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给娃磨耳朵的英语启蒙,不要也罢

随便找个英文动画片就给孩子放,这不是磨耳朵,这是折磨耳朵。

就这么给娃磨耳朵的英语启蒙,不要也罢

“磨耳朵”这个名词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而且在娃的英语启蒙过程中,磨耳朵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宝爸宝妈们一看,这咱得“磨”啊!于是找来了很多英语动画片和英语儿歌,开始给娃不断地放,期待娃也能突然开口飚英语。

磨来磨去,英语启蒙的效果没见磨出来,倒是磨出了一堆问题,真是尴了个尬。她们普遍的困惑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磨耳朵该怎么给孩子听?

就这么给娃磨耳朵的英语启蒙,不要也罢

一、磨耳朵的本质

毋庸置疑,磨耳朵在儿童的英语启蒙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需要持续“磨”的。但如果认为“磨耳朵就是要听”,这种理解就有些片面了。我更愿意用“听力输入”来代替“磨耳朵”这种说法——这也是磨耳朵的本质。既然是输入,就是既要有“输”,又要有“入”。不仅要关注听的是什么,还要知道听没听得进去,也就是要懂得如何给孩子听。

所以,与其说是磨耳朵,不如说是在磨脑子——用耳朵听,在大脑里磨,然后才被吸收存储为己用。有了高质量的输入,才会有后面的语言输出。

就这么给娃磨耳朵的英语启蒙,不要也罢

二、怎么“磨”才有效?

很多人误解了“磨耳朵”,好像只要给孩子一直播放英文动画片、绘本音频、英文儿歌,孩子就会被“熏陶”成功。

那么,给孩子听英语就是磨耳朵吗?

然!而!并!不!是!

不理解的听力输入等于噪音。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无论“熏陶”多久,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启蒙。哪位不服气,可以去找一个西班牙语听力,自己磨一个月耳朵感受一下。

啥?你不愿意?你的娃也不愿意啊!

1、可理解性的输入才是关键!

让我们先把磨耳朵这个词儿从我们脑中去掉,换成更科学的说法:可理解性输入。

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认为,仅仅强调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要进行可理解输入,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瞎!听!没!用!

对于儿童外语启蒙来说,听力的输入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只要听的内容是可被孩子理解的,再配合动画或儿歌这些载体,孩子会很愉快地接受

明明可以轻松搞定的事儿,非得搞“书读百遍”、“铁杵磨针”那一套就没意思了。我一直觉得,那个拿个铁棒一通瞎磨的老婆婆,肯定是这辈子都没见过卖针的。

就这么给娃磨耳朵的英语启蒙,不要也罢

2、怎么听?加入亲子互动

对于孩子来说,英语中能听的机会有很多,但是能听懂(在场景中理解)才是重点,而家长就是帮助孩子“听懂”的关键人物。

怎样帮助孩子听懂英语呢?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语言本能》一书中提到了三个要素:声音环境;母亲式语型;父母的回应与自我实践。这三点其实都是在强调,磨耳朵要加入亲子互动。

如果只是用音频或者视频给孩子播放“磨耳朵”材料,家长就走开了,这样就是只有声音而没有环境。只有加入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才能形成声音环境。就像娃小的时候,我们拍拍双手,张开双臂对他说:“来呀,宝宝!”这样声情并茂的“母亲式句型”,娃一定知道这是让他走过去了。

另外,需要广泛听、大量听。亲子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看图听音。所以这一阶段的前提都是在配合看书或看视频同步听。

慢慢地,可以尝试让孩子不看书不看视频,单独听——建议选择给孩子听他看过的书或者动画对应的音频,这些材料对孩子来说好理解且有熟悉感,接受度会更高。

3、听什么?

各类原版绘本和分级读物的配套音频,还有动画片的对应音频,都是很好的选择。注意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做好搭配。

总之,正确地磨耳朵需要做到“听”的有效输入,并且离不开亲子的互动。“听什么”和“怎么听”要看娃处在英语启蒙什么阶段。但是一定不要觉得压力山大,因为磨耳朵对于家长的参与度来说,是越开始越需要,越往后则会越来越轻松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英语   耳朵   英文   儿歌   动画片   听力   亲子   音频   家长   声音   语言   可理解   环境   孩子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