

2

易怒、易暴躁

暴躁、易怒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尤其在青少年身上尤为突出。

他们处世消极、自暴自弃,对生活不抱太大希望。

克利夫兰大学医院医学中心的儿科心理学家金伯利·伯克哈特曾这样说:

“在抑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你可能会注意到更多的易怒和失去兴趣,而不仅仅是悲伤或沮丧。”。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警惕以下这些不明显抑郁信号,比如避免或不喜欢他们曾经喜欢的活动;退出亲友交际圈;思维或注意力不集中;在学校的表现,或者成绩突然断崖式下降等。


04

如何避免孩子患上抑郁症?


1

不要使用家长的权威

孩子的情绪一般是不加掩盖的,如果父母多加注意,很容易就从孩子的话语里,看出他心情如何。

当孩子有疑惑、有问题时,父母要学会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谈,不要一昧用家长的权威来呵责压制孩子,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和负担。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如果想帮孩子远离抑郁情绪,家长首先要对自己有严格要求,尽可能与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用长辈的态度强迫他们,越放松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

2

规律的生活

即使整个家庭正处在变化当中,也要尽量让孩子的生活保持规律。

比如固定的睡觉时间。固定的三餐时间、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都可以一直保持。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尽量不要让孩子熬夜太多,压力太大。如果孩子总是很疲惫的话,也会导致问题发生。

3

鼓励孩子交朋友

鼓励孩子们主动交朋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共同面对问题,当一个人的精神压力被分开后,心里自然没有太多负担,而这也是朋友对我们的意义。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4

减少家庭中的冲突

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冲突,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楚:这是爸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问题,是爸妈的事情,不是你的错。

5

多运动,这是重中之重

研究发现,经常锻炼的儿童——特别是经常参加跳舞或球类等剧烈运动的孩子,较少出现抑郁症症状。

加拿大SickKids医院的精神病专家Daphne Korczak建议:

即使你的孩子现在看起来阳光活泼,也最好让他们尽早动起来,5-17岁的孩子每天要做6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运动。

3000万青少年陷心理问题困扰:抑郁症高发,爸妈请重视

让孩子动起来的关键,是要让孩子做他们感兴趣且感到兴奋的运动,而不是把运动当作一件必须完成的苦差事。

青少年抑郁个案比比皆是,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引起注意,千万别认为孩子的情绪不重要,别等到孩子真正走向抑郁时,才开始后悔。

声明: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易怒   抑郁   青少年   困扰   批评   情绪   重视   家长   父母   兴趣   压力   少年   发生   儿童   孩子   时间   家庭   万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