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可以根据这项指标预测准爸爸未来的养育方式

宝宝哭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是怎么知道宝宝想要什么的?

由于没办法和年幼的宝宝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所以我们往往不得不依靠所谓的「心灵感应」——利用想象力和直觉猜测宝宝的感受以及所需的回应

而每当我们使用「心灵感应」时,大脑中与「心智理论」相关的区域会被激活,这些区域被认为与理解能力和同理心有关

什么是心智理论?

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指个体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图、期望、思考和信念等,并藉此信息预测和解释他人行为的一种能力,即心智化能力。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这种神奇的育儿直觉通常是妈妈们独有的「特技」。

而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文理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爸爸其实也会使用类似的「心灵感应」技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的神经活动将预示着他未来对孩子实行的养育方式。

研究表明,当使用心智化能力时,有些准爸爸大脑中与「心智理论」相关的区域会更活跃,他们的催产素水平也更高(催产素被认为是亲密关系的源泉)。

孩子出生之后,这些爸爸们会更倾向于采用「婴儿主导」的直觉养育方式。

什么是直觉养育?

直觉养育遵从孩子的引导,并予以回应。在直觉养育方式下,父母会与孩子形成一种紧密的纽带,这让父母能够本能地意识到孩子需要什么。

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分校的心理学博士生 Sofia Cardenas 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产前准爸爸们大脑中与心智理论相关区域的神经激活,似乎与产后其自我报告的直觉养育方式有关。」

换句话说,在孩子出生前,可以根据爸爸们的大脑预测他之后的育儿方式。

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可以根据这项指标预测准爸爸未来的养育方式

研究人员以 39 名即将初为人父的准爸爸为研究对象,在准爸爸们完成「Why-How」任务的同时,使用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他们的大脑数据、采集他们的血流图像,并抽血测量他们的催产素水平。

「Why-How 」任务由一系列图片组成,图片里的人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帮助某人拉上连衣裙拉链或看向别处。测试者被要求评价图片里的人「为什么会执行某个动作」以及「是如何执行某个动作的」。

在被问及图片里的人是如何执行某个动作时,会激活测试者大脑中与身体导向的心理过程相关的区域;在被问及图片里的人执行某个动作的原因时,会激活测试者社会行为导向的思维过程,即调用心智化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这两个问题分离并测量准爸爸们在使用心智化能力时的大脑区域激活情况。

在孩子出生后,所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爸爸们会被要求完成一份育儿问卷。

结果发现,那些大脑中与「心智理论」相关区域表现出强烈激活的爸爸,问卷结果表明他们的养育方式更具备同理心。此外,这些爸爸们的产前催产素水平也往往较高。

这是第一次研究准爸爸的产前催产素水平与大脑活动的关系。尽管数据样本量较小,但 Cardenas 认为这项研究为后续调查打下了基础。

「过去有很多研究都聚焦在准妈妈的催产素水平上面。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父亲大多被忽视了。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推动更大规模研究的展开,关注调查父亲与婴儿的关系。」Cardenas 补充道。

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可以根据这项指标预测准爸爸未来的养育方式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对母亲来说,育儿是一件本能上的事情。比起父亲,她们更善用直觉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与之建立联系。

但事实上,有很多父亲也可以进行直觉养育,他们的心智化能力和同理心并不逊色。

这项研究的作者、心理学副教授 Darby Saxbe 表示,这项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改善父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的机会。

而且有研究表明,同理心是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取并得到提升的。

「让爸爸们知道,通过练习可以增强同理心以及与孩子的心灵感应能力,这可以帮助新手爸爸们在育儿这件事上感到更有力量。」Saxbe 解释道。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father-parenting-prediction-1876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爸爸   方式   产前   心智   研究人员   直觉   感应   大脑   父亲   指标   区域   水平   理论   能力   未来   孩子   催产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