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事:我那慈祥的小脚奶奶

文:清荷

图:来自网络


这里我说的奶奶,是我老公的奶奶。


我时常会想起奶奶来,想起她慈祥的面容,想起她颤巍巍的小脚,想起她拄着的拐杖,此刻我似乎又听到她对我的呼唤:“小刊子的娘”……


乡村纪事:我那慈祥的小脚奶奶


我自己的爷爷和奶奶,在我出生前便去世了。所以人们常说的隔代亲,于我而言是缺失的。然而我却在结婚后,享受到了奶奶的厚爱。


奶奶是在九十岁那年去世的,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二年了,我和奶奶只相处了十个年头。


第一次见到奶奶,是在我结婚当天那个腊月的夜晚。穿城而过的婚车因证件不足被扣,到家拜堂时已近十二点。当大姐领着我的手经过大门时,坐在大门旁的一位耄耋老人立刻站起身抖抖地握住我的手,老人的手,粗糙干枯微凉。


大姐忙向我介绍,这是咱奶奶!我鼻子一酸,忙搀抚着她说,奶奶,这么冷的天,天又这么晚啦……


呵呵笑的奶奶满是慈爱,她又用力地握着我的手道:“俺还不是景(盼望)孙子媳妇嘛!到家就好,到家就好!”


后来,听老公说,奶奶一听说接我的婚车被交警扣住,汤也没喝好,拄着拐杖问问这个,打听那个的,劝她休息,要她别担心,任谁说也不管用!非要在门口等着婚车,众人没法,只好帮她穿上大衣依了她。


乡村纪事:我那慈祥的小脚奶奶


公公去世早,奶奶一直住在我们这边,帮婆婆料理家务。我嫁过去时,奶奶还很行壮,别看奶奶身体瘦削,却是位利索干净的老人。


奶奶穿的是老式大襟衣裳,虽然半新不旧,但很合体,斜襟上的布扣子板板正正,奶奶的手臂上始终戴着手缝的蓝色套袖。奶奶的白发还保留着以前的发髻,用网巾一束,盘在在脑后。积淀在奶奶脸上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婆婆劝她,也娶孙子媳妇了,以后烧火洗碗的事您就别争着做了。但是每到做饭,奶奶便系上围裙,裹好头巾,早早地坐在锅门前,一把引火柴放在锅门口,手里拿着火柴盒,随时准备烧火。


我们都笑她:看俺奶奶,八成怕不烧锅,俺们不给您吃饭似的,您只管大大方方地往堂屋当门一坐,看哪一个敢不给您把热汤热水端到您跟前?这时的奶奶总是呵呵地笑着骂我们:“奶的儿,能给你们拉把手不好嘛!还有嫌我干活得来!咱那么多地,你们忙地里又忙家里的,我又不是干不动,真干不了时我也不干,再说动弹着比天天坐在那里闲着好!”


看看,说不过她不!其实奶奶烧的锅可好啦,啥时候该大火,啥时候小火,她都把握得很有分寸。我们那里种的花生多,炒花生米是桌上的常用菜,炒花生米火候要掌握好,这样炒出来的花生米焦黄鲜亮,吃起来又酥又脆。


在我们家能烧出这样火候的只有奶奶,换作他人,不是烧急火炒糊了,就是火太细炒的嫩,皮艮了。我是不怎么会做饭的,每次做饭,便能从奶奶那里学得一些经验,老人家一边注意着锅底,一边指导着我如何操作。


今天我的厨艺多,半得益于奶奶的教诲,奶奶很爱干净,而我又是粗手大脚的人,我刷洗过的锅碗,她总要重新整理一遍,做好饭后锅门前打扫的很清爽。


有一句话常挂在奶奶嘴边:看一个女人咋样,到她锅屋里转一转看看锅台,就知道了!为了不挨奶奶的“批评”,我也学会把东西整理得齐齐整整,各就各位!


我儿子出生在阴历九月份,当时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为了赶活,家人天未亮便踏着露珠忙碌在田间,收工时,往往顶着星星和月亮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家中徒留下奶奶和坐月子的我照看着襁褓中的儿子。


乡村纪事:我那慈祥的小脚奶奶


就在那年,我们家还种了十多亩花生,与现在的机械化不能比的是,这些花生全部都要一颗颗用抓钩子刨出来。通常我们是把刨出的花生放在地里晒一段时间,然后再拉回来垛在场地上,待冬闲时再摘下花生。


奶奶执拗地要去地里帮着揪花生,无奈老公只好把刚刨出来的花生拉回家。为提高效率,奶奶在面前放一个杈子,把几棵花生撸顺,手握住花生的秧子,用力向杈子沿边摔去,这样花生和花生秧便分离开来。


只是这样做太脏,尘土飞扬。一天下来奶奶全身是泥土,脸上的皱纹里也藏满了灰尘!听着奶奶摔花生的"叭叭"声,在屋里的我无法心安,我把自己包裹好到院子里想和奶奶一起劳作。


奶奶看到心疼地说:“了不得,大月子里,可不能见风,才不能干活来,落下月子病可是一辈子大事!"奶奶对我嚷嚷着,″现在不比从前啦,我们那个时候,生活孬!不干活没法子,看我的手指盖空了半截,都是以前月子里干活落下的……”


有时奶奶累了也起身拍拍泥土,到屋里和我拉会呱,一再地交待女人坐月子的事项。但谈得更多的是我儿子,奶奶总是坐在床沿上,用她布满皱纹的双眼笑眯眯地看着她的重孙子,那目光似乎要把这娇嫩的小人儿装进去。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她对孩子的昵称:“俺的龟叫鳖爬,你又哼唧啥来?!看你能的,一天一个样,下年这个时候就会跑啦!老奶奶领着你玩……”


奶奶总是这样和小人儿唠着嗑,儿子刚一出生时,我们征求奶奶意见起个好听的名字,奶奶说叫"稀罕"吧!可是她不知我姐叫稀罕。我们只有给儿子改叫刊。而奶奶总是爱叫她对孩子的另一个称呼:龟叫鳖爬!


乡村纪事:我那慈祥的小脚奶奶


转眼儿子两三岁了,小家伙总爱往他老奶奶怀里扎。特别喜欢摆弄老奶奶的拐棍,那时节我给人加工面条,懂事的儿子总是偎在他老奶奶的身边,娘儿俩个变着花样的玩,有时我奶奶拉着儿子的小手唱“拉拉扯扯,谁叫俺孩儿哥哥”。


小家伙爱动,就和奶奶一人抓着拐杖的一端满院子跑,奶奶踮着小脚:“慢着慢点,呵呵”,儿子嘻嘻哈哈,院子里灌满了祖孙俩欢快的笑声。引来几只喜燕落在电线上呢喃,相互应和着。


有时奶奶会变戏法似的,从她大衣襟下摸出几块冰糖,填在儿子的小口中,小家伙便可安生一阵子。如今,提起奶奶,儿子还常念叨小时候他老奶奶的冰糖疙瘩来,说他吃过的糖果中,数他老奶奶的冰糖最甜!


老公常和我谈起奶奶。早年他们兄妹三人上学,婆婆地里家中的忙,奶奶帮着放羊,喂牛。我们那里地多,每户人家都喂牲口,一是利用牲口耕地拉庄稼,二来牲口粪便用作肥料。


我结婚时,我们家还喂着两头牛几只羊来。喂牛的饲料,夏天多是割得鲜草,其余季节都要用晒干的庄稼秸和干草。这些饲料都要用铡刀截成手指长短的碎草料,淘洗干净,拌上麸皮喂牛。


为了保持草料的新鲜,一般每天都要铡草。铡草需要两个人,一人扶铡,一人入草,扶铡的人要有力气。送草的人手底下要有眼力,把草分匀,放在铡口合适的位置。这样截出来的草长短适中,牛也认吃,不至浪费。也不会让扶铡刀的人费冤枉力气。


奶奶是入草的能手,我去时,奶奶已不再做入草的角色,可我入草的本领却是她老人家教的。奶奶给我示范了几次,我便学会了,真正干起来,才体会到铡草确实脏,衣服上落满草屑不说,还浑身痒痒。


老公说,以前养羊多时我们家喂二十多只大绵羊来,这些羊大都是奶奶管理,割草,放羊。她赶着羊在村后树林放羊时,还掏空拣干棒(枯树枝)。每年初夏,奶奶领着婆婆还要为那些绵羊剪羊毛,蹲下起来的,也是个劳神的辛苦活。


以前人们对婚后女人不喊其姓名,总冠之以某种称谓。奶奶也还沿袭她那代人的习俗,给我了几个代号,像"燕的嫂","旋旋的婶婶"呀,却唯独不叫我名字。


待我儿子出生,奶奶终于给我确定了一个固定的称呼:″小刊子的娘"。不,还有一个不雅的称谓:"憨实性"!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和她翻了几次白眼,奶奶便不再喊了。


但那句″小刊子的娘",每天不知多少次都要从奶奶那儿飘过来,溢在院子里荡来荡去,暖暖的!多想再听一听她老人家的呼唤,哪怕那句″憨实性"!这呼喊已离我有二十二年之遥,却犹在耳旁!听,是奶奶在喊我,喊我吃饭,喊我帮她梳头……


我时常在梦中见到亲人故旧,奶奶也常入我梦中,梦里的奶奶还如生前那般慈祥,那般忙碌。


乡村纪事:我那慈祥的小脚奶奶


有时醒来,我会记得梦中情景,便告知老公:“夜里我又和奶奶说话啦!”他总会欣喜地让我叙述一番!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咱现在说起奶奶,今晚奶奶一定会出现在我们梦里!到时我们一定和奶奶多说会话,谁也不能把谁惊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奶奶   铡刀   孙子   草料   牲口   小脚   冰糖   老奶奶   梦中   拐杖   慈祥   纪事   小家伙   花生   婆婆   乡村   儿子   老人   老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