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会“哭”的孩子就活该被冷落吗?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是真的。
这里的会哭不是真的哭,而是会提出自己的诉求和和愿望,或者说是会说话的孩子,有糖吃。

可是有很多孩子非常内向,不爱说话不仅仅导致他们“没糖吃”,更被很多家长批评的一文不值。

没教养、不懂事、胆小、内向、没有用成了与他们捆绑在一起的标签。

内向真的有什么错吗?不爱说话就是傻就是不懂事吗?

仔细想一下孩子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呢?也许只是没有满足家长的期盼和认可吧。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会“哭”的孩子就活该被冷落吗?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会“哭”的孩子就活该被冷落吗?

孩子不爱说话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可有人真的认真思考过,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吗?
俗话说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认为孩子内向是有问题的父母,多半要给孩子背锅。

因为内向只是一个性格特点,并没有对错之分。
孩子作为弱势群体,面对大人时表现的内向和羞涩正在情理之中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是缺点。

而更多孩子性格内向则是由于父母的打击引起的。

有个朋友叫小亮,他小的时候性格还是很活泼的,但是后来却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刚开始是和大人这样,后来和朋友之间慢慢也不爱说话了。

和他聊天时问他为什么变成这样了,他说他也不知道,可能就是人长大了就会变吧。

人怎么会没有原因的改变性格呢?

我不相信,于是问他是不是受过什么打击啊?

后来可能是因为觉得我烦,他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说话没有分寸,老莫名其妙被他妈妈教育,有时候一骂就是一整个晚上,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好。

后来他学乖了,原来沉默真的是金子,不说话可以省好多事啊。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会“哭”的孩子就活该被冷落吗?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会“哭”的孩子就活该被冷落吗?

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变得内向,父母却怪孩子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沉默内向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但一个性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无疑更加幸福。

孩子可以不爱说话,但他有话想说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孩子可以勇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而这就需要父母的共同努力了。

当孩子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父母要表扬和鼓励孩子;

当孩子不愿意说话的时候,父母要理解并善于体会孩子的想法;

同时在与人沟通和交流中父母要做好榜样,让孩子看看爸爸妈妈是如何与人接触的。

有父母的理解,孩子的即便遭遇再多的挫折也是快乐的,父母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用对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记住,你是什么样,你家孩子就是什么样,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自己先变成什么样!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会“哭”的孩子就活该被冷落吗?


无论孩子会不会“哭”,都请给孩子“糖”吃。

因为孩子的世界很小,爸爸妈妈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爱孩子,就让孩子在自己的影响下逐渐成才,而不是用残酷的态度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和内向。

天生的内向只是一种性格特点,被父母伤害引起的内向却是孩子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的伤口。

李宗盛说:“这世界总是很喧哗,让沉默的人显得有点傻,但这些人是不能小看的啊,如果你给他一把吉他。”

李宗盛有他的吉他让他的沉默变得闪闪发光,愿屏幕前的你也能做孩子的那把吉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人时   孩子   胆小   吉他   善于   性格特点   沉默   性格   爸爸   看法   说话   家长   父母   现象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