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2021年春节前夕,曹岫云接到了东方出版社的消息,告诉他稻盛先生的《活法》一书中文版销量突破了500万册。


这本书于2005年开始在中国出版,已经变成炙手可热的哲学书,很多人把活法里面的道理用于自己的生活中,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有企业家读完《活法》后,第二天就订购了7500册,发给自己的下属还有经销商。甚至有人买了10万册,送给自己的员工、客户还有亲戚朋友。


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后,受到很多企业家和读者的追捧。


而翻译这本书的,正是与稻盛和夫关系密切的合作者——曹岫云。


曹岫云与稻盛和夫相识了差不多20年。2004年的某一天,稻盛和夫专门接见了他,并对他写的一篇短文赞赏有加,当场聘他为日本盛和塾的顾问。曹岫云对稻盛先生的演讲和为人处世非常了解,在2008年还翻译了他关于经济的演讲,并且翻译成册。2009年邀请稻盛先生到清华大学演讲,而稻盛先生更是邀请他一起在中国合办一家公司,向中国的企业家传播他的经营哲学和实学。


稻盛先生非常喜欢中国,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中,他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把这些实践于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曹岫云写过很多关于稻盛先生的书,比如《稻盛哲学的深度解析》、《哲学心学是拿来用的》、《记录稻盛和夫的传奇人生经历》,还翻译了很多关于稻盛先生的作品。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而这本《稻盛和夫与中国文化》,是曹岫云就稻盛先生与中国文化的一些渊源做了详细的介绍,稻盛先生不仅熟悉“知行合一”的王阳明,还对《了凡四训》有自己的看法,他不仅喜欢《老子》《孔子》,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颇有研究。


从中国文化中学习到的道理,用一本书做介绍,让我们更了解这个被大家都尊敬和喜爱的“老头”,从而也知道了,正是因为有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转变态度,人生才能发生改变


《吸引力法则》说了这样一个道理,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这个并不是说你相信什么,然后什么都不做,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而是说你相信你能够达到一个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毫不怀疑地去努力,最终一定会心想事成,达到自己的目标。


抱着积极的态度就会收获积极的结果,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会收获消极的结果。


王阳明在龙场大悟之前,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苦闷的时间,他一心想要报效朝廷,却无奈因为太优秀被人忌惮,被小人陷害,最终被贬到贵州的一处荒蛮之地。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从繁华的京城到穷县僻壤,不仅有毒虫瘴气,还语言不通,不受当地人的待见,他只能暂时找个山洞生活。


但是他没有过多的抱怨,而是积极乐观,努力地看待自己的生活。


他把自己生活的山洞称为“玩易窝”,并且认为当地的少数民族真性情,善良淳朴。最后,王阳明在这个地方开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且坚定地执行,完成自己的使命。


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过多地抱怨,努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即使在条件艰苦的条件下他也没有改变过这种态度,所以他才会成为中国的圣人,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


如果一个人生活中只是一味地抱怨,他的生活只会越来越糟,就像稻盛先生,如果年轻时他也像其他人一样抱怨,也不会取得如今的成就。


稻盛先生年幼时,和大家一样,是一个调皮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再加上一些外界的因素,他们没有考上当地最好的初中,也没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毕业后也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


他的第一份工作还是老师托关系找到的,就职于京都的一家陶瓷企业——松风工业公司。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当时这家企业已经连续十年亏损,连正常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更别说其他的福利。当时一起进厂的4个大学生先后辞职,只留下稻盛先生一人。


开始时稻盛先生也是一味地抱怨,不想在工作上面花费过多地时间,态度非常消极,整个人生非常灰暗。


如此过了半年,他突然醒悟,自己发了半年的牢骚毫无益处,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处境,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态度,先投身于眼前的研究,把本职工作做好。


就这样,他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做实验上,开发出了一种实用的新型材料,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升职为公司的科长,带领一批人做研究。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正是因为态度的转变,稻盛先生在陶瓷材料研究上取得非常大的突破,也为他后来自己开办公司打下了基础。


现在的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不满意,整天想着辞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却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认真工作,也消极生活。


最后不仅现状没有得到改善,整个人还充满了戾气,愤世嫉俗。


与其无限抱怨,不如转变自己的态度,每天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也会随之改变。


2 从利己到利他,能获得更大的帮助


稻盛先生最喜欢的西乡隆盛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置自己的生命、名誉、地位、财产于不顾的人物,最难对付。然而,领导人不达到这种无私的境界,最终难成大业。


换句话说,若要成就大事,必须抛弃一己之私。


做事业,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大家的利益,这样才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只考虑到自己之便的人,只能方便自己,最后会让人远离,招人憎恨。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曾国藩在家守孝期间,接到了圣旨,要他到湖南去协助地方官员兴办“团练”。


接到圣旨的曾国藩经过在家韬光养晦,决定到湖南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他一心为朝廷,想要做实事,制定了一系列方便自己行事的规章制度。


他一上任,雷厉风行地剿匪,让各地的匪徒都不敢出来活动。他清理旧案,把很多积压的案子都解决了,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了当地官员办事的不利。


他为了办事方便,成立了“审案局”,将自布政使到各府州县长官的社会的治安权收归到自己的名下。办案的时候也不通过地方官,不走正常的司法程序,为了追求办事效率,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到他那里申诉冤情,把土匪流氓直接送到他那里。


曾国藩这样的做法确实大大地提高办事效率,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他却惹恼了当地官员的权益。他独揽了所有的案子,切断了其他人的财路,损伤了其他官员的面子,当地的官员无一人支持他,还不断地给他使绊子。


甚至在他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不出手相救,只是站在旁边看热闹。


本来是想着为朝廷做事实,没想到最后却处境艰难,差点被兵痞杀了。


究其原因,是他只想着自己方便,没有给他人留有后路。你不给他人方便,他人也不会给你方便。


只有你考虑到了别人,别人才会为你着想。


稻盛先生刚开始创业时,追求“技术问世”,把公司的大部分资源和资金都用于研究上面,研制出更好的陶瓷材料是他人生的追求,也是他的个人抱负。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他创办公司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


在公司创立的第二年,公司招进了十几名高中毕业生,经过一年的训练,都成为了公司骨干。


当时公司刚刚起步,规模小,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还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这些学生受不了,联名上书,要求稻盛先生给他们加工资和提高自己的福利。


如果这些人全部辞职,必然会影响公司的运营,但是提高工资待遇,稻盛先生又不能做到,只能苦口婆心地劝他们留下,经过三天三夜的谈判,才将他们留下,并且承诺要把公司办成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好企业。


经过这件事后,稻盛先生陷入了沉思,开办公司,把技术做到一流,是他的个人抱负和理想,他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吃苦受累。但是却不能要求员工与他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家人要养活。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回到办公室后,他把“技术问世”的理想改为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把自己的私利先放一边,把大家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京瓷也在这种理念下一步步发展壮大。


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当你能够多为他人创造更多利益的时候,反过来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帮助。


方便他人,也是方便自己。


3 不被他人定义的人生,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学海,有一天接待了一位长着胡须的长者,这位长者说:“我是在云南专门研究《易经》的,我奉命来到这个地方,向袁学海少年传授我研究的《易经》精髓。”


这位老者预言,袁学海以后不能学医,要参加科举考试,成为高级官员,出人头地。并且还预算出了袁学海哪一年参加什么考试,会考到多少名,成为多少品阶的官员。还说他会结婚,但是不会有孩子,还会死于53岁。


袁学海虽然觉得老人的话很古怪,但是他相信了那一番说辞,人生的轨迹按照老人说的一步步发生着,没有出现过偏差,而他也仿佛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安排,直到他去拜访了“云谷禅师”。


袁学海和云谷禅师一起打坐时,心境清澈纯粹,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妄想,让云谷禅师非常惊讶,以为他经历过刻苦的修行。


后面袁学海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云谷禅师,没想法禅师不仅不认同他对命运的接受,还严厉地斥责了他,告诉他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定的,种什么因,才会得什么样的果。


辞别大师后,袁学海豁然开朗,不再认为自己只能按照以前老人说的方式活,他可以有自己的活法。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回到家后,他和夫人开始做好事,不管大小,都尽力做好,他不仅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活到了70多岁,并且把这些经历写进了《了凡四训》里,启示后人。


没有人能安排你的命运,也没有人能规定你只能按照某种方式活着,你有自己的活法,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就像当时的日航,所有人都认为它已经不行了,只能破产了,但是稻盛先生却拯救了它。


在稻盛先生78岁的时候,日航宣布破产重建,银行损失债权5500亿日元,44万股民手中的股票顿时变成了废纸,国家要注资3500亿日元,还要裁剪三分之一的员工,并且薪资待遇都要降低。


稻盛和夫:一个人走上坡路,是因为做对了这三件事

稻盛先生不愿意看见这样的景象,不能失去日航,他相信自己可以让日航起死回生,所以最终他接受了这项任务。


在他的经营下,日航不仅没有破产,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业绩从谷底飙升到顶峰,在全世界航空业内名列第一,且遥遥领先,十年来持续保持世界第一的高收益。


如果按照既定命运的安排,日航只能是破产重组的结果,但是稻盛先生却认为还有改变的空间,他用自己的一颗真心,一直宣导员工要做好事,认真对待乘客,最红让结果出来了360度大逆转。


你不信命,才能改变命,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拿到的是魔丸,预示着哪吒会成为魔王,为祸人间。但是李靖夫妇不相信,他们一直想方设法也要改变这种命运的安排,最终让哪吒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总结:


这本曹岫云写的《稻盛和夫与中国文化》,从稻盛先生自身的经历入手,再结合他对中国文化的使用,讲述了稻盛先生和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


稻盛先生说他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经营的理念,所以他喜欢中国,也希望自己得到的经验能够让在中国更广泛的地传播。


曹岫云先生因为与稻盛先生接触很多,也一起共事过,所以对稻盛先生有很大的敬爱之心。


回顾稻盛先生的一生,刚开始绝对不是受命运青睐的人,得过肺结核、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好的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曾经也迷茫过,也抱怨过。


就像我们大家一样,对现状有颇多的不满,但是他想的是如何去改变,只有去改变了,去行动了,才能一步步往上走,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哪吒   易经   活法   禅师   朝廷   中国   消极   官员   对了   道理   态度   命运   员工   人生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