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孙云晓: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咱们身边的很多父母,每天晚上等孩子回家之后,只会说三句话:吃饭了!作业写完了吗?早点睡!

这样的交流方式,可太简单了!你想啊,孩子不是机器人,不要看到孩子在家里坐着躺着你就放心了,我们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还要留意他的情绪。

教孩子怎么跟自己相处,是个常常被父母忽略掉的问题。但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这样的日常疏忽,会让很多孩子在遇到挫折、压力或者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无法自我排解,也无意求助家人,最终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心理疾病。

所以,做父母的让孩子学会和自己相处,帮助他达到内心和谐、心理健康的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心理健康的内容很多,我把它简化为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就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

认识自己,自知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孩子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是从不认识自己开始的。

有的孩子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不敢回家,有的孩子甚至因为没考好就轻生了。特别是中考、高考前后,都是悲剧发生最多的时候。其实想想看,一次考试没考好算什么呀!但是孩子就是觉得自己完了。

宁夏十三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因为觉得自己没考好,上不了重点中学,想到她爸爸妈妈要为她花很多钱,就自杀了。上重点中学当然好,上不了也绝不是末日来临,人生有的是机会,但是有的小孩就是想不开。

相反,一个能成功认识自己的人则拥有更开阔的人生。

王蕤曾任美国国务院特聘翻译,美中友好协会北卡州地区分会主席,她还是美国、英国、德国几家著名出版集团的签约作家,二十二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过小说《寻找的欢歌》《从北京到加州》《哈佛情人》《俗不可耐》和英文小说《莉莉》。

孙云晓: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左一:王蕤)

我曾经在王蕤十四岁时采访过她,可以说是老朋友了。其实,王蕤的成长并不顺利。在幼儿园时,由于做过扁桃体手术,她的嗓音较其他小朋友来说有点儿粗,一唱歌常引起哄笑。为此,她很自卑,甚至都不想去幼儿园了。

对此,王蕤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她说:当我知道后,差点儿回答孩子嗓音是遗传的,妈妈就嗓音不好,她当然……但转念一想,如果这样说,孩子会对唱歌永远没有信心。

我换了一种思路。我说,人的嗓音天生有差别,但唱歌按人的音域分高、中、低音区。嗓音高的人唱低音就不行,音色浑厚的低音唱高音也不合适。我给她举了个例子,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根据自己嗓音低的特点,为自己设计出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结果创造出“程派”艺术,谁都爱听。我还告诉孩子,唱歌不在嗓音粗细,首要的是音正,她要多唱,嗓子就能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童音还会有变化的,说不定她以后的嗓音会变得好听。她有信心了,经常从幼儿园一回来,就让我帮她打开收音机,开头我和她一块儿唱,后来她一个人自觉地唱。在上初中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招收少年主持人,她去应考,主考老师说她嗓音好。

就这样,女儿开始了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人生旅程。

王蕤刚考入高中时,首次竞选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结果失利,心情不好。我问她失利的原因,她说不知道,我让她先问问情况再说。后来她说,指导老师告诉她,失利不是由于实力,而是竞选者大多是高三学生,谁愿意选一个小同学来管自己?还有,她名字中的“蕤”难写难认也是影响选票的一个因素。她还说:“我的竞选演讲很简单,以为反正别人了解我。竞选后才发觉,很多人并不知道我。有些人看我不喜欢寒暄,觉得我这个人太傲了;相反,别的竞选者热情活跃,慷慨陈词。”我让她把这些都写进日记里,牢牢记住。

我认为她失利的原因,除了年龄小外,主要是背上了成绩包袱,没有认真准备。我指出了这些后,鼓励她下次改选社长时再去竞选,提前准备好竞选发言。第二年,她满怀信心地第二次竞选社长,结果成功了。

还有一次,王蕤考入美国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不久,全校举行一年一度的“伯克利诗歌节”。王蕤想参加,又拿不定主意。因为这是在别人的国家用人家的母语竞赛,是否有些班门弄斧,她打电话问我的意见。其实,她在国内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念大学时,有一次学校外语系要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她是学新闻的,得和英语系的学生比高低。那次我支持她参加,结果她获得了二等奖。这次她的心情我也很理解,国外不同于国内,因为她的参赛水平实际上也代表了中国留学生的水平。我鼓励她参加比赛,我说:“你要扬长,发挥你诗歌创作的优势,发挥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少儿节目主持人时的朗诵优势,发挥你心理素质好、越是场面大越有激情的优势。”越洋电话鼓舞了她。她参加了比赛,朗诵了自己的两首作品,结果分获第二名和第四名。

妈妈的教育和指导让王蕤坚成功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且相信自己,多难的关卡都能攻克。

1998年5月,美国国务院在北卡州设考点,招聘中文翻译,报名的先决条件是在美国生活了十年以上的美国公民。

不符合条件的王蕤本不打算参加,一听条件反而刺激了她去应试。在考场上,经过多次竞争,见识广泛的王蕤,用流利而标准的美式英语对涉及美国历史、人文、政治、文化等方面知识的考题从容作答,侃侃而谈。

三个月后,她接到了美国国务院的录取通知书。事后得知,她考试的录音、录像被送到华盛顿审核,主考官很满意。于是,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她被破格录用。

也是同年,王蕤筹组美中友好协会北卡州地区分会。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女孩,要把美国人组织起来从事美中友好交流活动,可见她的魄力。会员们推荐她为主席,后经上级批准正式给她发了任命书。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美国人当选为副主席,他对王蕤很佩服,说他能成为王蕤的副手是很幸运的。

所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就是让孩子养成这样一种心理品质:当别人把你说得像一朵花的时候,你知道自己还有毛病;当别人把你说得像豆腐渣的时候,你会说:“我也没那么差,我对我自己有数。”

王蕤的经历给人许多启示。其实,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却因为无法准确认识自己而被自卑感所压倒,这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和相信自己,并且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摘自孙云晓新书《好习惯·12招教孩子自律而独立》

孙云晓: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心理健康   美国人   英语   社长   竞选   嗓音   幼儿园   友好   美国国务院   前提   父母   优势   自我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