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困惑人人都有,如何回答以及处理我们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

心理困惑人人都有,如何回答以及处理我们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


心理困惑人人有,我们会遇到朋友询问,以及自己遇到要应对的各种问题。这时候,该如何回答以及如何应对呢?

先看看几个问题:

1、如何提高家人共情能力?

2、如何与抑郁症家人交流?

3、如何应对爱骂人的孩子?

4、如何回答朋友心理困惑?

5、如何提升自我成长能力?

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关于回答这些问题,我先给出几点思路。

一、谁改变、改变谁。

上面问题,有的暗示指向的是想改变对方,这也是常见思维模式,问题在于改变别人往往无效,比如对于爱骂人的孩子批评效果不好,指出家人问题后改变很难奏效。

这不难理解,如果一般交流就有效果,说明双方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也就不需要帮助,悖论就是能改变的不需帮助、需帮助的难以改变。

由此要明确一点,“谁在痛苦区谁改变”,心理方式能改变的永远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首要理念。

举个自己例子,曾经试图改变孩子,最后把亲子关系搞的很糟糕,结果还是得自己先改变,闭上嘴、写便签、写文章等改善关系。即便自己想改变的事情,就能做到吗,也难的很,比如曾认真请教学习减脂,结果坚持几周不了了之。

二、怎么改、如何做。

牢记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面对的就是如何改,怎么有效去做的问题。这是使用思维解决问题的范畴,一定用到目标分解策略,就是“小目标、步步高”,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不要过高期待。

具体方式我觉得青红老师给出的建议很好,即想改变——适合自己方式改变——一步步做出改变。期间还必然出现波折,认知上的“达克效应”就是例证。

对于这三步解释下自己理解。“想改变”是强调动机,直面问题,不回避问题,在问题解决中锻炼自己。“适合自己方式改变”是强调改变有效性,别听高大尚建议,适合自己特点的才会有效果,对症下药。“一步步做出改变”强调稍微有变化就是有效,不能急于求成,心理方式改变人就是慢稳止,就是要学会示弱,只要尝试去做就是进步。


心理困惑人人都有,如何回答以及处理我们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


看看对上面问题的简要回答。

1、亲密关系改善。人之初性本贱,这是杨芳老师的话,用在夫妻关系改善中很经典。一方做的过多可能导致另一方感觉适应,出力不讨好,如何调节自我焦虑指数是关键。

比如家务做个分工,适当承担能力范围内的部分。

2、家庭成员有严重心理疾病。去医院就诊第一位,视作身体疾病一样认真对待,遵医嘱,做好陪伴,无条件关爱,多做少说用心链接。

陪伴一起做事情,找感兴趣的事情持续做,如一起读书、抄写东西、学习心理等。

3、应对行为不佳孩子。不去无效指责,用强化、消退、负惩罚,积极关注为主。发挥家庭成员情绪管理较高者作用,负起管理带动转化责任。

练习写出20个“我应该”互换互动体验,录音录像日常不佳言行反馈,情绪管理示范。

4、回答心理困惑。指向本人,自我负责,积极关注,调动心理能量,求异思维,跳出来看困惑。

5、提升自我能力。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

心理困惑人人都有,如何回答以及处理我们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步步高   困惑   出力不讨好   心理   不佳   家人   情绪   思维   事情   自我   效果   目标   能力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