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共情,似乎你不懂得共情,你就不能和别人说话。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丈夫不理解妻子,我们就会苦口婆心的劝。你要理解他的不容易,她很难,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哪有谁是容易的,哪个不难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共情不好,任何事情要有一个度。如果没有界限感,我们认为我们是在理解别人,实际上对别人会有一种侵入感。另外一方面每个人都需要消化自己的情绪,爱人有情绪了,需要他自己去消化,我们陪伴就好。孩子情绪低落,他需要面对自己的无助,因为很多时候,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

对于父母来说,承认自己无能为力是很难的,所以父母才要伪装自己无所不知。实际上父母不知道什么,知道的一点儿知识都是从书本上看来的,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体悟和实践。所以很多知道道理的父母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可以教知识,你是教授,可以培养出博士。但是你就交不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教孩子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言传身教。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所以在我这里做咨询的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他们多数从小被父母教育上需要共情,需要去理解别人。需要宽容,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所以在人际关系上,反而不能和别人建立关系。因为自己总是理解别人,即使自己受到了侵害,也会给别人侵害自己一个合理化理由。

所以很多孩子发病之后会觉悟到,以前我那么做吃亏了,现在谁欺负我,我要完全反击回去。由极左走到极右,最后变成和别人发生冲突。左右都不是,让自己陷入孤立。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什么东西是我自己处理的?什么是别人处理的?找不准固定的界限。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那么我们在学共情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共情,也要明白界限,什么是我需要做的,什么是她需要面对的。

比如每次孩子遇到挫折和痛苦,父母都主动上前解决。这样孩子就形成了遇事就逃避痛苦,不敢面对,遇到事情就需要爸妈解决。可是如果到高中,到大学到社会,很多问题是父母解决不了的,这时候孩子就会逼着父母去解决。

我咨询有个孩子遇到高考的痛苦,然后他就会批判爸爸妈妈。你们就会挣死工资,根本不会投资理财。你们要给我准备几百万,我要投资房地产,我一定会挣大钱。你们要把自己的房子卖了,钱不够就找亲戚朋友借点。每天都对他妈妈唠叨,把他妈妈唠叨的烦死了。

这样的孩子就是从小没有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妈妈造成的,是中国的教育造成的。他会认为外国的教育很轻松,我的痛苦都是你们造成的,因为你们不能让我快乐,所以我有痛苦就要折磨爸爸妈妈。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二、共情,也要学会承担责任。

过度感同身受,不仅是行为上越界,情感上也越界,总会因为他人的情绪,让自己背负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在我咨询中有一个女生,她每次看到乞丐都会难受几天?所以她尽量躲着乞丐走。因为每次看到乞丐之后,自己吃好的就会有罪恶感。他们连饭都吃不上,我在这里山珍海味。他们穿的非常破,而我在这里穿奢侈品。

然后自己就会自责、内疚,对自己批判,觉得自己不好。有的人享受是快乐,对于过度感同身受的人,享受快乐是一种罪恶,因为之后他会自责内疚,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所以在他的内心总会纠结,我到底应该这么做?想吃好的有罪恶感,然后自己还不习惯吃平时饭菜,不习惯穿普通的衣服。最后变成怎么做都不对,这才容易引起一个人的自暴自弃。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三、共情太多了就是泛滥,我们怎么能知道别人的内心世界呢?我们真的能理解别人吗?

所以做心理咨询中我更多的用到是倾听,而不是简单的共情。没有谁能理解你,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注定是孤独的。能理解你1/10就是朋友,能理解你大部分就是知己。咨询中我遇到很多夫妻,他们认为互相已经很理解了。可是当咨询深入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对爱人非常陌生。当然,因为我们对自己都非常陌生,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分析自己,从来没有探索自己。

甚至说自己从来不知道要什么,我咨询中遇到很多特别痛苦的人,我常常问他们,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都是一脸迷茫,一个人不知道要什么才会纠结。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们反而不会痛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很多人没有明确目标,你给她什么都不对,原因是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所以不要摆出一副理解的面容和口气,尽管不能理解别人让我们很挫折,甚至让我们有无力感,甚至会觉得自己是无能的。实际上这正是发掘问题的关键,无论你多了不起,终究你是无能的。无论你多么有能力多么优秀,你一定会遇到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一个皇上也解决不了自己生死的问题,一个教授也解决不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

当你自己发现自己的无能,实际上这就是身教,这会让孩子了解我们都有无能为力的地方。一个人所以焦虑和恐惧,就是因为他想控制事物。不控制自己就焦虑,所以越是没有安全感的人,越恐惧越担心越焦虑。所以无论我们是对朋友,对爱人,对孩子,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只能提供支持,但不越界,尊重她自己面对情绪的个人空间。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所以在咨询中当妈妈不在去共情孩子,当时孩子一定会愤怒。可是如果这时候妈妈学会倾听,这界限感自然就会出来。经过几次之后,孩子自然会面对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之后他会感谢父母,因为在这个事件中他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情绪,学会了成长。我们现在缺的不是共情,而是共情泛滥。我们对孩子的爱根本都不缺少,每个父母都爱的太多,甚至变成了溺爱。

所以说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这样才能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别让共情泛滥,你不是圣母,不要去拯救别人,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感同身受   圣母   界限   无能   焦虑   无能为力   乞丐   情绪   爱人   痛苦   不好   父母   妈妈   老师   孩子   知识   精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