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21天-《正面管教》

正面的方法

1、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我们那一代听话了?

  我的妈妈和婆婆经常说我们小的时候是有多么多么的听话,不会像我儿子一样总是在执行大人指令的时候问为什么,有时候还会出现让他赶狗却撵鸡的情形。学习上,我们这一代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也没有什么课后辅导,但是现在的孩子却不一样,上各种的培训班,还让家长发愁学习问题。

  家里爷爷奶奶经常将原因归结为电视泛滥、电子游戏、父母宠溺。但是鲁道夫·德雷克斯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20世纪中期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化才是造成孩子们变化的直接原因。

  第一个重大的社会变化是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梳理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准确地说是妈妈地位的提高。以前不论爸爸说什么妈妈都很顺从,家庭中爸爸是一家之主,很少有人会质疑“爸爸说了算”的观念。

  “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妈妈不再给孩子树立顺从的榜样,孩子自然也开始希望得到平等和尊重

  另一个重大的社会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以前物质生活匮乏,吃饱穿暖就是好生活,但是现在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太多,根本不需要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

  也就是说,以前的父母即便没有采用积极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的听话。

2、管教方法

  大人和孩子之间有三种主要互动方式:严厉型,娇纵型和正面管教。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情形:一个寒冷的雨天早晨,关于早餐的选择,主人公乔尼是个3岁的小朋友

  严厉型的妈妈觉得乔尼应该吃热乎乎的玉米粥,有营养且吃完身上会感觉热乎乎的不容易生病。妈妈为了让乔尼听话,第一步给他讲道理,今天为什么需要吃热玉米粥(乔尼才3岁,不为所动);第二步将玉米粥做得可口些,添加这种糖果,蜂蜜,葡萄干等等,乔尼尝了一口,还是不喜欢;第三步教育孩子要懂得珍惜,想想非洲那些快要饿死的孩子,乔尼还是不吃,并告诉妈妈将食物送给他们;第四步妈妈这时已经生气了,打了乔尼一巴掌,然后告诉他只能去饿肚子了。

  但玩了一会儿,乔尼真的饿了,于是妈妈又开始说教“我早就告诉过你...”,并满足于自己的教育-让乔尼知道妈妈多么正确。然后,妈妈给了乔尼一些饼干,打发他出去玩,然后为了弥补早餐的营养损失,妈妈开始准备中午餐,猜猜午餐会怎么样?

  娇纵型妈妈早上会询问乔尼想吃什么,乔尼会点餐,但是点完之后却并不一定会吃,他会不断地提要求,将妈妈指使得团团转。现实中也常见,比如听到一些妈妈或奶奶说,“那他不吃其他东西,我只好去给他买啊。”

  那如果是正面管教的话,又会如何呢?

  早上乔尼会自己起床,穿好衣服,收拾好床,自己洗漱,然后来到厨房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比如摆碗筷。早餐妈妈会给乔尼一个有限制的选择:“你是要小麦圈,还是维蒂麦脆?”乔尼选好了之后却又不想吃了,妈妈会说,“好吧,我们没办法把维蒂麦脆再变脆,那你出去玩吧,吃午饭时再见。”

  我们发现这位正面管教的妈妈并没有试图说服孩子,没有想把麦脆调得更好吃,也没有打孩子。但是孩子确实很快就饿了,他会告诉妈妈,试图让妈妈内疚。但是妈妈却以尊重孩子的口吻说:“我想你肯定饿坏了”没有说那套“我早就告诉过你”的说教,而是安慰他说“我相信你会挺到中午的。”

  我们的孩子在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听话的,他可能会发脾气,会哭闹,会指责妈妈,说“你不爱我了,你故意让我饿肚子”这样的话来引起妈妈的内疚。但正面管教的妈妈会温柔而坚定地执行管教方法,让孩子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从而激励他们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3、棍棒下出孝子

  今天早上孩子爸爸跟我说我跟孩子商量的方式根本不能教育好孩子。昨天周日,奶奶给孩子布置作业,孩子就反抗不听话,爸爸于是严厉的呵斥,孩子不得不完成了功课。再次让爸爸觉得,只有严厉的管控才能教好孩子。

  但是惩罚的长期效果是什么呢?

  ·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退缩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我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候家人会非常温柔但却使用恶意的词来引导孩子,比如“小朋友不能那么自私,别人和你分享,你也要分享给别人呀”如果不分享就是自私的表现。这样的语言暗示,会让孩子要么成为一个“坏孩子”,要么变成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4、如何做到正面管教?

  有效管教有四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既不严厉,也不娇纵,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但是和善而坚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假设孩子跟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稍后等每个人都平静下来,再来沟通解决。因为在生气的时候,我们很难做出正确的思考,却很容易说一些过后就后悔的话。(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刚才一直说的是和善,因为我发现很少有家长没有对孩子发过火。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都会有在生活或工作中的不平事,对外人(朋友,同事,上司)不能生的气,很容易在孩子身上发泄出来。(孩子还不记仇)

  坚定。在我们想要达到什么效果时,还需要对孩子做出一些限制。比如看电视时间,户外玩耍时间,做作业等等。孩子不能自己约束自己,那么就需要家长进行监督。在正面管教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制定和实施限制时让孩子参与进来。

  如果孩子违反了限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因为一旦孩子习惯了家长的说教和惩罚,那么他就会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不利于长期教育。

-------------------------------------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多方影响,家长有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因为采取的方式不对,也会造成不良后果。现在新闻报道中,很多孩子做出难以挽回的选择,家长痛心之余,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当然我们都在学习过程中,好的教养方式可能也有很多,适用于不同的孩子。我希望我们做家长的不是只有指责埋怨和后悔,而是能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法,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玉米粥   好孩子   和善   顺从   严厉   听话   坚定   爸爸   家长   父母   妈妈   方式   孩子   方法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