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咨询中很多父母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自从有抑郁症之后,开始就不出门,不但亲戚家不去,即使平时非常要好的同学家也不去。也不出去锻炼,有的时候三天五天在自己的小屋里面。也不让我们去打扰他,自己每天就玩着手机。既不想学习也不想工作,在家这样啃老是真的好。有吃有喝的,在家里待着多美!

可事实让我们待半个月,很多人都开始烦躁了。因为我们习惯忙碌的生活,一时静下来我们不知道做什么。因为我们的价值一直体现在工作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作,所以很多人在家待着就觉得心慌慌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工作我们才有价值,我们才有安全感。所以不工作就会焦虑,很多大人在家呆着都会发脾气。

所以不要说轻易呆着,有吃有喝,就会很高兴。他们不敢出去和别人交往,或者说回避和别人交往,正是自己内心有非常大的羞耻感。对一个优秀的人来说,此刻我都不优秀,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自己颓废在家,因为自己过去一直表现的非常优秀。懂事听话有修养,学习前几名,别人眼中的优秀的孩子,或者说平时都是别人的标杆。

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此刻不能上学,学习就头疼,实际上对学习已经有了恐惧。甚至说自己内心已经有了厌烦,可是自己必须要出人头地,自己必须要优秀,自己必须要考上名牌大学。这就会出现逼着自己必须学,即使自己内心已经烦了,这种情况也会产生强迫症。我必须爱好学习,来压制那个不愿意学习的自己。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内在的冲突,优秀的自己总是在压抑颓废的自己,上进的自己总是压抑懈怠的自己。

心理学家说一个长期内在冲突的人,就会有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疾病。我们大家熟悉的精神分裂患者,就是一直用优秀的,虚假的自己,来掩盖那个不想上进真实的自己。我一定要表现我是有修养的,懂事儿的,宽宏大量的,无私的。遇到事情不能生气,不能发脾气,不能表现小气,不能斤斤计较。

有弹性的家庭,或者说有弹性的父母。允许孩子做不同层面的自己。固定的死板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总是非黑即白。坚强就是对的,脆弱就是错的。勇敢就是对的,懦弱就是错的。这种就像把一个硬币掰成两半,本来一个人同时具有坚强同时有脆弱。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这样的教育,必定造成孩子内心的冲突,最终会导致孩子精神分裂。

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所以在心理上有病的孩子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

这样的人多数是讨好型性格,因为这种家庭教育注定自己是付出型的。在和别人交往中,就像每次买东西和吃饭,自己都抢着买单。经过几次之后觉得别人占自己的便宜,于是开始疏远别人。另一方面,让自己占便宜自己还受不了。别人给自己点儿东西,自己马上就想还回去。

另一方面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因为表达真实的自己就意味着有冲突。所以表面上和谁都好,和谁都是朋友,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还谁都不能说真实的话。自己只能表现优秀的自己,怕自己的不优秀被同学或者同事知道。所以自己才会活得累,因为我一直是需要伪装,如果自己真实,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那么自己就没有朋友了。

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2、害怕改变和消失,死守熟悉的事物。

一个人可以几年如一日的喝一种饮料,不敢尝试另一种饮料。熟悉的事物对自己就是安全的,对未知的事物心中充满着焦虑和恐惧。所以这样人害怕改变,因为不确定性是不能被控制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改变,就意味着他会犯错。所以一个人避免自己犯错,宁可选择自己不改变。

永远活在自己熟悉的事物里,害怕挑战,害怕冒险。总是把事物想到百分之百再去做,我一定做对,我不能犯错误,不能有一点儿瑕疵。想要明天和未来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去走,或者说想要朋友亲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按照自己心里想的去做。当理想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自己就会对人事物都失望。

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3、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只能优秀,不能平凡。

心理学家说每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有严重的自恋。我就是优秀的,我无所不能,这样人根本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更不能允许自己犯错。所以他才会拼命的逼自己优秀,当自己的努力过后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自己内心又会觉得自己非常差劲,完全肯定变成完全否定。

所以过度表现自信的人,一定隐藏一个自卑的自己。越是怕犯错的人,希望别人肯定认同赞美的人,内心越有一个没有价值的自己。所以这样的人才会变得敏感,猜忌,因为自己内心脆弱,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会交朋友,她会把同学都看成肤浅和幼稚,这样就避免自己不会交朋友的尴尬。

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我不想和他们交朋友,这样就给自己形成一个孤岛。我们看到很多高冷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伪装的人。刻意表达高傲,正是掩藏自己内心的自卑。我们生活中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人,自己本来资质平平,可是骨子里有一种傲气,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总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和别人不同,我是优秀的。

今天只是探讨回避性格的行为,没有写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这在以往的文章中有说明,今天借着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待在屋里。很多父母才理解孩子在家待着并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经历我们才能理解一个人。就像一个抑郁症患者更能理解一个抑郁症病人,因为他经历过同样的苦难。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我们憋在家里滋味不好受,请理解那些不敢出门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都会   精神分裂   好受   交朋友   患者   脆弱   事物   滋味   冲突   害怕   内心   熟悉   父母   真实   老师   优秀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