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孩子自觉学习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几乎是一件太阳从西边出来地事,“夺命连环催”的剧情被日常上演。

父母一个劲地催,孩子不情不愿的学;父母一松懈,孩子转头就是手机电视,学习似乎成了家长的事……

那些从小就积极上进、刻苦努力的,似乎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学习不积极,家长身后干着急,为什么让孩子积极主动学习那么难?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呢?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故乡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逢家里娃娃开始上幼儿园,不论是家里的长辈还是街坊邻居,各个都会对即将上学的孩子说“要串牛鼻子了”、“好日子要到头咯”这类的话……

其实我到现在也还没明白为什么要把去上学说成是“串牛鼻子”,只记得我刚上学那几年总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留意着“牛”的出现,纠结着是给牛鼻子上串大铁环还是像牛一样给我们上学的孩子穿大铁环……

坐在教室的孩子各个都哇哇哇的哭着,可怜巴巴地望着窗外的家长,时不时有送孩子进教室的家长临走时不忘丢下一句“要听老师话哦,否则老师不让你回家了”之类的话。

对学校、老师、课堂的陌生感,一下子转化成某种震慑着孩子们的权威,伴随并终生影响着第一次正式面对学习的孩子们。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自此,家长们也在孩子心中埋下了老师严厉、学习辛苦的种子。伴随着日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明白,凡事第一印象很重要,学习也一样,而学校、老师也是学习的代名词,都不应该成为震慑孩子的工具。

家长不但不应该以此震慑孩子,还应该早早地为孩子做好铺垫,养成孩子渴望学习、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样假大空的话留给书本传达给孩子就行了,身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怎样才能更好的学习,遇到学习困难了该怎么办……

不一定需要传达给孩子学习有多么的神圣,但也一定不能让孩子恐惧学习,更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当孩子出现学习上的困难时,家长也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排忧解难、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催促着孩子刷题、背书。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克服孩子在学习中产生的恐惧,就应该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第一步!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儿子,你期末考试进班级前三名,爸爸就给你买遥控小飞机!怎么样?”

“好!”

前些天去朋友家做客,就遇上这样一幕。

听完这话,我不禁陷入思考。

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真是操碎了心。

用奖励激励孩子学习的方式,似乎成为了许多家长惯用的哄孩子学习的方式,可是这样哄出来的成绩,对孩子真的好吗?

显然是不好的。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好的学习结果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而不是父母的给予。学到的东西不是别人的,而是他们自己终生受用的财富。

学习也不是一种任务,而是属于他们的权利,他们可以选择不学习,但是也要明白,学习是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父母不可能永远守护孩子,他们也终有一天需要独自远行,创造自己的生活。而学到的一切就是他们与未来谈条件的筹码,是获得自己想要一切的财富。

通过学习,不需要父母的给予,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对于已经畏惧学习、或是获得学习奖励已成习惯的孩子,家长也一定要及时纠正。

首先家长一定要改正自己过度关注孩子学习的情况。过度关注的后果就是“敌不动,我不动”,孩子很容易就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过分依赖家长监督,甚至引起孩子学习上的负面情绪,更加厌恶学习。

其次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他自己。学习的好处是为了将来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权,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切。

一定要纠正孩子“不学习将来也能走向成功”的思想。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早早就被这种思想毒害,轻视了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孩子感受知识带来的乐趣。比如考试进步的喜悦、拿到奖状的喜悦、被同学崇拜的优越等等。这些都是有利于帮助孩子爱上学习的情绪。

“因材施教、投其所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这也更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积极塑造自己。

别再对孩子说“你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父母有时候恨不得亲自上阵,甚至父母甚至比孩子还难过。这些都是不应该存在的现象。

家长监督催促的效果都是一时的,只有让孩子真正理解学习时,才能主动去学习。

孩子刚接触学习时的习惯培养很重要,只要家长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相信孩子都不会太差。

家长也要试着接受“不完美”的孩子,确实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赋异禀、智力超常,当家长努力、孩子尽力以后,还是没能取得理想效果,也不要太担心。

毕竟生活中多的是拥有着“小确幸”的普通人,而不是“众星捧月”的人上人。生而为人,平安幸福最重要!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连环   牛鼻子   孩子   铁环   好日子   传达   终生   喜悦   将来   情绪   困难   家长   父母   习惯   成绩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