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四层次,你在哪一层?这个妈妈如此做最高层次教育—高明


文:黑豆老末儿

读南怀瑾先生的《孟子旁通》,谈到为政的四个层次:

最高明的为政方法是“因之”。依着百姓的本质和禀赋,在立法行政上,很自然地把他们引到好的方向。

如果行不通,退而求其次,顺着他们的兴趣嗜好,针对他们重视现实的心理,“利道之”,以利为引导,导致他们走到良善的路上。

“其次教诲之”,如果还是不能,于是用再次一等的方法,也就是用比较强硬一点的方法,教育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对的,是不可以做的。

如果仍然没有效果,这就只好用更次等的方法,“整齐之”,以法令来纠正了。

家庭中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为政呢?

家长教育四层次,你在哪一层?这个妈妈如此做最高层次教育—高明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一样存在这四个层次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第一种——“因之”,理想很美好,可是现实很骨感!

其原因在于:从现实到目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之以恒不易。

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教育者需要具备这样的教育能力。

换句通俗的说法就是:爸爸妈妈自己要爬过山,感受过爬山的过程,而且还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乃至体质如何,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爬山。即使爸爸妈妈没有爬过山,如果能有开阔的视野朴实的心态去和孩子分享对生活的热爱,了解孩子的禀赋特点,也一样可以鼓励孩子去享受成长的快乐。

家长既有了很好的教育能力,又能持之以恒地去做,孩子又怎么能不成才呢?

如此看来,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之关键。这话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早就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一说,自古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很好地印证了家风传承呢?

家长教育四层次,你在哪一层?这个妈妈如此做最高层次教育—高明

有一个伙伴讲:一个妈妈为了让高一的孩子去上学,真真地跪在孩子面前求着她去上学!好像这个画面在网上也曾见到过,而且网上类似的画面并不少见。我曾自己眼见过一个老母亲为了阻止儿子去做一件事,坐在地上抱住儿子的腿哭着哀求。这样的画面太扎心,所以也就记忆很深刻!

有一个妻子在先生生日的那个晚上,是这样做的:

白天抽空挑了两束花。晚上先生加班回到家,已经过了9点半,吃完饭,正好大宝也下晚自习回来了。在蛋糕上插好蜡烛,全家为先生唱起生日歌,小宝献上她做的生日贺卡和水果拼盘。我拿起一束花给大宝,“去献给奶奶,谢谢奶奶,培养了这么优秀的爸爸!”

大宝把花献给了奶奶,奶奶开心地说,“你要努力,将来和你爸一样优秀!”

我感觉到爱在家人间流动起来!

其实,父母对孩子真正的教育,不是什么高深的说教,哲理的灌输,而恰恰是这些日常的点滴。我认为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最高明的教育!

家长教育四层次,你在哪一层?这个妈妈如此做最高层次教育—高明

(图片来自网络)

下文还是这个妈妈的记录:

妈妈:轩,任何时候行动起来都不晚,只要方向对了,只管行动,不要顾虑。你看奶奶以前大字不识一个,她都70岁了,这一年来她一有空就拿出小宝的认字书看,现在已经可以认不少字了,还可以自己读故事了,现在我再也不能说她一字不识了。她的持续学习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儿子:妈,你以前不是老嫌弃奶奶,你现在会肯定奶奶,你也有变化哦!

当我用心看见他人,肯定他人时,别人也会看见和肯定你。自己改变了,就会带来他人的改变。

今天奶奶感觉做事积极主动多了,脸上洋溢着喜悦

什么叫引领?什么叫因之?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给出来,因为这是需要家长的智慧才能做到的,而智慧是隐藏在每个人心里,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一点点散发出来的。

家长教育四层次,你在哪一层?这个妈妈如此做最高层次教育—高明

如果说上边这位妈妈是在说的家里事,那么我们可以再看一段她是如何在自己的学习中和儿子交流的:

今天中午大宝回家吃饭,这段时间是我们建立爱的链接的好时机。

做好孩子爱吃的饭菜,我还特意榨了清甜的果汁,一小块蛋糕做饭后甜点。

儿子回到家,惯例要开电视看网球比赛视频。

妈妈:轩,过来陪我聊会天吧。

儿子:我想看。

妈妈:你过来,我给你看个东西。

我拿出他四年级时写的一封给我误会信(去年收拾东西时整理出来的)

家长教育四层次,你在哪一层?这个妈妈如此做最高层次教育—高明

儿子好奇地拿过去看了起来。信的内容勾起了儿子的回忆。看来儿子对这件还有印象。

妈妈:这封信是我去年整理东西的时候拿出来的。我把它珍藏起来,并且放在我日常学习的笔记本扉页,我想让它时刻提醒我需要不断学习、成长,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从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忽略你的感受。

宝贝,你一直是一个好孩子。可是我一直在用我自以为是的方式来爱你,没有看见你的好,专盯你的错误,甚至有时还造成了误会。真的很抱歉,我决定改变,重塑自我。

我们一起回忆了这件事情。

吃完饭,儿子又提出看网球视频。

妈妈:我邀请你一起来看一个我学习的视频,可以吗?只需要25分钟的时间。

我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儿子。

儿子犹豫了一会儿,说:那好吧。

我们一起看了《生命铁三角》中的《父母的得分》那一课。

看完了,儿子问:你小时候哪件事情让你难以忘记。

妈妈:就是我中考时,我想读高中考大学,我爸爸不同意,偏让我读中师,这是我心头的烙印,至今都无法抹灭。于是这些年我就不自觉地把埋藏心底的这份缺憾投射在你的身上。

儿子:所以你对我的学习要求特别严格。老是不让我去玩,怕浪费时间。

妈妈:是的,希望你能理解老母亲的爱你的心。

儿子:妈,爱你哦!

妈妈:谢谢你能理解体谅父母。你一直都是我们的好宝贝。

我认为这才是父母对儿女真正的教育!这是最朴实、最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是对孩子最有意义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家长   妈妈   禀赋   持之以恒   奶奶   层次   画面   日常   爸爸   儿子   父母   现实   东西   孩子   时间   方法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