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后台留言

昨天我和同学相约去逛书店,看到几位宝妈把孩子带到绘本区以后,就坐在旁边看手机,然后,孩子和宝妈各玩各的。

看到这个场景,同学给我推荐了她的老师的一篇文章。我拜读后,对”阅读共同体“这个概念深有感触。

期待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

我把杨老师这篇文章推荐给你,如果你能转发,让更多宝妈宝爸受益,就太好了。(布克海海)


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读书伴成长

作者:杨旭萍


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三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家陈寿说:

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伟大领袖毛泽东也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无疑,这些话都是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要天天坚持,读书要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一天。

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一个人的良好成长离不开优秀书籍的陪伴。

我们无法从自身经历中获取太多的直接经验与知识,但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书本中获得无尽的知识宝藏,成为智者,用知识、经验指导我们的所作所为,少走许多弯路。

在越来越重视“知识改变命运”的当下,

在全国上下号召全民阅读的今天,

在中高考的各科试题都逐渐加大阅读内容的形势下,

阅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和主持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好地引领了全民朗读的潮流,激发了更多的国民爱上朗读。

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重视阅读是一种教育理念,把阅读落到实处是一个人成长得更好的重要途径。

如何培养阅读习惯,让阅读伴随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

我作为语文教师,首当其冲地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任。我把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贯穿落实到课堂内外。课堂上,我既带领学生赏析教材中的每一篇经典美文,也选取一些课外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品读。

我从带领学生赏析准确、生动、形象的词语入手,进而拓展到一句话、一段话、整篇文章,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爱上语言文字,爱上阅读。

每一届学生,我都带领学生品读名家经典文章。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愉悦感。

但是,一个很现实的教学问题就是:

课堂上,多数学生在我的引领下畅游文学海洋,透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表面,感受文字深层的情感美、哲理美,能沉浸其中。可是,一到放学回家,完成课后作业,这些孩子往往会顺手拿起手机玩游戏,很难拿起书本,如此还是没有真正达到培养他们阅读兴趣的目的。

曾听一位专家说过,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坚持。让孩子逐步养成爱上阅读的好习惯当然需要天天坚持。但是,少年儿童自制力差,手机上五花八门的游戏软件已经悄悄地“绑架”了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一落千丈。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全国多地因学生在家玩手机出现了与家长的冲突不断升级,甚至在一些地区发生了血淋淋的悲剧。

少年儿童只有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才能培养优秀的阅读习惯,但是这个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

试想,家长整天要求孩子读书,而自己却成为了手机的奴隶,孩子怎会听家长的话?家长必须以身作则,首先拿起书本阅读,才能带领孩子走进语言文字的世界,感受文学的魅力,从而受到启发感染。

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闲暇时,我喜欢听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郦波老师的讲课。郦波老师针对一些家长提问的“如何培养小孩子的阅读兴趣”中谈到:

最开始的起步阶段必须有家长的陪伴。

家长们普遍的心声:“孩子只喜欢读一些漫画书、寓言故事书、童话故事书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两个方面的书,而不喜欢读名著,该怎么办?”

郦波老师说到的方法还是家长的陪伴、引领。家长们追随孩子喜欢的书一起读,然后谈感受,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接受了家长作为他的阅读伙伴。逐渐地,家长可以建议孩子陪自己一起读某一本符合其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经典读本。

当孩子认可家长和自己是一个阅读共同体之后,孩子往往也会欣然接受家长的读书建议。

郦波老师说他儿子很小的时候非常喜欢读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他就和儿子一起阅读、共同讨论,引导儿子深入阅读。后来和儿子继续读别的儿子喜欢的书籍。慢慢地,儿子也会读他推荐的书籍,主动与他交流读书感受。

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像这样的陪伴阅读,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做得不如郦波老师好。

女儿小时候,我经常带她去书店买书,任由女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往往买一次书少则三五本、多则十来本。书买回来,我先给女儿读故事,几遍之后,女儿再讲给我听,我通过女儿的讲解就能了解女儿对词语的掌握、内容的理解方面的情况,适时点拨引导,帮女儿亲近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学会辨是非。

在女儿识字逐渐多起来之后,我就只是督促并陪伴女儿的阅读。

女儿读书时,我或备课,或读书,或写作,但绝不看手机。

时间久了,女儿也便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

读的书多了,女儿逐渐更懂事,也慢慢会写作了。女儿一直喜欢文学,到后来上高中自然选择了学文,包括上大学选专业,女儿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汉语言文学。

我想,女儿的这些表现应该与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期待父母和孩子都成为“阅读共同体”,从你小的时候到我老的时候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得主武艺姝,在答题时显现出来的知识储备、丰富才学,令我们不得不惊叹、佩服。回望武艺姝的成长历程,离不开其父每天下班回家后的倾心陪伴。

如果你是小孩家长,希望你能捧起一本书,

静静地陪伴孩子读书、学习,

这样静谧的读书氛围好过孩子不爱读书、学习成绩下滑时的千万次说教与发脾气;如果你是少年儿童,希望你能

捧起一本书与家长共同阅读,一起讨论,

这样知识氛围浓厚的家庭讨论好过玩手机游戏影响视力、损害健康、甚至出现暴力倾向,令深爱你的家长既无奈又无助。

人生成长离不开阅读,正如我国当代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不管你是哪个年龄段的朋友,希望我们每天都能以书为伴,让书本丰富我们的生活,精彩我们的人生。

朋友,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

21-6-26 17:51


作者简介

杨旭萍山西忻州人 中学教师心向阳光 用挚爱倾心职业以文字荡涤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共同体   孩子   语言文字   少年儿童   书本   儿子   家长   女儿   父母   习惯   期待   优秀   老师   喜欢   知识   学生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