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缠人不会自己玩?消耗大人,又耽误孩子,这件事我做错了5年

文|CC爸妈

公众号:CC爸妈 ID:CC-bama

后台总是有宝妈留言:

暑假孩子天天在家缠着我陪玩,从扮演怪兽任他打,到人肉攀岩任他挂,再到人声故事机…老母亲已经口干舌操,头晕脑胀,四肢无力,但孩子还是那个精力无限的娃,我就想知道这娃啥时候能自己玩一会?

隔着屏幕C妈都能感受到这位宝妈带得有多尽责,孩子玩得有多尽兴,就是有点费妈,哈哈……

许是职业习惯, 我总忍不住观察身边的孩子,有的娃两岁多就能满屋子自己埋头找乐趣玩,但有些娃可能四五岁了还不能离开妈妈一刻钟。

不能排除有一些孩子确实是因为安全感不足导致异常黏家长。但大部分孩子其实都只是“没习惯自己独自玩”而已。

可能有人要说了,我给了啊,我经常给孩子拿出玩具,让他自己玩,但是他不愿意啊,大哭大闹地缠着不放我走,最后不得不陪玩,两个人都一肚子委屈。

塞给孩子玩具,然后突然抽身留孩子自己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提供独立玩耍的机会。

反而会让孩子有被遗弃的感觉,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更害怕你离开,更加一刻不离地粘人,导致你误以为他更加不独立,更急迫“修正”他的行为,如此恶性循环。

所以啊,当孩子抱着你大腿眼巴巴地说“妈妈,能不能陪我玩一会”时,先别“OMG”,请想想之前你给孩子体验自己玩的经历了吗?

一、独立玩耍也需要慢慢培养成习惯

我们都知道独立玩耍的重要性,孩子在独处的过程中能够发掘自己觉得兴趣、心无旁骛的培养专注力,自由自在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另一个角度说,独立玩耍对老母亲、老父亲也至关重要,不然你很容易走火入魔哈。

但“自己玩”这件事,却让很多爸妈非常头疼。

孩子缠人不会自己玩?消耗大人,又耽误孩子,这件事我做错了5年

养了二胎后再回头望,轻易就能发现之前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总是等着那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节点”,独立玩也是,我们在等着孩子可以自己独立玩耍,等着老母亲可以撒手干自己的事情了。

但有些事,还真的不能静待花开,最起码花开之前,浇水、松土,你都做到位,才能有等待水到渠成的资格。

有些姐妹可能要挠头啦。

想要孩子独自玩耍,也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我们耐住性子一步一步来。

01淡化隐形参与

现代育儿,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几乎时时刻刻都能有人在孩子身边“陪玩”。

正是如此,才一定要记得给孩子“留白”。

当然,留白也有玄机:我们在陪孩子的时候,都会出现孩子专心捣鼓玩具或琢磨某个东西时,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按耐住想参与的心,让孩子自己玩一会。

注意这个阶段,还不能说你就可以立马离开忙自己的事儿。

缺乏独立玩耍能力的孩子,对陪伴者的离开非常敏感,如果贸然离开,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安,导致他更粘人。

你需要由参与者转为“陪伴在侧的透明工具人”。

甭管孩子做事情在你看来多么无聊或是没有有意义,也甭管他自己专注玩了十几分钟还是仅仅两分钟,我们都要做到不插手帮忙、不随意打扰,保持默默观察的状态就好。

直到孩子向你寻求帮助或发出邀请时,在介入。也就是淡化自己的存在,做好你的工具人工作。

孩子缠人不会自己玩?消耗大人,又耽误孩子,这件事我做错了5年

好像参与了,又好像没参与。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不去打扰,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探索,而不是在大人的帮助和指导下玩耍,孩子通过内驱力产生的独立玩耍能力是最珍贵的。

02背景板参与

在顺利地进行了第一步后,我们可以继续“得寸进尺”一些,尝试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要在同一个可以看到彼此的空间)

比如最开始的时候CC在积木桌上搭积木,我在沙发上用电脑工作(虽然工作但也是用余光随时关注着她)

有时候,CC玩一会就会喊“妈妈”,她喊我就回应一下。她喊我过去一起,我会观察她是单纯想要我加入,还是遇到困难了?若是遇到难题那我会立刻过去帮忙。

但若是仅仅是想让我参与陪玩,我就会告诉她“等一下哦,妈妈处理完这个小问题就过去。”其实也就停顿一、两分钟,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让她明白,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让她体验到,自己一个人再坚持玩一下也没什么啊。

但有的时候她只是抬头望了我一眼,然后继续捣鼓自己的玩具。其实那只是孩子在确认妈妈是否还在,我们不需要回应,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回应可能会打断孩子的玩耍)

所以,在和孩子保持物理距离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关注孩子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做出不同回应。

只有当父母和周围的环境值得信任时,孩子才能痛快地去探索。

二、延长独立玩耍时间

有了前两步,孩子基本就可以或短或长的自己玩一会儿了,但还不是你想要的那种时长,怎么办?

一顿饭都做不完的独立玩耍,又怎么好意思称之为独立玩耍。

C妈帮你给娃开通至尊vip纯享版,给他加时加长。

温馨提示:若是平常并不太独立的娃,突然自己安静了大半天,那多半是在作妖,建议及时查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地损失。苦涩

01提供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或游戏

不同的玩具和游戏直接决定孩子独立玩耍的时间,比如你给孩子一个声光玩具,他把玩一遍机关就失去兴趣,肯定是要跑来找你的。

但如果你给了孩子一套开放式积木,孩子就可能玩很久。

玩具可以是买来的,也可以是自制的。

比如说孩子都爱的假装游戏,灵感来了一些大人的衣服,床单发挥起来拦都拦不住。

比如画笔、拼图、DIY的剪纸等,总之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按需攻入就简单的多啦。

最初培养CC独立玩耍能力的时期,我会专门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她的兴趣点”,提前抽出10来分钟为她准备材料。

后来玩得多了,完全不用我管,她自己就能捣鼓到自己的兴趣点。但这里要强调下,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不是你认为有趣的。

02创造多种玩法

如果是孩子喜欢的游戏/玩具,玩了一会儿玩腻了,不感兴趣了,咱们也可以适当介入,改变一下游戏方式或者增加一下难度,延长投入时间。

比如,当娃在纸上作画已经15分钟了,不想画了,可以试试在叶子上,或者用手指画画来继续?

每个娃都有自己的特点喜好,可以借这一点,渐渐找到和娃平衡共处的方式

除此之外,给孩子准备一些道具和材料,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比如搭建一座城堡,一会妈妈要去里面做客喝茶,比如画一个树然后用彩色剪纸装饰它做成一颗美丽的树等。孩子也一定会乐衷、也更专心地投入进去哒。

03日常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更顺利地独立游戏,而不用总是需要求助于成人,平时一定要多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用剪刀、开启/关闭容器、收纳玩具等,这样他就不会一遇到困难就来“打扰”你了。

最后,记得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每一分钟的进步,我们都要由衷地称赞:“刚刚妈妈不在你身边,你自己用积木搭了一个大房子,真是太厉害了,能给我介绍下你的新房子吗?”

孩子会在父母的认同和赞扬中,找到独立玩耍的自信和成就感,从而逐渐习惯、并喜欢上独自玩耍。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着急,陪着他一点点进步。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带领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孩子   花开   积木   剪纸   消耗   大人   父母   兴趣   独立   事情   习惯   玩具   身边   需求   妈妈   时间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