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红色尾焰升空。

“最强双十二”联手,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一大步。

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而随着中国神舟再度问天,3位航天员不仅成为了全网最受关注的人,更将“出征星辰大海”的飞天梦种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但是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可真不简单,入选航天员队伍就已经是万中选一,能成功飞天更是凤毛麟角。

聂海胜在成为航天员的23载春秋中用极强的韧劲向着天空奋力生长,三探苍穹,为中国的飞天事业贡献了最好的青春岁月。

曾是家里穷到辍学去搬砖的刘伯明,凭借炙热的爱国情怀与坚毅的品格,艰苦学习和训练,成为两次进太空的航天英雄。

出生农村的汤洪波,为飞天梦想坚持了11年,经过11年的艰苦淬炼,终于成功飞天,推动中国成为航天强国。

能够在众多航天员中脱颖而出,执行飞天任务,各方面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尽管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航天员,在被遴选上后,仍要进行各项艰苦训练,且需要具备超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航天员必备能力大“揭秘”!

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注意力

发散性思维

探月思维

动手能力

试错和抗压能力

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注意力

大家肯定会好奇,为什么成为航天员要特别强调注意力呢?

因为在航天员成功飞天前,不仅身体素质上需要经过非同常人的多次严格训练和测试;对心理素质也有着严苛的要求,必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沉着、冷静处理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更要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来学习运用各项试验技术。

这就要求航天员们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注意力、专注力和持续力,才能够完成一项项严苛的任务,为祖国不懈追逐航天梦助力。

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评价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由此可见注意力是多么重要,可以说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切信息与智慧,都是借由注意力获得的。作为大脑进行感知、思维、记忆、逻辑判断等所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注意力是一切认识的基础。

因此航天员、科学家等需要在特殊情境下实现精密操作的职业,都需要具备超强的注意力。

关键时刻的分心走神和疏忽,都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可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强大的专注力有多么重要。

发散性思维

可以说要成为一位航天员只靠聪明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一些独特的思维能力,才能让他们在这个复杂的工作中取得成就。

发散性思维就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因为航天领域是创新的事业,前人给我们留下能参考的东西并不多,很多时候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靠航天工作者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才能拓展这个领域的新边界。

例如,1990年火箭科学家们发射了哈勃望远镜,它是一颗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任务是拍摄高分辨率的太空影像。但是很快,科学家们从它传回来的那些模糊照片中发现,望远镜的一面镜片存在瑕疵。

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如果修复望远镜,就得面临一个难题。不仅需要派航天员进入太空,而且还得深入望远镜内部进行检修,这件事的风险很高。后来,美国航天局的一位火箭科学家提出,太空飞船可以携带一个可伸缩的机械臂深入望远镜里进行检修。

这个灵感是他在洗澡的时候想出来的,他发现有一个可调节的淋浴头,可以通过延长或缩回来适应不同的淋浴高度。

小小一个生活细节,竟然能给科学家带来这么重要的想法,可见发散性思维有多重要。

探月思维

探月思维就是先干了再说,不用非得把什么都先想清楚,可以先把大目标制定出来,过程中慢慢想解决方案。

例如1962年肯尼迪总统当众宣布登月计划的时候,他说:“我们之所以选择在10年内登月,并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

对于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大目标,先公开宣布,再琢磨可行性,然后召集人手、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把这个目标做出来。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被很多计划和想法约束着,事情一直停留在表面,没有付诸行为,这时我们要有探月思维,迫使自己放手去做,一旦开始行动,说不定就会发生,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动手能力

在《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的书里提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等航天航空机构,招聘的都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招聘者表示,招聘的人员需要具备实践的能力,有过动手做东西的经历,否则,就算是顶尖工程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不能被录取。

一个人就算再聪明,如果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没有动手能力,那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能在一次次尝试和试错中学习和进步。

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试错和抗压能力

航天员的日常生活比较枯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他们一辈子都在做训练,目的就是为太空飞行做准备。

他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地应对在太空中发生的一切突发情况。例如,他们为了进行更长时间的失重训练,航天员需要进入一个大型室内水池中,练习走路,直到成为第二天性。

但是要想达到正常走路的熟悉程度,最起码得花250个小时,才能为日后每天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做好准备。

而且为了让航天员更好地应对突发紧急情况,他们需要在大约6800个故障场景中不断练习,直到把这些应对突发情况的重复动作变成本能,才能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产生免疫,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任何突发问题。

虽然我们不一定要用这么严苛的标准要求孩子,但这种不断试错和强大的抗压力,对孩子日后学习和工作都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正如上述提到的5项素质与能力,托举着航天员们完成艰苦训练,实现太空之旅!

从这5个方面入手培养,圆孩子的航天梦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但他们并不知道:与其一味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其具备高度的专注能力和终生学习的热情。

《小王子》中有一句话: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人分配任务,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

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如果你想要培养一个孩子,先不要给他制定计划,也不要给他排定课表,你只要教他去渴望未知,提升注意力,才能到达更高的巅峰。

当一个孩子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他不需要太多外在推动力,他由内生发的强壮力量会带领他奔赴星辰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航天   神舟   飞天   孩子   航天局   航天员   严苛   望远镜   中国   注意力   艰苦   太空   思维   强大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