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让孩子看闲书、杂书?其实不让孩子看小说可能适得其反

孩子爱看书是一件好事儿,但很多家长却非常头疼孩子特别爱看「闲书」、「杂书」。

「家里是个男孩,平时特别痴迷武侠小说,假期里捧起武侠小说就读个没完没了,到了饭点都叫不动他。」

「孩子特别爱看《哈利波特》,那么多本就是看多少遍了都不腻味,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没完没了。」

「孩子平时读学校推荐的课外读物不见得多积极,但跟同学偷偷看言情小说还挺起劲儿。孩子马上要到青春期了,也不知道这种行为应该怎么管?」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孩子在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或是对提高成绩没有帮助的课外读物都应该被归类到「闲书」、「杂书」的行列

特别是上面提到的武侠、言情、科幻、侦探等类型小说,再加上如今风靡的网络小说,都最好不要占用孩子的阅读时间。

但事实上,让孩子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阅读各种类型的小说并非坏事,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发展孩子语言技能是有利的

近日发表在《阅读与写作》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个人阅读的小说越多,其语言技能就可能发展得越好,哪怕阅读的是在很多人眼里不值一提的网络小说,也是如此。

研究人员发现,喜欢以阅读小说为消遣的人在语言测试中得分较高,而那些为了获取特定信息而阅读的人在语言测试中得分较低。

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名为「休闲阅读预测的量表(Predictors of Leisure Reading ,PoLR)来调查研究对象的阅读行为,包括阅读动机、阅读障碍、阅读态度和偏好等等。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约克大学中的 200 名本科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调查和预测。

这项研究选定的研究对象均处于成年初期。在这一时期,人们的阅读是一种自发行为,与儿童时期不同,他们不用再在家长、老师的要求下阅读某些指定书籍,完全出自本心,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但可能留有童年阅读习惯的痕迹。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儿童身上,而对成年初期的阅读研究存在不足。

具体看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研究人员会请研究对象完成包含 48 个问题的 PoLR 量表,用于测量他们的各项阅读指标;然后会请研究对象接受类似 SAT(美国高考)的语言测试,以及一项名为「作者识别测试」的阅读习惯测试。

后者会要求受试者从一长串真假掺半的名字中选择他们熟悉的小说和非小说类纪实文学作品的作家名字。这项测试的得分不仅会反应受试者的语言能力,也能体现出其阅读行为。得分较高的人阅读面更广,语言能力也更好。

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后发现——

阅读兴趣、阅读动机以及阅读态度这三种影响阅读的因素会预示语言能力的强弱。而相比之下,喜欢阅读小说的人会比不常阅读小说的人拥有更浓厚的阅读兴趣、更强烈的阅读动机、更积极的阅读态度,即拥有更强的语言能力。

该不该让孩子看闲书、杂书?其实不让孩子看小说可能适得其反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一件让人受益终生的事情。

阅读不仅会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我们的语言能力,让我们更有效地与人沟通,更理智地看待世界,还能让我们更有同理心、减少偏见。

有统计表明,喜欢阅读的人能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甚至能活得更长久、更健康

但培养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先引导孩子阅读他们喜欢的类型的书,不要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别让他们因为自己喜欢看的书不那么「高级」而感到内疚或羞耻

该不该让孩子看闲书、杂书?其实不让孩子看小说可能适得其反

无论是快意恩仇的武侠小说还是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还是朦胧唯美的言情小说或是生动有趣的漫画书,都有可取之处。

比起那些「有用」的书,富有趣味性的小说可以在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适当帮助孩子调控阅读的量和度。那种沉浸在故事中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情节的体验,可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心灵享受,我们尽量不要剥夺孩子这样的乐趣!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3/210316165011.ht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闲书   孩子   适得其反   研究人员   动机   得分   武侠小说   态度   时期   家长   兴趣   能力   语言   测试   喜欢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