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生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那么重要,当你遇到了一些可为、可不为的事情时,不妨让自己做好人生减法,因为它可以使人更加清醒、更加科学地悟透人生的内涵,并能够合理地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这样的举动会使人生不至于走向极端,更能令人生充满活力,进而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当你自己心若旁鹜,淡看人生苦痛,淡泊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01

孟子有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所谓作为,是一种选择。只有选择了不做什么,才能选择做什么。如果一个人无所不为,那他到底要干什么呢?

有所不为,方可有所为。

一位老人与一个青年一起来到一个池塘边钓鱼。

不一会儿,老人便钓到了好几条大鱼,而青年却一无所获。青年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一起钓鱼,却有这么大的差别,青年来到老人的身边,向他请教钓鱼的秘诀。

老人一边将鱼饵挂在鱼钧上,一边轻声对青年说:"如果你确定要钓什么鱼,你就要准备着做一系列的选择。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你能否钓到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能否钓到大鱼。"

老人将鱼钩准确而有力地抛向水面,然后坐下来看着说:"也许,钓鱼更应该靠运气,因为其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当我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时,却不一定会成功。但钓鱼不是傻瓜游戏,而更像是在玩21点扑克牌。你对具体的栖息地、游戏规则、用饵诱鱼和概率、鱼的数量、鱼饵的多少好坏、天气状况等相关的情况越是了解,你钓到大鱼的机会便会越多。"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老人接着说:"选择池塘在钓鱼中极为重要,在这个池塘中钓鱼,是经过了反复的选择之后我才决定的,而你却是非常盲目地选择。虽然我们碰巧遇到了一起,但是我们之间的区别却如此明显。我永远都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而你却是随机的,也许你会有好机会,但是机遇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你的身边,真正的成功需要靠经验的积累与理智的选择。"

说着,老人的鱼又上钩了,又是一条大鱼。

老人微微一笑,说:"你知道吗?为了选择一块好的鱼塘进行钓鱼,我做了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去了解水深情况与水中的藻类繁殖情况。也许你认为钓鱼只不过是一种娱乐,似乎应该更轻松些。

但是,如果我们选错了池塘,拿着鱼竿傻傻地坐在池塘边,那还不如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呢!我们也许没必要将钓鱼当成一种体育比赛,但是想要钓到大鱼却必须多用一些心思。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旦你形成了这种态度,你就能从中获得某种乐趣——思考的乐趣。"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选定了池塘,接下来你应该聘请一个教练。"老人继续说,

"许多人宁愿选择做一个失败者,也不愿意依靠他人的帮助,无论是付费还是免费。如果你能立即接受你是无知的、而且什么也不懂的事实,闭上自己的嘴巴耐心学习,那你的钓鱼技术就会迅速提高。"

"最后,选择一个位置。与人有层次一样,鱼也有层次之分,当一个地方的鱼钓完了,我们就必须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位置。

但这种调整并不是盲目的,我们必须知道哪些位置会有鱼。鱼是游动的,机会也是在变化的。也许我们选对了一个好区域,并且选对了一个好池塘,但是我们却在一个只有小鱼的浅水区徘徊,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钓到大鱼呢?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变化位置来寻找大鱼,并且在其饥饿的时候投下鱼饵,将其钓上来。"

老人的话让青年若有所思。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02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和钓鱼是同一道理,我们的一生无不是在选择:小时候我们选择不同的玩具和游戏:上学的时候选择不同的知识与爱好,不同的朋友,不同的理想目标:再以后我们选择不同的职业工作,不同的人生伴侣等等。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是被动的,因此感觉不到这种力量的存在。一旦我们的人生为自己所把握,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存在。大到选择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小到选择下一餐吃什么,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其实,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与钓鱼非常相似。

我们的人生总是被各种各样的选择所充斥着:在儿时,我们选择不同的玩具与游戏;上学时,我们选择接受不同的知识与爱好,让自己拥有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人生理想;在踏入了社会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选择会更多,不同的职业工作、不同的人生伴侣……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都会呈现出被动状态,所以,我们往往无法感知到这种强大力量的存在。

但是,一旦我们的人生为自己所把握,我们便可以感受到这种强大力量的存在。大到选择为之而奋斗终生的事业,小到选择下一顿饭要吃什么,不同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生活质量,更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走向于何处。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旦我们的人生为自己所把握,我们便可以感受到这种强大力量的存在。大到选择为之而奋斗终生的事业,小到选择下一顿饭要吃什么,不同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生活质量,更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走向于何处。

人的一生就好像在爬梯子,当我们努力爬、拼命爬,到了人生的顶端一看:忽然感觉到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发现梯子搭错墙了!很多人工作三十年四十年,退休时才发现:退休后只有一份饭票的简单生活其实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此告诫还有想法的朋友们,无论目前是打工的、当官的、做生意的,好好考虑一下你的未来,如果你看不见自己的未来,那么你就要赶紧换梯子;如果你能看见自己的未来,这个未来是你不想要的,那么你也赶紧换梯子,千万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03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出现疏于教育和过度教育两种情形,二者显然都是不适当的教育。

在杂文《上海的儿童》中,鲁迅先生对中国的家庭教育进行过精辟的描述和概括,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不难看出,鲁迅所说的,一种是放任自流的溺爱,另一种是严厉粗暴的苛责。大量事实表明,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性,难以很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会严重影响人生的顺利发展。

家庭教育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实际上表达的是这样一种理念,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管但不全管,有重点切中要的管,该管的管,该放手的放手,父母做得不多,孩子喜欢,亲子关系和谐,自主性得到发展,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大多数父母似乎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为人父母一定要每天从早到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一直不停地对孩子进行时时的主导、关注、管教、指导、监督、提醒、要求、批评、控制、挑毛病、找问题、唠叨等,而且只要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会不辞辛苦、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做好一切。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凡事皆有度,教育过度和教育不及都不可取,不及难成,过之易折。智慧的父母懂得分辨"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凡事替代,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

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父母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拼尽全力努力为孩子设计好一切、安排好一切、打理好一切,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方向去发展,去成龙成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这种父母替孩子选择、替孩子决定、替代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丧失自我,缺乏自主性,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不仅如此,父母的过度控制、逼迫和替代教育的做法,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进而会影响孩子人生的顺利发展。

实际上作为家长,应无条件的支持学校,支持老师。老师们已经指出了一条孩子成长的路径,家长遵照执行就行了。老师要求做的,不打折扣,要又快又好的响应和完成。这样会让孩子信任学校,信任老师,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负面情绪的情况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其次,顺应孩子的本性,孩子有什么兴趣,家长应该给予支持,不宜越俎代庖替他选择。

凡事皆有度,其度在于恰好,在于适当。家庭教育更是如此,教育过度和教育不及都不可取,不及难成,过之易折。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生,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活得再漂亮,也会有凄凉;路,走得再潇洒,也会有迷茫;歌,唱得再响亮,也会有冷场;人,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有所不为   有所为   鱼饵   梯子   大鱼   池塘   家庭教育   境界   强大   老人   父母   力量   位置   青年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