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小时理论”,成为专家不可缺少2个因素:时间和实践

“10000小时理论”,成为专家不可缺少2个因素:时间和实践


春节里,亲戚家孩子来家里住下玩,孩子就读高三,成绩很不错。闲聊时候没放过鼓励机会,我问了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在学习上超过大多数同学的?”

答案非常棒,接地气,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的。你想一下,觉得答案会是什么呢。

这孩子平时话语不多,给我这个答案同样很简单,“就是能保持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更长一些,意味着比较,意味着坚持,用投资理财复利系数不难理解,每天更多一点点学习,累计差距就非常大。

比如有人每天多努力1%,有人每天偷懒1%,一年下来的结果,前者是1.38,后者是0.26,差距是5.3倍。

看似不起眼的微小差距,日积月累,天地悬隔。你如果不信,用10年时间替换一下,上面1.01的3650次方,已经是天文数字,而0.99的3650次方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时间复利系数的威力。

这就是“10000小时天才理论”,当然,成为天才需要多个要素,但是成为某个领域专家,这个10000小时是不可跨越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成为一名专家以前,你是不可能变得富有创造力的”。

“研究表明,无论是滑雪、雕刻、唱歌还是心理学,几乎对任何一个领域来说,你都需要付出大于10年的工作或者说10000小时的努力,才能变得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对于这个结论,我想大家都可以接受,也能找出许多例证。

假如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全力投入一项技能训练,3年下来差不多就是10000小时,或者每天只能拿出3小时训练某项技能,差不多就要10年时间达到10000小时。

最近网红“拉面哥”在他的专业里,连续坚持15年工作,早已经达到10000小时,自然有资格称为拉面专家,这是他得以被人赞誉的基础技能能力。

很多俗语也非常形象的说出了成为专家需要持之以恒,尤其喜欢用10年这个表达。

“十年磨一剑”;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见,成为专家不可缺少的是时间,以及实践,才有《卖油翁》所言,“无他,惟手熟尔”。

想一想,我们想要成为某个领域行家里手,时间和实践够不够?


“10000小时理论”,成为专家不可缺少2个因素:时间和实践


这里说的成为专家,10000小时时间和持续训练练习缺一不可。因此,那些仅仅满足打发日子,不去刻意实践练习,哪怕过一辈子也与专家无关。

当然,这个专家不要狭隘的局限于工作或者某个行业,就家庭生活而言就需要很多专家,比如家庭教育、做饭、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洗碗刷锅等,这些方面都是诞生专家的领域。就业余兴趣而言,存在更多专家领域,因此,每个人都会是各自领域多种专家身份,这毫不稀奇。

当然,上面说的10000小时理论成就的是技能专家,这是对于自我而言的。要成为受欢迎的专家,还得继续面向人文层面学习,也就是除了用脑,还得用心,把别人放在心中,或者以别人为中心考虑事情,会让我们技能水平发挥更好,让我们工作生活更加幸福。

“10000小时理论”,成为专家不可缺少2个因素:时间和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小时   时间   复利   专家   次方   年时   拉面   系数   心理学   差距   因素   技能   答案   领域   理论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