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事:“雁过拔毛”的大伯母

文:沙漠之舟

图:来自网络


我的大伯母,实际上也就是我的前任二婶婆。二叔公和她离婚后,她改嫁给了和我家连门的大伯,大伯和二叔公是堂兄弟,二婶婆就成了大伯母。


乡村纪事:“雁过拔毛”的大伯母


据老年人说,大伯母闺中待嫁时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女子。嫁给二叔公后,她疯癫张扬的性格没有丝毫的收敛。刚进门的新媳妇爬树掏鸟,和小叔子、大姑子一起摸瞎、藏猫猫,下坑摸鱼……桀骜不驯的本性彰显得淋漓尽致。


二叔公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封建保守之人,那受得了她如此放肆。结婚不到一年,二叔公就毅然决然地提出与她离婚,可她不肯,一哭二闹三上吊,寻死觅活地和二叔公闹。


打打闹闹又过了半年多,她才同意离婚,条件是离婚不离家。直到二叔公又娶了我现在的二婶婆,她才死了心,后来就勾搭上大伯。大伯家里弟兄多,家里穷,当时娶不上媳妇。


按说在那个年代(六十年代初),女人被男人离了,是件不光彩的事,是要矮人三分的。可大伯母却不以为然,她不但不觉羞,而且还时不时地挑衅二叔公一家。


过年时,二叔公去她家给老人拜年,刚要下跪,大伯母就跑了出来,一边搀起二叔公,一边寒暄着:别磕了兄弟,大过年的,弄脏了衣服我还得给你洗。羞得二叔公夺门而逃。


大伯母不仅会抓住机会羞辱二叔公,还很会利用机会去寒碜她先前的公公和婆婆。平日里,她会时不时地端一点汤呀菜呀地给过去的公婆送过去,每次都是还没进大门就故意大声地喊着:叔、婶尝尝我做的汤!叔、婶尝尝我做的菜!叔、婶子我给您送……


送来鸡毛蒜皮的一点东西,若看到家里有她想要的东西,就毫不客气地说:这花生真饱满我要点!这菜多新鲜我拿走啦!耶,刚蒸的馍馍,我拿几个……每次都气得二老直翻白眼。吓得两位老人成天关着大门,怕她再来骚扰。


说了大半天,才刚说到大伯母的雁过拔毛。以前家里穷,在生产队干活时,大伯母见啥想拿啥。拾棉花时偷棉花,拣烟叶时揣烟叶,刨红芋时腰里别一圈红芋。也不知多少次被队长翻出来,当众出丑。


乡村纪事:“雁过拔毛”的大伯母


大伯母嘴甜得像抹了蜜一样,赶集上店时攀亲结友是她的强项。“吆,大哥在这卖菜来!”“哎呀,乖乖,你不是俺小二的同学吗?在这开的店!”弄得像跟人家多熟多亲似的。甜言蜜语一阵子,没花钱的菜进了篮子,若是买了人家店里的东西,说什么也得让她俩钱。


村里若是来了卖鸡蛋的,卖瓜果梨桃的,卖小鸡小鸭的,大伯母准会挤在前头。“这鸡蛋个真大!”“哎呀!这水果多新鲜啊!”“这小鸡小鸭多胖乎!……”在她赞不绝口的同时,鸡蛋早已进了她的袖筒,兜里已多了一个苹果,围裙里已藏了一只小鸡或小鸭。


就是坐在家门口,大伯母也有本事从路人身上拔出一撮毛来。大路边走过来一位拉着平车去磨面的,大伯母看见了,立马放下手头上的活,热情地过来搭讪:大妹子磨面去了。还没吃饭吧?我给你做点,吃了再走!说得情真意切。


人家若是推脱,大伯母还有下词:咋的啦?这么外气,嫂子的饭不能吃?到家不也得吃吗?如今饭又不是什么好啥。


话是这么说,但大伯母绝没有动手做饭的意思。盛情难却,单等那人不得不停下脚步与她攀谈时。大伯母的招就来了:我这几天就想去磨面啦,老是没空。


这不,面缸胡拉得精光,鸡鸭也没有啥喂了。说来说去,直至那人主动地给了她一碗面或一瓢麸子,大伯母的戏就演完了。那人饭没吃上,耽搁了时间又赔了东西,只好自认倒霉。


村里的超市,他一走进去,店主吓得连眼都不敢眨一下, 唯恐被拔了毛。夏秋两季,庄稼满地,菜蔬新鲜,瓜果成熟,大伯母绝不会放过“拔毛”的大好时机。


田边地头,村前村后,麦子、玉米、蔬菜、瓜果都逃不掉她的猎取。每当发现她有作案迹象,村里人常互相提醒:小心点,别让拔了你的毛!听者就会心领神会,对自家的财物格外小心翼翼地看护着。


乡村纪事:“雁过拔毛”的大伯母


现在,大伯母年近九十,但依旧恶习不改,四处“拔毛”!当今社会,提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可芸芸众生,人头攒动,就好比田里的庄稼良莠不齐,哪能不出一两株狗尾巴草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伯母   麸子   大姑子   婶婆   小鸭   雁过拔毛   烟叶   大伯   瓜果   庄稼   小鸡   纪事   村里   乡村   鸡蛋   家里   新鲜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